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志愿填报
填志愿是一个选拔过程。体现在志愿单上,有层次,有喜好,有冷热。考生或家长首先要确定一个最低目标,也就是最基本的“定位”,然后再做选择。所有选项都应该服从这个最低目标,不应该与之冲突。
对于不同的考生,最低目标是不一样的。有的家庭只是想“上学”,有的家庭则认为“要读个本科”。要设定最低目标,考生成绩,招生计划,兴趣爱好,经济条件等。应该考虑。影响最低目标实现的因素包括目标定位是否合理、志愿选择是否正确、今年省内考生志愿流向是否符合一般规律等。
确定最低的目标就像爬梯子,你可以一层一层往上爬。比如最低目标是“上大学”,往上就可以升级为“上本科”、“重点本科”。如果最低目标是“进入本科”,可以依次设置“在南京读本科”和“在南京本科院校读热门专业”。确定候选人在“哪个梯子”上的最低目标,要看以上条件。
做好志愿定向的关键点是选项服从最低目标,而不是最低目标服从选项。比如某考生510,最低目标是“本科”。他既可以申请二本院校作为“资格线”,也可以等民办本科。但是,学生也说:私人的人不读书。那不是和自己作对吗?只有两件事可以做:一是把最低目标提高到“公立本科”,二是不放弃私立本科服从最低目标。
2如何选择各批次院校的志愿
志愿填报和院校录取都是分批进行的,很多考生都面临着报考哪一批院校的困惑。
比如,省控线上的考生有望进入本批次院校,但选专业无望;第二个学院有望同时满足学院和专业的需求。如何选择?再比如,这第二年达到省控线的考生,会不挑不选的从这第二所事业单位走,还是会在这第三年选择一所心仪的事业单位?同样,民办本科和公办高校之间,国际合作办学和公办计划之间,也会存在选择什么的问题。
由于考生的价值取向不同,选择点也不同。一般要考虑几个方面:一是志愿填报的起点,即考生的志愿取向或最低目标;第二种是院校分批志愿投档;第三,转向扩大选择视野;第四是在众多选项中选择最合理的。
如何在各种院校中做出选择,其实是一个承担的问题。举个例子,如果一个考生的成绩超过了第一名,但是他的志愿重点在第二名,那么他不妨稍微提高一下志愿,能走就不后悔,走不掉还是会有第二名的。如果考生在二本院校成绩较弱,但志愿目标较高,那么可以考虑二本、三本民办院校的选项。如果不选这个第三批,就尽量在这个第二批走掉,为了保险降低志愿目标;如果你看重这三分之一,你可以提高这二分之一。
需要提醒的是,往年很多散打线考生放弃了民办本科,坚持一心一意报考。其考虑是先以较小的投入进入专科,再通过“专科转专业”进入本科。这种选择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民办本科升学率低,公办院校受欢迎,投档线超过本科。但今年江苏的“专升本”政策有所调整,今后“专升本”只能转到民办独立学院。这一变化是否会对今年民办本科和公办院校的申请情况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目前还不得而知。但是,希望“专升本”而放弃民办本科的考生要注意这一点。
3要不要报民办本科?
要不要报私立本科?这还得回到考生的定位上。如果考生的最低目标是“上本科”,你要知道本科包括民办本科。有些考生的定位是读本科,但非南京高校不读,非公办本科不读,其实是自相矛盾的。很多人关心今年有多少所高校,招生多少人,高考录取率是多少,但是随着考生自己设定的限制,这些数字就变成了虚的。如果不在南京读,不在公派读,那么留给该生的高校就只有几所,那么70%的录取率有什么意义呢?
其实很多人放弃民办本科是因为认知错误。他们纠结于毕业证样式,写什么名字,芯是什么颜色,人才市场上别人认不认等等。,却忽略了民办本科也是国家正规办学单位和国家招生计划,在政策待遇上与公办本科院校享受同等政策等实质性问题。
我不否认在就业市场上,一些民办高校毕业生因为用人单位的观念而被排斥或鄙视,但这还不是全部。有的人被鄙视,有的人被看重。民办本科毕业生无政策歧视,在工资标准、晋升职称等方面与公办本科政策一致。
所以,只要不是因为经济条件,不要为了招生,为了本科学机会计,就轻易放弃民办本科。
4选择院校或专业。
进“门”还是进“小门”,是很多考生面临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有一个基本原则:如果是名校,选“门”;如果不是名牌院校,选专业(小门);如果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机构,确定选择其行业背景和专业。
北大江苏招生组老师在南京说,本科生选院校,硕士生选专业,博士生选导师。清华大学招生老师也提醒考生,申请研究型大学可以淡化专业概念,因为学校实行的是通识教育。选择一个不是顶级的机构还是可以采用这个理念的。1,000以上的招生院校由于校史、学术水平、师资力量的差异,层次也不一样,如“211工科院校”、“973重点资助院校”、综合性大学、多科性大学、高职院校等。,而专业建设的差异可能更大。
顶尖大学的专业并不都是强势专业,排名靠后、实力较弱的也会有一流专业。有的学校不是顶尖的,但是有的专业在国内是一流的,专业排名远远高于所在院校。
考生需要做的是获取这些院校的准确信息。还有一个方向需要考虑:本科毕业后是继续深造还是就业。如果倾向于深造,应该倾向于硕士、博士学位的研究型大学和学科;如果更倾向于就业,那就要多关注学校的行业背景、就业基础、专业申请等。
5如何选择理想的专业?
考生对报选专业的兴趣应该是理性的兴趣,而不是表面的热情。曾经有很多考生表示对计算机专业感兴趣,坚持报考,但是数学物理成绩不好,没有学习的动力,也不知道计算机专业应该学哪些课程。说白了,他们对计算机科学的兴趣其实就是对电脑游戏的兴趣,他们把电脑游戏当成了计算机科学。
这样的选择其实是很危险的。比如你数学和物理都不好,怎么学以数学和物理为核心课程的计算机专业?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是家长给孩子安排专业志愿,结果很可能是孩子进入高校后无法提高专业兴趣,失去学习动力。
所谓“理性兴趣”,就是考生的学术兴趣、学习成绩、高考、报选基本一致,也大致符合个人发展愿景。另外,学科比专业广,所以对专业的兴趣应该是宽泛的而不是狭隘的。在一个学科类别中,可以选择报考多个专业或专业方向。
6如何打开志愿填报的梯度
与传统方法相比,平行志愿应分担较少,但在选举中也应具有风险意识。规避风险最好的办法就是加宽坡度,形成梯度。
所谓“年级”,是指历年高校招生中,由于各种原因形成的差异。拉开档次的途径主要有三种:一是在高校所在地区,中心城市和沿海开放城市的高校投档线高于其他地区,特别是经济落后地区和边远地区;二是学校的水平,重点大学会比普通大学高;第三,历年高校招生实际录取分数线的差异。等级是分开的,形成了梯度。
问题是很多家长和考生限制了自己的报考范围,很难拉开成绩,形成梯度。比如就区域而言,大范围内有东北、西北、西南、中南、东南、华北,省内有苏南、苏北、苏中,但如果仅限于南京,怎么划分?不要用江南江北开班?
其他考生A、B、C志愿报读同类院校,即使往年录取分数线仅在3-5分之间。在这样类似的高校里,如何拉开成绩形成梯度?
正确的做法是先放宽选择,再调整上一批院校和下一批院校的志愿关系,确定志愿填报的重心,通过以上方法调整志愿填报的等级和合理梯度,力求命中重心。
7如何看待专业和职业?
考生和家长在填报高考专业志愿时,往往将专业等同于专业,自觉不自觉地以选择专业的眼光和尺度来选择专业。这是一个很大的误解。
我国高校的专业设置早期起源于前苏联,分类精细,专业特色明显。并且在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专业人才的培养与行业甚至岗位相对应,带有浓厚的计划色彩。
经过多年的专业调整和改造,国家颁布的专业目录从1000多个调整到250多个。专业特点是口径宽,基础厚,对应的不是一个职业或岗位,而是一个领域或一个板块,适应性大大放宽。比如高校的专业建设,就像用鲜花做一个蛋糕:不同蛋糕的底子是一样的,区别就在于上面的鲜花和内容。高校按大类、院系招生后,大类或院系的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都是“摊大饼的底子”,具有普适性和可及性;二年级以后,他们开始进行专业或职业教育,也就是开始“装饰花朵”。
届时,学生可以选择专业或职业取向。因为学了两年,对专业本身和行业背景有了相应的感受和了解,所以选择的时候比现在更理性。
考得不好要不要复读?
复读是很多高考成绩不理想考生的选项之一。我觉得是否复读要具体分析。
有些考生平时学习成绩很优秀,但是因为伤病等突发原因,在这次高考中严重反常,根本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平。他们不得不重复和重考以挽回败局。有些考生平时学习不是很努力。这次高考成绩处于“临界点”,要么差点上了本科,要么差点上了公职。他们决定好好学习,再考一次,突破“临界点”。
除了以上两类考生,还有很多人选择重考是因为觉得自己成绩不好,考不上理想的学校或专业,不愿意去国外机构,不愿意去私立学校读书。我认为这些候选人有危险。
如果选择复读,要考虑教育投入、学校选择、心理调适、时间成本等问题。首先,你需要投资复读。目前,失败的高中生复读一年的费用通常在万元以上。如果去别的县,就“贵”了。其次,选择复读学校。现在社会教育机构的高水平补课广告满天飞,但其实良莠不齐,大多不可信。第三,学生的心理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背着复读生的包袱,容易导致心理紧张,家长也伴随着心理疲劳;第四,复读至少需要一年,一年后高考成绩很难看到有多大提高。
还有一个“平台概念”:如果能按照今年的成绩进入大学,虽然可能不太理想,但毕竟是进入高等教育的平台;但如果选择复读,还是会停留在中学应试教育的平台上。结果可能完全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