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城应该是一个怎样的“城”?

大学城,顾名思义,首先应该是“教育之城”。近日,广州市政府通过最新规划,提出将大学城打造为“创新型城市”。计划增加建筑面积60万平方米,以满足未来十年高校的发展需要。新增建筑面积还将用于完善配套设施,如为大学城至少1/3教师新建公租房、新广东文化中心等重点项目。规划还提出对大学城交通系统进行整体升级,提出30分钟到达天河、海珠、番禺中心,新增两条隧道。

“教育之城”和“创新之城”都是很好的建设目标。但首先要做的是把大学城建成“生命之城”或者“幸福之城”。大学城建成至今已有十年,为推动广东高等教育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广东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这十年来,大学城也被“吐槽”了无数次,主要是因为配套问题。大学城虽然美其名曰“城”,但缺乏“城”的基本要素,只剩下学校,连学校的一些基本要素都缺乏。

比如从教育的角度来说,师生交流的机会越多,对学生的培养越好。但在大学城,师生关系在一定程度上被简化为班级之间的关系。老师来离万里不远的大学城上课,下课后匆匆离开。对于大学城来说,老师只是一个过客,而不是主人。学生没有机会和老师深入交流。大学城成立之初就是这样。10年后,虽然情况有所好转,但教师在大学城生活工作的热情依然不高。原因是匹配问题。

住房方面,除了高校建的周转房,没有适合教师居住的。有几个商业楼,但是价格三四万,不是老师能买得起的,尤其是“青椒”。还有就是孩子入学的问题。我工作的大学和大学城校区的教职工子女要在学校本部上幼儿园和中小学,单程开车要40分钟。另外还有交通问题,商业设施,文化设施等。,而且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老师在大学城是活不开心的,吃亏的只会是学生。

显然,新方案已经注意到了这些问题,很多措施都是有针对性的。实施后,必将提高大学城的“幸福居住”指数。不过我也注意到了一些教职员工关心的问题,至少新闻里没有提到,比如教职员工子女的入学和入托问题。有必要继续让这些孩子从幼儿园开始,走上一条遥远的求学之路吗?

政府自始至终都在追求一些宏大的目标,比如提高教育水平,科技创新等等。这当然无可厚非,但在追求这些宏伟目标的同时,我们是否也能关注一些“微妙”的问题,即关注承载这些宏伟目标的师生们的切身生活问题?对此,大学城有着深刻的教训。希望这个故事不要在这里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