请介绍一下清代和民国时期的著名书店。
商务印书馆,成立于1897,是中国最古老的现代出版机构,与北京大学并称为中国现代文化的双子星。
商务印书馆,由夏瑞芳、鲍先恩、鲍、高凤池于1997年在上海创办,主要业务是编写中小学新教材。最初由合伙经营的小印刷车间。1901年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增资至5万元。张元济成为股东,并主持编纂。1903成立印刷厂、编译所、出版社,改为中日合资,各出资10万元,引进日本先进印刷技术。次年,最新的语文教材出版,几个月后风靡全国。此后,编写了修身、算术、历史、地理和英语教科书,开办了教师培训讲习班、附属小学、幼儿园和函授学校,出版了各种中外文参考书、出版物和学术著作。1907,上海闸北宝山路新建印刷厂及编译所地址。1909年,编纂善本、工具书的图书馆命名为涵芬楼,后更名为东方图书馆,对外开放。1914年初日股退股,资本增至150万元,员工750人,成为国内最大的集采编、印刷、发行于一体的出版企业。1932甲午战争期间,总务室、编译室、印刷厂、东方图书馆被日军焚毁。随后,企业得到了部分恢复。抗日战争前夕,长沙建印刷厂,书籍机器撤往香港和西南。抗战爆发后,总政办公室迁至长沙,后迁至重庆,抗战胜利后迁回上海。
在建国前的五十三年中,除了以编纂教科书为主业外,还出版了《词源学》、《中国古今地名词典》、《中国地名词典》、《中华医学词典》、《东方杂志》、《小说月报》等大型工具书和重要刊物,并整理影印了四个系列和丛书。鼎盛时期在北京、香港设立印刷分公司,先后在新加坡、吉隆坡等83个地方设立分公司,在国内外颇有名气。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商务印书馆迁至北京。1958后,根据国家出版政策调整出版范围。目前主要编辑出版国外哲学社会科学方面的学术著作,编辑出版中外文工具书、研究著作、教材和通俗读物,出版《中国语言》、《方言》、《英语世界》等期刊,在读者中具有良好的影响力和声誉。一个世纪以来,以开辟民智兴邦教育为己任,竭力传承中华文化,积极向海外传播新知识,成为“非常重要的文化教育机构”和“全国优秀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有25个部门,控股一家合资出版机构——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有260名员工在工作。
商务印书馆每年出版700多种图书和音像制品。100多年来,* * *出版了4万多种书刊。代表作有《辞源》、《现代汉语词典》、《新华字典》、《新时代汉英词典》、《牛津高阶英汉学习词典》、《老训汇编》、《四库全书》(金文馆版影印版)、《世界学术名著汉译本》(400种)、《世界名人传记》(40种)、《中国文化历史知识丛书》(40种)。众多品牌书刊相继获得国家图书奖、国家词典奖、国家期刊奖。
历史
[编辑此段落]
商务印书馆于1897+01年2月在上海创立,至今已走过了近110年。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现代出版业的开始。在过去的100年里,商务印书馆逐渐从一个小型印刷作坊发展成为中国近现代领先的出版和文化机构。历经沧桑,默默耕耘,人才辈出,名家辈出,至今出版各类书刊近5万种,为启迪民智、促进教育、普及知识、传播文化、辅助学术做出了重要贡献,受到了几代国家领导人的重视。正如陈云同志所说:“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以张元济和夏瑞芳为首的老一辈出版商为商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早在业务创立之初,就成立了股份公司,此后又聘请了高、王等一大批优秀人才进行以出版为中心的多元化经营,实力迅速壮大。他们编写了大、中、小学教材,编写了《辞源》等大型工具书,翻译介绍了《进化论》、《国富论》等西方学术名著,出版了鲁迅、巴金、冰心、老舍等著作。整理四大系列等重要古籍,编辑世界图书馆、大学系列等大型丛书,出版《东方杂志》、《小说月报》、《自然》等十余种杂志,创办东方图书馆、上工小学,制造教育设备,甚至拍摄电影。鼎盛时期,商务拥有员工5000余人,海内外分支机构36个,各类办事处1000余个,出版物占全国60%以上,创造了中国近代出版业的多项第一,成为当时亚洲最大的出版机构,将商务印书馆铸造为国内外民族出版业最著名的品牌,成为可与北京大学相媲美的文化中心。这座文化之乡涌现出陈云、、茅盾、陈叔同、周、、王、郑振铎、叶圣陶、蒋梦麟、竺可桢、黄、袁汉卿、陈翰博、陈远等一大批杰出人物...这些光辉的名字写在商业史上。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侵华日军侵略中国,国难深重,商业大受打击,两次被毁,难以维持。然而,在各种艰难的情况下,商业秉承“为国难而牺牲,为文化而奋斗”的精神,依然高举文化抗战、民族复兴的大旗,与各界人士一起出书,奋斗不息。
状态
[编辑此段落]
新中国成立后,商业积极完成公私合营改造,并于1954迁至北京,在中央的大力支持下开始了新的奋斗。1958期间,全国出版社业务司承担了翻译出版外国哲学社会科学、编纂出版中外语文辞书的出版任务,逐步形成了“世界学术名著中译本”、“世界名人传记”等以中外语文辞书为主要支柱的出版格局。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10年,除了世界学术名著和辞书的汉译两大支柱之外,商界人士锐意进取,积极稳妥地开拓新的出版领域,如大力支持国内学者发表原创学术研究,出版和传播国内学者一流的研究成果;开发面向青少年和大众读者的素质教育读物和文化普及读物;与哈佛商学院出版公司合作,翻译出版哈佛商学院最畅销的管理学书籍;商务印书馆世界汉语教学研究中心的成立,旨在以学术研究推动对外汉语教学教材的研发,将中心建设成为世界汉语教学优秀图书的研发基地和出版基地。以开辟民智兴学教育为宗旨,秉承普及知识、传播文化、辅助学术的出版理念,业务不跟风、不逐利,扎扎实实为海内外读者和学者服务,出版规模不断扩大。近年来,《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老训》、《新华》系列汉语词典的编纂,《新时代》、《文选》、《牛津》、《朗文》等几部外文词典相继出版,文锦阁《四库全书》、《商务印书馆图书馆五十种》等大型原创学术著作, 以及《世界学术名著中译本》已影印出版,65438000多种优秀书刊先后获得国家图书奖、国家期刊奖等省部级以上重要奖项。 商业在出版界一直处于领先地位,一直有很大的影响力。目前是中国出版商协会、中国图书发行行业协会、中国编辑学会、中国辞书学会、中国版权保护协会等行业团体的副会长单位。
为了长远发展,业务在人才队伍建设、信息化建设、开拓业务领域和国际合作等方面下了很大功夫,在行业内形成了较强的竞争力,为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现有专职员工275人,其中90人具有硕士、博士学位,97人具有副主编以上高级职称,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专业素质。一批年轻人走上管理岗位,成为业务骨干,促进了管理团队和技术团队的年轻化、知识化。在出版行业,商业较早地利用新兴的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实施了全面系统的信息化建设,开发了国内出版行业领先的词典语料库和编纂系统、门户网站和管理信息系统,正在逐步实现生产、管理和销售的自动化和网络化。此外,还积极开拓与出版业务相关的业务领域。目前已成立并控股北京群益物业公司、北京尚艺华信息技术公司、北京涵芬楼书店有限公司等运营机构,并在上海、太原、长春、武汉、南京开设专卖店,迈出了多元化经营的坚实一步。业务有良好的国际合作关系。它不仅与香港、台北、新加坡、吉隆坡等地的四家海外商务印书馆进行定期的业务交流,还共同创办并控股了一家出版机构——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此外,该业务还与牛津大学出版社、朗文出版公司、拉卢斯出版公司、哈佛商学院出版公司以及初级研究学院和斗山东亚出版公司等世界知名出版机构保持密切合作。版权贸易活跃,每年引进和出口200多种图书。
目前,每年商业出版的图书约800种,其中新书约350种,再版书约450种。此外,还出版了《英语世界》、《汉语世界杂志》、《中国语言与方言》等20种重要学术期刊和部分音像制品。根据近年来的开卷图书市场调查报告,商务出版的中外字典在全国图书零售市场中处于绝对领先地位。2005年出版5.4亿,利润5000多万。各项指标均位于全国综合性出版社前列。
可以说,商务印书馆经过20多年的改革发展,现已成为一个风格突出、特色明显、文化底蕴深厚、发展势头稳健、在中国现代出版史上具有独特地位、在国内外具有广泛影响的著名出版单位。
商务印书馆现隶属于新成立的中国出版集团,正以全新的姿态迎接中国文化体制改革和出版体制创新的机遇和挑战。
最好的生意
[编辑此段落]
商务印书馆是中国第一个现代出版机构,创造了中国出版史乃至文化史上的多个第一。选项如下:
*出版第一部语法学术专著《马史文通》(1898);
*出版第一本中英文对照的英文教材《华英初记》(1898);
*出版中国大陆第一本英汉词典——华英商业图书馆词典(1899);
*第一个把书印在纸上的(1900);
*第一部系统介绍西方学术著作(1902);
*第一个使用版权印章(1903);
*首家引入外资的文化企业(1903);
*第一家聘请外国专家和技术人员的民营企业(1903);
*最早系统编写出版《最新教材》等现代中小学教材(1904);
*最早创办《东方杂志》(1904)等一系列现代杂志;
*第一张在科隆印刷(1907);
*出版中国学者自己编纂的第一部双语词典《英汉大词典》(1908);
*第一张用电镀铜板印刷(1912);
*第一个使用自动铸字机的(1913);
*第一种采用胶印彩印(1915);
*出版国内第一部大型现代汉语词典《辞源》(1915);
*出版国内第一部专门词典《植物学词典》(1917);
*成立国内首家中资电影机构——电影与戏剧部(1918);
*制造中国第一台中文打字机(1919);
*制作中国第一部动画广告《舒振东的中文打字机》(1919)。
商务印书馆对文化的贡献
[编辑此段落]
商务印书馆是中国最古老的出版社。它不是中国最早的出版社,在它之前还有很多,已经在竞争中被淘汰了。起初,这是一个小印刷厂。当时甲午战败后,人们的思想发生了变化,出版业发展起来了。同代人杜亚泉说,当时“维新同志都以编纂书报为发展中国的当务之急,而海上印刷业皆滥恶,无人能与之共事,故依附于商务印书馆”。指出商业成功的关键是重视质量。因为认真、讲信用、保质量,南洋公学代校长、翻译学院院长张元济辞去公职,在这个小印刷厂负责编纂工作,从此从事商业出版工作。张元济入行后,先后起用了高、杜亚泉、姜维乔、等一批反对科举、有志于改革的青年。他们都把富强强兵、振兴中华的希望寄托在下一代身上,致力于编写中小学课本、单词书等学习用书。他们的认真让刊物成功,他们注重管理,所以企业才能站稳脚跟,发展壮大。乐于奉献、注重管理的精神代代相传,成为一种传统。它为人民的文化需求服务了几十年,积累了几十年的文化,为社会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因此,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出版总署于6月1952指定商务印书馆为中央级出版机构,这在民营出版界是绝无仅有的。公私合营后,在党和政府的直接领导下,为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更加努力。在现代出版史上,它争先恐后,开风气之先,影响深远。以下是它的贡献列表。
最早建立编辑部的出版社是商务印书馆。中国的出版业虽然历史悠久,但写作工作都是一个人说了算,没有编辑部。商务印书馆成立的时候是印刷厂,也出一些书。同样没有编辑部,创始人之一的鲍先恩先生也是做写作工作的。夏瑞芳经理经常问人们如何发展出版业务,知道需要一批学者。当时与商务印书馆有业务往来的南洋翻译学院,其校长兼代理校长张元济是一位改革家,由于受到公学督学和美国福开森的掣肘,做事力不从心。夏瑞芳和张元济在两年多的业务交往中建立了个人感情。1900年夏,他们先资助张办外交报,次年夏,又建议张投资经商,后自然从南洋公学辞职,于1902年入行。人以群分张元济通过好友蔡元培,聘请了一批各有特长的新人入行,成立了编译所。编译所的成立使得业务在行业内有很大的优势。高还搞协调,打破了轻视学者的陋习,各发扬专长,取长补短,稿件质量高于同行。此后,商业也在印刷后的出版中站稳了脚跟;同行业纷纷效仿,推动了出版业的进步。
现代小学教材最早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在我们社会的现代形态中,基础教育兴起的很晚。戊戌变法期间,只有康有为在《幼儿园学习概论》中提到他是以《礼记》?学记的原理与现代教育相去甚远。辛丑《新政》,清廷“命多设学堂”,同时规定“教法以四书五经为原则,辅以历代历史教训和中外政治艺术。”教育的目的仍然是与科举考试相衔接。仁人志士开展改变教育目的的活动,商务印书馆是其中重要的一环:它提供了近代基础教育的第一批教科书。最早的书是杜亚泉1902年6月写的《文学的开端》,3年***6卷。它把孩子身边所有常见的浅薄的东西都作为识字课文和内容。比如第一课,生词是“大小牛羊”,然后课文由“大牛、小羊、大小牛羊”组成。80后阶层出现了简单的句子,如“牛熊车,牛耕田,桃花,竹笋”。第三卷开始穿插各科的粗浅知识,从伦理上修身养性,鼓励人们为了振兴中华而读书学艺。音像光化学后续卷,中外历史人物。关于道光割地“赔款”作为回报的讨论很多。这是第一本脱离科举教育,注重国民素质教育的教材。1904年2月,商务印书馆出版了最新的小学语文教材。这本教科书是由、高、蒋伟乔和四人合写的,这与启蒙读物一直由一个人编写的做法相反。至今流传着许多关于其严肃写作的佳话。这本书写得很认真,影响很深远:蔡元培当时是个旁观者,他惊叹不已,说这本书的认真改变了整个出版业的散漫风气。这套教材开创了用楷书编排课文的做法,每一课都在同一个开发面上,并配有丰富的插图。这本教材出版后,受到了学生、家长和老师的欢迎。
中国第一部现代词学著作——《辞源》。中国字书的起源很早,但千百年来,一直分为尔雅、说文、韵书三个互不照顾的系统——名、字、音。而且主要围绕四书五经,脱离了人们的生活。《康熙字典》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词的音、形、义,但只考虑了词,不理解双音词,只把极少数双音词列为单个词下不规则排列的词(单音词)的义项;而且主要是专有名词。比如“苍山”在“苍”字之下;“河津”(龙门)在“金”字之下,“天一星”在“一”字之下。随着西学的传入,晚清复音词大量产生,没有词典对其进行收集和解释。阅读书籍和报纸经常会导致误解。有鉴于此,商务印书馆编译所高和陆尔魁下大力气编纂了一部集词汇、文字、语音、释义于一体的字典,将旧知识融于一炉,方便检索。陆和高二在1908和20多位编辑一起开始写作,四年后完成手稿。他们发现,词书释义中的引语缺失、多词——引自古代词书的引语屡见不鲜,《康熙字典》中仅影响词义的此类问题就有2600多个。他们只是加了更多的人重新审核原著,又过了三年才出版,1915出版。中华书局出版《辞海》正是因为它的严肃性。虽然后来居上,但无法压倒它。经过80多年的修改,现在还在出版。
《辞源》在编纂辞书方面至少在三个方面是开创性的。首先,它包含了大量的现代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应用技术词汇。其次,规定这些双音词列在带首字的词之后,便于检索。第三,单个词的意义严格限于单音节词的意义,即严格按词来解释。第二条和第三条原则是所有汉语和中外词典都遵循的。
世界单词书销量第一。《吉尼斯世界纪录》在1980版中称,其各种文本的累计发行量每年达到3200多万份,为世界之最。这个版本传到中国后,有人写是夜郎,发行量远远赶不上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新华字典》。当时《新华字典》的销量已经达到8000万册。《新华字典》是由包括魏在内的五位语言学家共同商定的一种编纂方法。它是由魏领导的一批词典编纂者精心编纂的,质量很高。在1970中,周恩来总理指示来自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商务印书馆和北京教育系统的各个文科系的工作人员进行修改。总理不仅多次作出具体指示,还克服了人们普遍存在的怕被人批评的心理,在百忙之中亲自审阅修改稿,进行修改。当年,《新华字典》改版,在全国各省市发行4000万册。未来各地区年生产量在1000-15万份左右;至今累计发行量在2.5亿份左右。这个数字在古今中外无数的字典里都是独一无二的;即使从人均拥有量来说,世界上也没有第二本字典。
《现代汉语词典》,中国第一部标准化词典。中国以汉语为主要语言,方言众多,差异严重,阻碍了不同地区人们的交流。除了秦始皇的《书同文》,历届政府都统一了文字的写法,但音义从来没有统一过。建国后有条件规范语言文字,大规模的经济文化建设也提出了这一要求。这导致了《现代汉语词典》的编纂。普通话必须普及。周恩来总理指出:“通过耳朵和嘴巴学习普通话是不够的。学了之后很容易忘记。必须有一套编写拼音读物和音标词典的音标,供学习者随时查阅。”1956年2月6日,周恩来签署总理令:“为帮助普通话教学,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应编纂《普通话语音词典》,用于1956确定语音规范;1958,以确定词汇为目的,编了一部中型现代汉语词典。”中中共中央宣传部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决定由最具辞书编辑校对和出版经验的商务印书馆担任本词典的出版任务。并决定将发音词典和词典合二为一。初稿在1959完成,商务印书馆从同行评议的角度提出意见,然后在1960刊登“试印”,征求专家意见。汇总了全国各地专家的意见后,在1965进行修改后,印制了《试行版》送审稿。1973修改了“试用版”。由于四人帮的干扰,正式发表于1978。至此,我国有了第一部标准词典。这部词典经过了吕叔湘、叶圣陶、丁圣舒、李荣等专家的评审,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其科学性无愧于推进汉语规范化的重任,出版后享有很高的声誉。去年,修订版出版了。10年间,共出版图书3000万册,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选题最民主。商务印书馆出好书,努力从选题开始。从6月1903到10月10开始实行“编译所会议”制度,从根本上保证了好书的出版。在过去的100年里,选题的民主程度会有所不同,但做得好和做得不好一般都体现在书籍的出版上。做到最好,在推1958后独立建制和1979后独立建制的时候。当时两位主编享有国际声誉,他们都尊重他人,发扬学术民主。四年前1958独立成立时,三联书店率先制定了翻译国外哲学社会科学著作的长远规划。业务接手后,主编仍然亲自出马,到北京、上海、南京、武汉等地征求学界意见,然后制定短期和长期计划。“文革”后继续这种做法,学科范围扩大到所有课题,包括中外文和词典。不仅范围扩大了,而且更加细化,多了一个来回:先上门征求专家意见,汇总后再请专家会议确认,称为“策划会”。已经做了四次了。名著都是分级的。我们还能征求什么意见?不一定!哪些应该先出,哪些可以后出;哪本书最适合翻译;哪个版本最好;国际上有哪些发展?听听专家的意见不是更好吗?在这样的策划基础上确定的选题方案,没有商业味道,自然经得起考验,符合读者需求。在前几年社科类图书数量普遍下降的情况下,商业版经典受影响较小,每年有1/3的再版量。像这样的民主议题是独一无二的。
(原载于中国读书报1997年5月7日)
香港商务出版社
[编辑此段落]
香港商务印书馆成立于1914,一直致力于推广中国文化和教育,主要出版历史文化绘本、经典著作、语言学习和语言参考书及教材。2007年10月22日,商务印书馆(香港)有限公司举行110 60周年庆祝招待会。
商务出版国际有限公司
[编辑此段落]
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是由北京商务印书馆、商务印书馆(香港)有限公司、台湾省商务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商务印书馆新加坡分社、马来西亚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于1993共同出资组建的中国首家综合性合资出版机构。
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致力于促进和加强中外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它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出版语言参考书、知识丛书、中文学校教材和推广中国文化的书籍。从事中外文学书刊和与文化教育有关的音像制品(含电子出版物)的出版、发行、印刷和销售。近年来,公司出版了《最新高级英汉词典》、《新编汉语教程》等优秀图书、《中华文明丛书》光盘、《英语世界》100期光盘、《唐诗三百首》、《派特万二十四史》等,深受中国大陆及海外华人读者的欢迎。
商务亭歌
[编辑此段落]
一千英尺的松树
陈元吉为张元济、茅盾和叶圣陶创作了歌曲。
长明教育一直想,好不容易来到林纾;
这是一片肥沃的土地,可以好好耕种,秋天收获。
天下云狗,风浪汹涌。
应对潮涨潮落沙滩。
在天道与表演的传播上,木铎开道。
新的一天结束了,看起来像黎明。
敢云有志者事竟成,最终平台是平的。
从现在开始会更加困难,需要再努力尝试。
密林千尺松,云中蛟龙正。
里面全是单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