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和科研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应该如何处理这些关系?

这与欧美大学教师各有一间办公室形成鲜明对比。在一些大学管理层的心目中,始终认为中国最富有的资源是人力资源,因此珍惜人才是不够的,更不要说培养和支持人才了。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高校显然不可能培养出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培养出一批能享誉海内外的大师。高水平大学和普通大学最大或最根本的区别可能不在管理和校舍上,而在师资水平上。

有了高水平的教师,才有高水平的教学和高水平的科研。因此,高校必须大力培养自己的学术大师和大师,以促进整体教师水平和教育质量的提高。?

学术与学术评价体系的关系。高校要发展,高校教师也要谋发展。目前对教师的评价体系除了教学以外,主要是科研。科研考核主要看两个方面:一是看相关课题的承担情况,二是论文(著作)的发表(发表)情况,尤其是在核心期刊上发表的论文。就课题而言,作为科学研究的重要形式,是非常必要的。然而,在一些地方和高校的项目中,从申报到结题,从职称评审到学科评审,都存在一些令人担忧的现象。比如项目审批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地方,有能力完成的不一定能申请到项目,能申请到项目的也不一定能完成;重视前期申报,不重视后期成果检验;在职称、专业学科、科研奖项的评定中,有只注重课题的倾向,似乎不承担课题,学术研究的价值就会大打折扣。

这些都使得严肃的课题研究变得商业化和世俗化。在这种情况下,要想客观公正地申报和评价课题,高质量地完成课题的研究,就缺乏起码的公平竞争的环境。再者,所谓对论文的考核,不是看论文质量,而是看是否是核心期刊,是否被相关机构收录转载(如SCI、CSSCI)。

这种考核方式看似公平,实则蕴含着严重的危机。要知道,中国的核心期刊才几百种,每年还有那么多的教师、科研人员、研究生等着自己的成果发表。如果都争核心期刊,怎么会有这么多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