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大学有哪些科研机构?
接下来,我将分别介绍这些科研机构:
1.河北大学宋史研究中心,教育部直属高校社会人文重点研究基地。
河北大学宋史研究中心是一个独立的研究机构,主要从事宋史、辽、夏、金史和中国古代史的研究和研究生培养。前身为宋史研究室,由我国著名历史学家齐侠先生(1923—2001)于1982年创建,1990年扩建为历史研究所,2000年成立为宋史研究中心。2001被教育部评为“省属高校人文社科”。1984,65438+10月,获得河北省首个博士学位点——中国古代史博士点。1986中国古代史系被确定为河北省重点学科。2005年被确定为河北省强势特色学科,2007年被批准为历史学博士后流动站。2011与历史研究所共建的中国史学科获批一级学科博士点和中国史博士后流动站。2016中国史学科入选河北省“双一流”建设学科。2017年获批科技史硕士学位。
2.河北大学药物化学与分子诊断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007年6月,经教育部批准,药物化学与分子诊断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正式成立。201112年2月23日,重点实验室正式通过教育部验收,被命名为教育部药物化学与分子诊断重点实验室。学校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建设为契机,整合了相关研究方向的人力、设备资源,打造了国内领先水平的学术团队和仪器平台。截止2018年末,在编人员68人,其中正高级职称40人,副高级职称19人,中级职称9人。40岁以下的科研骨干32人,占47%。目前,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科技部科技创新中青年领军人才1人,中组部“万人计划”领军人才1人,教育部新世纪杰出人才2人,中科院“百人计划”领军人才2人,河北省“百人计划”领军人才4人,“巨人计划”领军人才2人河北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9人,河北省高校优秀创新人才4人,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人选10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享受河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人,博士生导师23人。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的指导下,重点实验室凝聚了药物化学与质量控制、分子诊断与活性检测、纳米药物与疾病治疗三个相互支持、密切合作的研究方向。
3.河北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河北省生物工程技术创新中心前身为1992,建立河北省基因工程技术应用中试基地。1996通过验收。2005年更名为河北省生物技术研究中心,2020年更名为河北省生物技术创新中心。
中央科研楼占地3000平方米,拥有37人的科研团队,结构合理,活力强。超高压质谱、超高效液相色谱、自动发酵罐、基因枪等先进的科研仪器,为科研人员在分子水平上探索基因、细胞结构和反应机理,开展微生物、酶和生物反应器的技术创新提供了基础条件。
4.雄安新区研究院
河北大学雄安新区研究院是研究机构。2017 5月13日,“雄安新区建设发展高峰论坛”在河北保定开幕,吸引了来自教育部、中国科学院、河北雄安新区临时党委、京津冀协同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京津冀重点高校、科研院所的领导、专家学者500余人。河北大学雄安新区研究院揭牌,河北大学服务雄安新区建设专题网站正式上线。
5.生命科学与绿色发展研究所
生命科学与绿色发展研究所成立于2020年6月。是生命科学与绿色发展学科群的实体,由学校主要领导担任院长,学术副院长担任执行院长。生命科学与绿色发展研究院围绕生命科学与绿色发展开展多学科协同研究,构建国内顶尖资源库,以基础理论研究和创新应用研究为基础,建设一流的研究平台和新型智库。
6.赵岩高级文化研究所
赵岩先进文化学院隶属于河北大学,成立于2020年6月。赵岩文化高级研究院的宗旨是坚持“以学科建设为目标,以燕赵文化和地方文化产业研究为主线,以解决关键问题为抓手,以人才梯队和学术机制建设为基础”的建设思路,聚焦燕赵文化,推进燕赵文化的现代化、数字化、产业化、国际化、创新发展,服务全面复兴传统文化的国家重大战略, 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建设雄安新区国家战略,服务河北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
数据来源于官网中的机构设置——科研机构,河北大学。
河北大学官方网站机构-科研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