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跨学科研究所的组织结构
作为科研和教学的组织保障,前沿交叉学科研究所设立了精干的行政机构。
纳米科技研究中心
北京大学是中国最早开展纳米技术研究的单位之一。1997年9月,率先成立了纳米科学与技术跨学科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整合了化学学院、信息学院、物理学院和生命科学学院的纳米科学与技术研究力量。在北京大学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十多年的努力,该中心已成为我国纳米技术领域的重要研究机构。
中心下设纳米化学、纳米电子学、纳米器件与集成技术、纳米结构与低维物理、纳米材料和生物技术五个研究部门,下设23个研究小组。中心现有研究人员约150人,其中教授20人,副教授5人,工程师3人,博士后和研究生约120人。目前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长江特聘教授4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8人,教育部新世纪杰出人才基金获得者4人,国家纳米重大科研计划首席科学家3人,基金委“表面纳米工程”创新研究群体1人,教育部创新团队2个。
目前拥有教育部“纳米器件物理化学重点实验室”1重点实验室和“微纳加工实验室”、“电子显微镜实验室”、“纳米化学研究中心”三大公共实验平台。2003年,中心开办了“纳米技术研究生班”,每年招收10-15名从事纳米技术跨学科研究的研究生。2008年,“纳米科学与技术”被批准为北京市重点学科。
主要研究方向:
1)纳米化学和单分子科学;
2)纳米材料和介观物理;
3)纳米电子学和分子电子学;
4)纳米器件和集成技术。
定量生物学中心(前身为理论生物学中心)
定量生物学是在生命科学迅速发展,数学、物理、化学、信息科学、工程学等定量学科交叉融合后正在兴起的一门新学科。自上世纪末以来,生命科学发生了迅速甚至革命性的新变化。生命科学逐渐从定性、描述性、局部性的研究发展到准确、定量、综合的研究。研究重点从关注分子扩展到寻找生物系统的整体规律。生命科学的飞跃离不开定量科学技术,生命科学中的大量新问题为这些传统学科的发展提供了动力和源泉。
在李政道先生的提议和北京大学的大力支持下,北京大学数量生物学中心(原北京大学理论生物学中心,以下简称“数量生物学中心”)于20065438年9月正式成立。2006年4月,该中心成为新成立的北京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的第一个正式成员。中心的宗旨是利用北京大学的多学科优势,集中数学、物理、化学、工程、生物、信息科学等学科的研究力量,与国外同行交流,理论与实验相结合,开展和推进定量系统生物学的研究。
北京大学数量生物学中心聚集了一批志同道合的优秀科学家——不仅有北大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工程、信息科学等学科的学者和专家,还聘请和吸引了一批国内外优秀科学家兼职和定期访问,形成了一个生物研究的跨学科研究群体。涉及的研究领域包括系统生物学、合成生物学、计算生物学、生物信息学等。定量生物学中心是教育部第一个创新研究团队。2007年成为首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支持的“跨学科”创新研究群体,2008年获得北京市重点学科建设支持。
自成立以来,定量生物学中心不断改善其基础设施,并保持了空间的可持续发展。该中心现设有常驻办公室、访问学者办公室、学术交流会议室、研究生工作室、计算机集群系统和定量生物学实验室。现有讲师1人,长江特聘教授讲师2人,长江讲师3人,教授2人,特聘研究员1人,副教授4人,博士后3人,博士生52人,硕士生5人,本科生24人。
该中心自2001年底成立以来,在生物网络动力学、生物分子进化、基因调控、蛋白质机制、药物分子设计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进展。理论生物学中心每周安排一次常规学术活动,不定期邀请国内外学者讲课。同时,该中心每年夏天都会举办理论生物学和生物信息学的国际会议或暑期班。2000年和2001年的研讨会主要是交流理论生物学相关的最新进展。自2002年起,每年选择一个特定的主题,有目的地邀请相关领域的国际知名专家举办代表国际学术研究前沿的研讨会,深入探讨科学问题。同时,中心还将适时举办中心内部的学术交流活动。有助于加强不同学科人员之间的交流,为各学科的交叉和融合提供有利的支持。
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科研热情。挑选对科学研究有热情和高度积极性的学生进行进一步训练: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中央研究生在iGEM项目中为本科生提供技术支持。
课程设置和培训:①学生专注于生物和另一个特定的学科——各自学科至少一半的课程;(2)学生要掌握未来研究工作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基础——为不同专业背景的新生开设不同的基础课程;(3)培养学生的生物系统整体观——学术讲座(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从各自的专业角度介绍如何研究生物系统);④通过回顾研究领域的经典论文,激发学生对论文的批判性分析和理解,提高科研领导力——系统生物学专题讲座。
主要研究方向:
系统生物学基础研究
合成生物学
定量与高通理论实验技术
基于系统生物学的复杂疾病研究和药物设计
生物医学跨学科研究中心
北京大学生物医学交叉学科研究中心的建设目标是促进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医学科学和工程技术的有机结合,建立良好的学术交流和研究环境,结合临床科学中的基础科学、技术应用和前沿研究,推动整个生物医学领域从分子尺度到人体器官尺度的新发明、新发现和技术创新。生物医学跨学科研究中心的三大任务是:促进生物医学跨学科学术交流;开展跨学科研究工作;培养具有跨学科背景的新型人才。
培养跨学科人才是跨学科研究中心的另一项重要任务。自2001以来,中心协助北京大学研究生院开设了两个跨学科研究生班,培养具有跨学科背景的新型复合型人才。到2005年,已有89名跨学科研究生入学。“生物信息学研究生班”的研究生在生命科学、化学、物理、数学、医学(药学)等多个学科的优秀导师指导下,开展了生物信息学/系统生物学/理论与计算生物学的教学和科研,形成了新的学科力量和重要的学科方向。“生物医学工程研究生班”导师来自北京大学理学部、信息与工程系、医学部及多个附属临床医院。研究生来自生命科学、物理化学、基础医学等基础学科,以及电子、计算机技术、生物医学工程、临床医学等众多应用型、工程型学科。在相关学科优势互补、相互合作的基础上,北京大学形成了生物医学工程交叉学科前沿领域的研究和人才培养。北大很多附属医院已经成为其他学校不具备的优势资源,自由开放的学术氛围也为学生提供了非常有利的平台,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换学科”,进行不同学科间的大跨度合作交流。
主要研究方向:
等离子体医学和纳秒脉冲电场;
生物医学信号和图像分析;
细胞力学和生物微纳技术。
磁共振成像研究中心(前功能成像研究中心)
北京大学磁共振成像研究中心成立于2010。该中心的目标是建立一个综合性的前沿跨学科磁共振成像研究平台,大力开展磁共振成像领域的国际水平的科学研究和应用(重点神经科学、蛋白质的体内功能和肿瘤临床等。)和高端技术创新(高场谱仪和脉冲序列等)。).
在国家211/985计划和国家发改委的资金支持下,中心购置了4台高场(3T和9.4T)研究用磁* *振动成像仪。
磁共振成像研究中心是一个围绕大型仪器的跨学科平台,其位于综合研究楼的仪器设备即将投入使用。该中心将汇集物理学、数学、工程学、心理学、计算机、生命科学、医学等领域的专家,不同学科相互融合、相互碰撞,整合不同学科的思维模式,通过实验推动技术进步,培养磁共振成像技术、认知脑功能成像、医学功能成像等领域的高层次人才。
生物医学材料和组织工程研究中心
依托北京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于2007年3月在北京大学成立,整合了北大的科技、临床和基础医学学科优势资源。跨学科研究团队由材料科学、力学、临床医学和生命科学领域的专家组成,开展生物医学材料和组织工程的基础和应用研究工作。2007年获科技部国家重大科研计划支持,开展“纳米材料在牙齿组织器官再生修复中的机理研究”;2008年获教育部985创新研究平台建设项目支持,建设生物医用材料研究平台;2008年在北大深圳研究院成立生物医学工程研究中心,为企业实践成果转化搭建产学研发展平台;2009年受科技部国家重大科研计划支持,开展“纳米改性心血管植入材料”课题研究;自2009年起,该中心成为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介入医学工程分会秘书处的挂靠单位。截止2009年6月5438+2月,研究中心承担了科技部国家重大科学计划16项目、科技部863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累计获得科研经费10多万元。研究中心的实验室建设和团队建设初具规模,与学校多个实验室建立了合作关系;除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外,该中心还大力推动并积极参与产学研联合项目,承担了企业委托的新型口腔种植系统的研发工作,并与多家企业合作开展生物医用材料的研发工作。
主要研究方向:
1,基础研究方向
医用金属材料、医用非金属材料、生物医用材料的表面改性、胚胎干细胞的分化调控机制、细胞力学行为研究
2.临床应用研究方向
口腔生物医学材料和器械,骨和软骨组织再生和修复,皮肤修复和创伤敷料,神经组织修复和神经康复,医学检验。
环境与健康研究中心
环境问题给人类社会带来了严重的健康风险。因此,北京大学于2007年6月成立了环境与健康研究中心。该中心将发挥北京大学文理医综合优势,加强环境与健康领域的跨学科研究,促进环境健康研究和管理人才的培养,为国家环境与健康政策提供高水平的科学、技术和决策支持。作为北京大学环境健康研究的重要学术支持机构,强调从基础学科到决策支持紧密联系的特点,促进北京大学环境健康相关学科之间的交流,推动北京大学环境健康科学的发展。环境与健康研究中心自成立以来,组织了北京大学环境科学、化学、基础医学、公共卫生、临床医学等领域的专家,开展环境与健康的跨学科综合研究。
研究领域:
环境监测和人群暴露评估;
生物标志物测量技术;
癌症易发区的污染暴露和环境基因组学研究;
细颗粒和超细(纳米)颗粒的暴露和健康危害;
评估环境污染造成的健康、社会和经济损失;
环境质量标准的健康风险评估。
海洋研究中心
北京大学海洋研究中心的目标是组织北京大学相关研究力量,建立培养从事海洋事业人才的体系,建设世界一流的多学科海洋研究平台。发挥我校多基础学科优势,培养和推动以北京大学为主体或主导的海洋科研项目,支持和推动我校教师积极参与具有国际竞争力、与我国海洋事业密切相关的重大科研、工程和咨询项目,培养具有多学科背景和海洋事业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在我国乃至世界海洋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为建设海洋强国做出贡献。
作为多学科、高水平的学术机构,北大海洋研究中心将充分发挥北大在学科布局和与国内外其他知名高校广泛联系的优势,与国家海洋主管部门合作,充分利用国内海洋研究的信息和资源,为中国海洋研究的发展做出贡献。
主要研究方向:
(1)海洋系统与全球变化
(2)深海与地球动力学。
(3)海洋资源的基础研究、开发和利用
(4)海事法规与管理和国际关系。
(5)海洋工程与技术
2014北京大学决定成立海洋研究院。
历史和科学哲学研究中心
中心的成立背景和目标定位
发挥科学史和科学哲学的综合优势,在北大搭建科学与艺术交叉的学术平台。
开展北大科学史研究,树立北大科学纪念碑,改变北大艺术形象。
发展北京大学的科学史和科学哲学学科,使之走在中国前列。
中心主要成员及研究方向有许智宏院士、植物生理学、科学与人文科学、科技伦理学的马教授、理论物理学、物理学史与哲学的饶毅教授、神经科学、生物学史、西方科学思想史的教授、中国近现代科学社会史、医学史、医学伦理学的张大庆教授、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生命科学联合中心(CLS)。
为加快我国一流大学建设,在国家支持下,按照“统一领导、顶层设计、强强联合、务实发展、动态调整”的原则,由教育部、科技部、财政部设计组织,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密切配合,成立了生命科学联合中心,这是科研教育体制的一项重大改革举措。其目标是通过改革教育和科研的相关制度,吸引和聚集热心教育的优秀科学家,优秀理论教学和前沿研究并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打造一流的生命科学研究和教育中心。
生命科学联合中心鼓励科学家秉承“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自由探索未知前沿。营造跨学科融合、自主研究、思维宽松活跃的氛围,鼓励具有突破性和可持续发展潜力的原始创新。
生命中心作为横跨两所大学多个院系的相对独立实体,享有人才招聘与考核、科研与教学自主权,实行国际化、社会化的人事聘用制度,通过公平公正的评价模式,公开选拔和聘用本研究领域具有世界领先学术水平的研究人员和科学家。
生命中心以课题组负责的独立实验室为基础研究和人才培养单位,改革不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通过多学科培养计划选拔想象力丰富、独立思考意识强、从事科研意愿强的学生,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加强本科生、研究生和博士后的教育培养,紧密结合自主科研实践活动,鼓励和培养青年科学家自主成长。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关键之一是在科教结合的基础上进行一流的科学研究。从牛顿开始的几百年的历史清楚地表明,自由探索的科学研究是世界一流大学本质的有力组成部分。由于历史的局限性,近代中国科学与教育的结合不够紧密,甚至有过分离的时期,这不利于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两所大学建立生命科学联合中心,不仅有助于提高大学在国家科学研究,特别是自由探索科学研究中的比重,还可以通过大学加强科学与教育的结合。
教育部对生命中心体制机制给予政策支持,鼓励制定适合时代发展的本科和研究生课程培养方案、毕业标准和学制规定;科技部为中心日常科研运作提供竞争性项目支持;财政部根据全国规模相近的同类研究所年均经费支出,为中心的人员招聘、科研建设、教学改革等提供基础支持。中心积极探索建立适应科教发展、满足现代社会需求的体制机制,开展高水平研究,促进科研与教学互动发展,在体制机制、科研成果、创新人才等方面做出可推广的探索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