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书院几岁了?
岳麓书院是一座古老的汉代书院建筑,属于中国历史上四大著名书院之一。位于湖南省长沙市湘江西岸风景区岳麓山下。1988年,岳麓书院建筑群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北宋九年(976年),潭州太守朱东在僧人办学的基础上,由政府捐资兴建,正式创办岳麓书院。后历经宋、元、明、清,于清末光绪二十九年(1903)改为湖南高等学堂。祥符八年(公元1015),宋真宗召见山长石舟,赠书《岳麓书院》。1926正式命名为湖南大学。历经千年,弦歌不绝,故有“千年大学”之称,现为湖南大学下属学院。2016年8月,国家旅游局决定对严重不达标的湖南长沙橘子洲景区进行摘牌。
建筑演变
岳麓山自古以来就是一座文化名山。西晋以前是道教活动场所,有万寿宫和崇真观。庐山寺始建于西晋武帝太史四年(268年、2000年),至今保存完好。东晋陶侃曾剑山曾在此求学。道林寺建于六朝。唐朝时,马燧建“道林精舍”。晚唐五代时,两位高僧芷玄等人“以为儒之道”,在庐山寺下“割地造屋”,建起了“居士之屋”。岳麓书院是在智慧办学的基础上诞生的。
咸平四年(1001年),李云邀其奏书,并赐诏,解经、释义、录史、写玉器,建湘西书院。
北宋开宝九年(公元976年),潭州太守朱东在岳麓山下的黄豹洞附近正式建立岳麓书院,原是僧人办学校的地方。
北宋时期(1008-1017),岳麓书院进入北宋鼎盛时期。
大中祥符八年(公元1015年),宋真宗亲自召见山长石舟,表扬了石舟的兴学,并亲笔题写了岳麓书院的匾额。迄今为止,明代岳麓书院的石刻是宋真宗的手迹。在石舟的领导下,岳麓书院在学生数量和书院规模上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成为世界四大书院之一。关于“四院”众说纷纭,但各派推崇的只有岳麓,体现了古代文人对岳麓的推崇。
宋初,岳麓书院被战火洗劫一空。乾道元年(1165),湖南安福派谭智府柳永重修岳麓书院。他还聘请了著名理学家张骞的主教鲁玉娥,进一步加强了岳麓书院在南宋的教育和学术地位。张炜主教时期的办学指导思想是反对科举学,培养传道授业解惑的人才,培养了吴烈、赵方、尤九言、陈奇等一批优秀学生。
乾道三年(公元1167年),朱拜访张骞并与之座谈,举办了历史上著名的“朱讲学”。来听讲座的人络绎不绝。当时人们形容为“一时车马,饮水池水尽。”这次讲座也促进了宋代理学和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所以它不仅是长沙的一件大事,也是中国古代文化史上的一件大事。
乾道五年(1169),张抹兖州,担任书院院长。
朱讲学后,岳麓书院的名声远播。元代理人吴澄在《重建岳麓书院》一书中说:“从此岳麓成了岳麓,不是从前的岳麓了!”邵熙五年(1194),朱在岳麓讲学27年后,被任命为湖南使节,再次来到潭州,改组岳麓书院,颁布书院条令。经过他的整顿,岳麓书院再次进入繁荣时期。
执事淳祐十年(1246),李宗赐匾“岳麓书院”,并未在书院南面的湘西建细宅。1275元兵攻打长沙,岳麓书院被放火。岳麓书院数百名学生参战,大部分在城破后自杀。元统治者统一全国后,大力推动书院的恢复和发展。潭州大学创始人刘必达主持重建岳麓书院,荒废仅10年的岳麓书院开始复兴。
1314(燕元年)刘安仁再次掌管大修。元末再次爆发战争,岳麓书院于1368年(郑铮十八年)毁于战火。
明初,朱元璋推行“以教育为先,教育立校”的治国方针。重视地方官学的复兴,而不是提倡书院教育。国学腐朽,岳麓书院沉寂百余年。成化年间(1465-1487),书院开始逐渐恢复。
1432年(宣德七年),岳麓书院最早的修复是由民间集资推动的。1469年(成化五年),长沙知府彭倩再次复兴书院,但不久即被废止。
1494年(弘治七年),长沙府判陈刚最终将岳麓书院恢复原貌。自明代宣德以来,岳麓书院的主体建筑经过陈刚、杨茂元、王韬、吴世忠等地方官员的多次修缮扩建,第一次集中在中轴线上。主轴延伸至湘江西岸,再延伸至岳麓山山顶。有亭台楼阁,在中轴线的一侧建立了一座文庙,形成了书院历史上的壮丽景观,亭台楼阁与山水相映成趣。书院讲学、藏书、祭祀三大功能得到充分恢复和发展,奠定了现存建筑的基本格局。
1507年(郑德二年),阳明心学大师王守仁来岳麓讲学。王守仁及其弟子在岳麓书院讲学,是南宋继湖湘学派之后的又一次重要办学活动,并带动了岳麓书院的又一次学术热潮。
1509年(郑德四年),道士吴世忠拆毁道林寺,扩建书院。
1643年(崇祯十六年),张部队攻打长沙,与明朝官军激战,书院在混战中被毁。
自明代宣德,岳麓书院毁于元代,明代宣德七年(公元1432年)复建。经过成化五年(公元1469)、弘治七年至九年(公元1494-1496),基本建成。这一时期,岳麓书院的主体建筑经过陈刚、杨茂元、王韬、吴世忠等地方官员的多次整修扩建,首次集中在中轴线上。主轴延伸到湘江西岸,再延伸到岳麓山顶。有亭台楼阁,在中轴线的一侧建立了一座文庙,形成了书院历史上一幅亭台楼阁,相向而立,山水相融的壮丽景观。书院讲学、藏书、祭祀三大功能得到充分恢复和发展,奠定了现存建筑的基本格局。
明代岳麓书院的学术研究仍以朱为基础。明代郑德九年(公元1514年),《岳麓书院志》第一次修订,嘉靖、万历、崇祯三次修订。继郑德之后,王阳明及其弟子来到这里讲学,传播心理学。
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明世宗在岳麓授予程颢视、听、言、行“一谚敬”和四谚敬,加建一尊亭,后改名四谚亭。明末,高士台和林东学派岳麓书院的学术传统得到了重新发展。
清朝初期,朝廷采取了抑制书院的政策。1652年(顺治九年)下令:“各官督要引教官,生儒,确保平日所学经典、书籍合理、实用、实用。不要开办书院,聚集弟子,号召本地无所事事的人,真正讲废业。”但实行了几百年的书院制度,社会影响深远,修复书院的呼声越来越强烈。就在顺治皇帝下令各地不得创设书院的那一年,湖南巡抚彭毓丰聘请长沙府攸县学生刘梓主持岳麓教学,并未受到惩罚。
随着统治的日益巩固,顺治末年对书院的抑制政策开始放松,随后在康雍年间实行扶持鼓励政策。1668年(康熙七年),巡抚周下令重建岳麓书院,基本恢复了原有规模。1674年(康熙十三年),吴三桂发动三藩之乱,攻克长沙,刚修了四年的岳麓书院一时冲动被毁。1684年(康熙二十三年),巡抚丁再次重修岳麓,设数百亩火场,疏章两处,请求御碑。1687年(康熙二十六年)春,康熙帝题写“学达天道”。
清廷为褒扬岳麓书院的办学成就,先后授予“学达天界”、“学南界”等称号,并赠唐、书籍,将岳麓书院列为省城书院。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办学规模进一步扩大。顺治初年,书院继续办学。雍正十一年(公元1733),命岳麓为省立书院,赐款子1200元。
乾隆八年(公元1743年)赐御书《道南正脉》,以褒扬岳麓在传播朱理学方面的贡献。后来,湖南总督和其他地方官员多次为该学院拨款。同时,大量有声望的学者被聘为山区领导人。乾隆后期至嘉庆、道光年间,书院建设进一步发展。在27年的时间里,罗甸和欧阳侯军建立和修复了数十所古代书院。学院的经营蒸蒸日上。
1744年(乾隆九年),乾隆皇帝将御书《道南正脉》赠岳麓,岳麓书院在全国的重要地位再次得到肯定。乾隆后期至嘉庆、道光年间,书院建设进一步发展。在27年的时间里,罗甸和欧阳侯军建立和修复了数十所古代书院。
1745年(乾隆十年),巡抚杨希茂撰《岳麓书院规》。
1748年(乾隆十三年),山长王文清撰写了《岳麓书院学规》。
1782年(乾隆四十七年),罗店任院长,创作《岳麓山八景》,建有多处建筑。清代岳麓书院主要教授理学和国学。清道光十一年(公元1831),湖南巡抚吴荣光在岳麓书院创办响水学派经堂,以学史、务事、撰章考士。
1833年(道光十三年),巡抚吴荣光仿海棠制,在此设立响水学堂京商,开创了湖南书院教学改革的先河。1852年(咸丰二年),太平天国军队进攻长沙,岳麓书院毁于战火,史称“书院毁于一半”。后来,丁善青院长带领学生捐款,并陆续修复。1868年(同治七年),巡抚刘琨主持大规模修建。清末,鲁玉娥顺应历史潮流,开设翻译学、数学等科目,增设时事和西学书籍,进行教学改革。
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岳麓书院迁至长沙南部。后来又重新选址,换了一所名校。使其成为汉学研究的重要场所。清末维新变法思潮兴起,书院也开始传播新学,影响很大。
清末实行新政,废书院,兴学堂。岳麓书院于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被湖南巡抚赵尔逊废除,创办为湖南高等教育学堂(1897),1899改为求是书院,65438改为湖南省大学堂。[8]1912,湖南高教被勒令停办,工科生被送往湖南高等工业学校和湖南高等师范学校继续深造。同年,湖南师范大学奉命迁入。民国四年十二月,《湖南师范大学第二建制志》载:“湖南师范大学即岳麓书院。”(第2页)。1917年,湖南师范学院被勒令停办,并入武昌民族师范学校。同年,湖南公工业学院迁入,接管了原湖南师范学院的全部学校产品和部分教师。1926年,湖南工商政法三所专科学校合并,湖南大学正式成立,以岳麓学院为第一医院,新建校舍为第二医院。65438-0937年,省立湖南大学被国民政府教育部设立为国立湖南大学。
1938年4月,日本战机轰炸湖南大学校园,岳麓书院部分建筑被毁。1941年4月,日机再次轰炸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帝国书店、半学斋、静逸斋全部被炸塌,文庙大成殿、孔子塑像被毁。抗日战争胜利后,岳麓书院的部分建筑得到修复。
1953,全国院系调整,湖南大学撤销。湖南大学旧址,原湖南大学土木工程系
清末民初的岳麓书院
并由其他高校相关院系合并成立中南建筑工程学院。1958,中南建筑工程学院扩建后更名为湖南工程学院。1959年,国务院正式批准湖南工学院恢复为湖南大学,增设文理两科,设置12个系,重新定义了一所文理结合的综合性大学的发展模式。
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湖南大学堂与岳麓书院合并,改为湖南高等专科学校。1912年,湖南高等师范学校迁入岳麓书院,更名为湖南高等师范学校。1917成立筹备机构,1924省议会决定正式组建湖南大学。2月1926,1,湖南理工学院、法学院、商学院合并组建省湖南大学,岳麓学院门口挂着校名牌匾,岳麓学院的校舍为第一医院。1937年7月,国民政府明确将湖南大学由省立大学改为国立大学,任命皮宗师为校长。有艺术、法律、科学、工程和商业五个学院。之后经历了抗日战争的搬迁复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办学规模扩大。2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任命李达为湖南大学校长。1950年8月,毛主席应李达校长之邀,书写湖南大学校名。1953系调整为中南建筑工程学院,1958改为湖南工程学院,1959更名为湖南大学。65438-0978,国务院确定湖南大学为全国重点大学。
岳麓书院致力于将自身建设成为培养高层次国学研究和教学专业人才的基地,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和现代学术研究条件的高端学术平台,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外学术文化交流中心和一流国学之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