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的历史沿革是怎样的?
19世纪末,甲午战争战败,民族危亡。中国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盛宣怀于1896在上海创办交通大学的前身南洋公学,秉承“自强在于蓄才,蓄才必先促学”的信念。建校之初,学校就确立了“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办学宗旨,以培养“一流人才”为教育目标,勤奋进取,孜孜不倦。20世纪二三十年代,成为中国著名的高等学府,被誉为“东方麻省理工学院”。抗战时期,师生历尽艰难,搬到租界,搬到重庆,坚持办学。很多学生参军,浴血奋战。解放前夕,师生积极参加民主革命,学校被誉为“民主堡垒”。
新中国成立初期,为适应国家经济建设需要,建设新中国高等教育体系,学校调整了相当数量的优势专业和师资设备,支持国内兄弟院校发展。50年代中期,学校响应国家建设大西北的号召,经历了西迁和分离,分为交大上海部分和Xi安部分。1959年3月,两部分同时被列为全国重点大学。7月,经国务院批准独立成立,交大上海部分命名为“上海交通大学”。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学校先后在国防科委和第六机械工业部的领导下,积极参与国防人才培养和国防科学研究,为“两弹一星”和国防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改革开放以来,学校立志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推进改革:率先组成教授访美团,率先实施学校管理体制改革,率先接受海外友人巨额捐款,有力地推动了学校的教学科研改革。65438至0984,邓小平同志亲切接见了学校领导和师生代表,对学校的各项改革给予了充分肯定。在国家和上海市的大力支持下,学校以“达一流、创一流”为目标,以学科建设为主导,先后恢复建设了理、管、生、法、人文等学科。1999,上海农学院被合并;2005年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合并。至此,学校完成了综合性大学的学科布局。20年来,通过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双一流”工程的建设,学校高层次人才日益集聚,科研实力迅速提升,实现了向研究型大学的转型。同时,通过与密歇根大学等世界一流大学的合作,学校在实施国际化战略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闵行校区建设始于1985。历经30余年,已基本建成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大学校园,办学重心转移到闵行校区。学校在徐汇、闵行、黄浦、长宁、七宝、浦东设有校区,总占地面积300多万平方米。通过一系列改革建设,学校各项指标大幅提升,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整体实力显著增强,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