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是一个怎样的存在?

抗日战争时期位于昆明的一所综合性大学。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侵华战争。为了保存中国教育的精髓不被破坏,中国北方和沿海地区的许多大城市的学院和大学都向内迁移。抗战八年间,有10多所院校迁至云南,其中最著名的是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合并而成。抗日战争发生在1937。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先迁至湖南长沙组建长沙临时大学,同年10月25日10开学。1938年4月,西迁昆明,更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5月4日开课,文、理、法、商、工、师范五个学院26个系,两门专业课和一门选修课。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是著名的高等学府。他们有自己独特的经历和教学风格。组建大会后,他们聚集了一批著名的专家、学者、教授,师资力量雄厚,人才济济。他们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坚持严谨的治学态度,树立了优良的学风,是当时中国规模最大的著名高等学府。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在八年的办学中已毕业约2000名学生,他们都在学业上取得了成就,其中一些人已成为世界著名的专家学者。他们为中国的建设、高等教育的发展和世界学术研究做出了贡献。抗战胜利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于1946解散,三校分别迁回北京和天津。国立西南联合大学5月4日开课,1938,5月4日结束,1946。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在云南待了8年。国立西南联大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他们中的许多人都是世界知名的一流科学家。编辑本学年1937 165438+10月1,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在岳麓山下组成长沙临时大学。开学一个月后,日军沿长江向前推进,危及衡山响水。师生2月1938搬到云南,4月。期间于1938年春在蒙自建立分校。81940建立叙永校区。1946年5月,上述三校迁回原址,师范学院在昆明独立设置,更名为昆明师范学院,后更名为云南师范大学。编辑这一段的组织有两个:学校行政,一个是校务委员会,一个是教授协会。学校董事会是一个权力管理组织。校董会成员由教授协会民主推荐,由校长任命,校长是校董会的当然主席。学校董事会通过民主讨论和决议负责学校的所有重大事务。西南联大有三位校长担任校委会主席:张伯苓、蒋梦麟和梅贻琦。为了支持校长负责制的统一领导,前两位老教育家推举年轻的校长梅贻琦主持学校事务。他们退居二线,留在重庆,向国民政府教育部寻求对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的力量支持。因此,西南联大自始至终由梅贻琦校长主持,实行“校长负责制”。全国西南联合大学理事会中负责管理的职能部门领导均为知名教授,包括常务理事会秘书长、教务长、总务主任、学科主任、建设主任等。,均为教授,由教授理事会民主推荐,理事会讨论通过,报校长批准聘任。教授协会是学校事务的咨询机构。虽然不是权威,但威信很大。其成员包括来自全校的教授,其常规工作由一个由全校教授选出的常务委员会赞助。教授会是校长的得力参谋,是有效办学骨干的资源库。每个学院有学院教授会,系有系教授会。教职员工协会主席后来改名为院长,教职员工协会主席后来改名为系主任。由相应院系教工协会民主选举产生,校务委员会讨论备案,报校长批准任命。各系的教学和管理由教授协会审查,由系主任实施。所以,院系教授会实际上是院长领导下的民主办学权力机构。西南联大行政组织简单,从领导到员工,各尽所能,工作效率高超。对于不属于职能部门的临时性重要工作,由校务委员会讨论研究,请教授推荐合适的教授,组成各种临时工作委员会(推选主席)主持工作。任务完成后将解散,保持主要常设机构精干灵活。被选举参加这些临时工作委员会的也是兼职无薪,没有任何工作津贴,完全是义务工作者。本版块编者在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设置了文、理、法、商、工、师范五个学院,* * * 26个系,另外还有预科和体育部。编者按:本段大会的校舍——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租用了蒙自海关、昆明大西门外的昆华农校、拓东路的艺兮会馆作为校舍,主办公地点在市区崇仁街46号,但仍不足以申请使用。1938年7月,学校以昆明西北角外124亩荒地为校址,新建校舍。1939年4月,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新校舍落成,学生宿舍36间,均为茅草屋顶,土墙。有56间教室、办公室和实验室,为铁屋顶结构,有土墙;食堂2个,1图书馆,砖木结构。编者按:大学文化纪念日,1937,165438+10月,1,长沙国立临时大学正式开课。这一天后来被定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校庆。校训刚毅刚强,校歌长征,却放弃了五史宫阙,暂止于衡山响水,成了离别。绝对是移植干的,李渊的血洒九州。在山城弹弦朗诵,很深情。千年耻辱,终当雪中送炭,中兴实业必出类拔萃。这是13户人家,很难折叠。为新国运担忧,为先哲忍耐希望,坐等倭寇驱逐,神明回京,何其难。校风是民主自由、严谨求实、生动创新、团结务实。校徽三角形的三个分区(每个分区也是一个三角形)代表清华、北大、南开的大联盟,中间有“联合大学”二字。据史料记载,此校徽是在1939年上半年第一次学生自治会上,经学校同意而采用的。编辑此段名师周培源王竹溪梁思成金王子清冯友兰吴陈寅恪沈从文闻一多钱中书费孝通华罗庚朱光潜赵九章李洁雯林徽因吴汉编辑此段名师杨振宁李政道朱光亚谢朓邓稼先黄昆彭佩云汪曾祺王希季陈芳云郭永怀屠守华吴乃孙陈仲景编辑此段戴传曾。大会的教育效果已经8年了。前后有朱自清、闻一多等300多位教授。都是各个学科、各个专业的领军专家、顶尖专家。在校生8000人,毕业生近4000人。大会师生担任中国科学院、工程院院士***171 (92人),其中杨振宁、李振道获诺奖;赵九章、邓稼先等8人获得两弹一星功勋奖;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三位获得者黄昆、刘东生、叶笃正;宋平、彭佩云等人成为国家领导人。八年抗战期间,国立西南联大的参军学生达834人,其中不乏主动参军的热心青年。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之子、联大委员会委员梅祖炎就是其中之一。除了当翻译,联合大学的学生还参加了远征军和空军。在1942至1945期间,为了保证航空运输线“驼峰”航线的畅通,1500名中美健儿洒下了漫天鲜血。根据记录,有来自大会的军事学生。附:西南大学有时也叫西南联合大学。在Xi农大与一些著名学者合并之初,为了显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的威望,防止这所名校成为历史,教育部的一些官员建议将教育部直属的师大学和农业部直属的农大这两所全国重点大学的名称命名为西南联合大学,这是合理的,也体现了两校合并的意义。但由于以前的西南联大和现在的西南大学的办学类别和历史渊源不同,加上北大清华部分学者的反对,现在的西南大学诞生了,但包括媒体在内的一些人还是习惯称之为西南联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