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板书看课堂板书

特级教师荣源说:“一堂课的质量和效果是由许多因素决定的。这里既包括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学生的实际掌握和丰富的教学经验,也包括板书的使用。板书的恰当使用有助于学生掌握文章的思想。因此,教师在备课时,要根据教学目的的要求、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板书。”如何让一堂课更有收获,更值得记忆,取决于我们在这节课上呈现给学生的知识是否生动、直观、易懂、不易遗忘。现在我来说说我对板书的理解。

一节课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有所收获,所以板书是最直观的知识投影。从黑板上,我们可以看到这节课的主要内容。即使没有上过这门课的人,也能从黑板上看到教材的知识体系,这是最直观的切入这节课知识的方式。一节课老师讲的很好,学生配合的也很好,但是最后我们还是要回来看看全班的知识点。有时候,学生在课堂上会表现得很好,但下课后,他们会学到什么?可能学生还不会说什么,但是如果板书成功了,那么学生就可以通过板书说点什么了,这其实是对书本知识的一种复习,也是最好的复习。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文笔。比如在岳阳楼记的教学中,使用这样的板书,既从整体上把握了文章的内容,又从写法上解读了文章。一个“不一样”字衍生出的风景“多云转晴”,表现了爱情“悲喜”的变化,写法比较。通过这次板书,学生可以为下一节课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为后面的同学复习提供知识框架。这种板书可以说是起到了整理整个内容的作用。看黑板了解内容。

以前不知道板书的作用,上课总是在黑板上乱涂乱画,没有注意板书的设计。结果学生学习的时候,我去看学生的笔记,可以说是惨不忍睹。学习笔记里什么都没有。问及他们,他们说:不知道该记什么,有时候觉得什么都该记,有时候又觉得没什么好记的。可见,板书其实是给学生提供了一个练习和养成良好笔记习惯的范例。他对语文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板书设计好,写得好,学生就写得好,学生上课就有兴趣,就能有的放矢。从教学的经验来看,老师写得好,学生一般写得比较好。如果老师不太注意这个细节,学生自然会变得很大很大,也没关系。一般都是潦草的,如果这样,我们的语文教学就失败了。所以板书要精心设计,上课认真写,既给学生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又给学生一个良好的习惯。从小细节入手是教育学生的好方法。习惯在黑板上看书。

朱先生指出:“板书能突出重点,给人以联想;各种形式给人丰富感;结构新颖,给人以美的享受。“在《最后很难走》中,为了探究诗人的情感历程,设计了一张情感图表。通过这种板书,学生可以清楚地看到诗人的情感过程,形象、直观、生动,具有很强的可观察性和想象力。线条简洁流畅,配以不同颜色的字体(蓝色的字是诗人的情感,黑色的字是诗的内容),既能提醒主要内容,同时又美观大方,学生还可以通过做笔记来区分诗歌内容和所表达的情感。既加深了印象,又梳理了知识。一堂好课是对学生知识的深化和提炼,同时又能培养学生的习惯,陶冶学生的艺术,在美感和知识的双重引发和刺激下,学生会获得双重收获。

一份好的板书,就是一份好的微型教案。板书能反映内容的重难点,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它可以是对文本中复杂关系的简洁直观的揭示;也能体现作者的写作思路。这几年来,我深深体会到,一堂好课的水准,板书的质量,质量的高低是非常重要的。今天所呈现的还不足以揭开板书和课堂的神秘面纱,但我想只要我敢于探索,在以后的教学中精心设计板书,认真研读教材,这种教学方法是可以运用得越来越娴熟的!

所以板书是一堂课最直接的体现。上课要先设计板书,因为这是一堂好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