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里的中庸之道第六章

慎独是儒家的一个重要概念,其含义一般理解为“当你独处而无人注意时,你也要在行为上谨慎细致”(辞海)或“独处时可以谨慎细致”(辞源)。然而,无论是20世纪70年代出土的马王堆帛书《五行》经典传记,还是20世纪90年代出土的郭店竹简《五行》都提到了一种谨慎的独立,但其内容与人们此前的理解大相径庭。它的云纹:

“鸽子在桑,她的儿子七岁了。君子为君子,其器为拙。”如果你能成为一个,那么你就能成为一个绅士,并对独处保持谨慎。(第八章)

对于这种谨慎的独立,征文的解释是:“可为一,言可不止一;以多为一者,可说以五为一也。”“慎独,慎心。若独然后一,一也,夫五□(疑应加为“一”),则得之。”这里所说的“五”是指“仁、义、礼、智”。按照五行的规定,是五种“道德之行”是“形内”。在笔者看来,仁、义、礼、智、圣虽然是“由内而形”,形成于内心,但仍有“多元”之嫌,并未真正统一于内心,因此需要摒弃仁、义、礼、智、圣在形式上的外在差异,将其视为一个有机整体,才能真正统一于内心,故有“一人也一,夫五为一”之说。所以这里的慎独其实是指内心的专注和专一,具体来说是指内心专注于仁义礼智五种“道德之旅”上的状态。《五行》又说:

“闫妍·于飞,错误的羽毛。我妹妹今天嫁到了乡下。盼之,如雨。”你可以怀念你的羽毛,然后你可以悲伤。君子慎独。(同上)

短文的解释是:“犯了错,字不倒。不死,那就可以悲伤。丈夫失去生命,就是丧杀,说不在外面就叫独立。如果你是一个人,你会放弃你的身体。”世界上的事情往往就是这样。当人过分注重外在形式的时候,内心的感受是无法自然表达的。所以,真正懂丧事的人,可以超越外在的哀悼形式,注重内心的感受。“说的不在外面。”在作者看来,这就是“独立”:“独立了,就放弃了身体。”所谓“放弃身体”,就是放弃身体感官对外物的感知和感受,回归内心的心理状态。所以谨慎独立的“独立”不是空间上的独处或独处,而是心理上的“不熟悉”或缺乏与外界物体的接触,是指内心的意志和思想。这种“独立”的含义,在先秦典籍中也可以找到,比如《庄子·一代宗师》:

参加日本然后就能出国;我一直在世界之外,我会保持它。七天后,我可以把东西放在外面。是外来的东西,我就留着,过了九天就可以在外面生了;它已经在外面诞生了,然后就可以看到了;走到前面再看独立;见独立而后无古今;没有过去和现在,然后你既不能进入死亡,也不能进入生命。

庄子对“见性独立”的描述与现象学中的先验还原颇为相似,即抛弃自然态度和固有的世界观,回归纯粹的先验意识。看到独立,就是发现内在的、超然的心理状态。这里的“独立”和五行一样,用在“舍身”的意义上。所以庄子的“见独”和儒家的“慎独”虽然内容不同,但就其内在精神状态而言是一致的。这种一致性显然是基于他们对“独立”的理解。“对”也可以用作动词和“内部”说话者。解释“君子为德,有始无终”(第九章)这句话,《五行传》说:“若有始,言始于其体;与终无关者,舍身而独。”这里的独处是指“在里面”,“在自己的心里独处”是指在自己的内心。“内心”的思想在先秦典籍中也有,与慎独联系在一起。比如《礼记·礼记》说:

礼少贵,也是以心为本。道德产生的原因也是微妙的。世界上没有什么可以说是贤惠的,那么,什么比少更重要呢?所以君子慎独。

至于“内心”,郑玄的注解是“把心放进去,尊其德”。“礼”用“心”来理解沈度,显然与“五行”是一致的,这应该是沈度的本义。那么,什么是谨慎独立呢?《尔雅》云:“慎,诚。”《五行传》中说,独立是指“舍身”,即内心的意志和想法,所以谨慎独立就是真诚。只是沈度在当时已经成为一个专门的名词,其内涵已经广为人知,所以人们常常从不同的角度去解释和说明,比如五行中的“能为一”,礼中的“心”。但无论是“能为一”还是“心”,其实都是真心的意思,只是具体的表达方式不同而已。

有些学者可能会怀疑,把谨慎解释为真诚,是对五行的特殊理解,还是当时人们的普遍理解。《大学》和《中庸》中的谨慎独立是否也意味着真诚?答案是肯定的。先秦典籍中的慎独,都是指诚,大学之学,中庸之道也不例外。先看《大学》谨慎的独立性:

所谓真诚的人:不要自欺欺人,比如臭味相投,比如好色之心,这就叫自谦,所以君子一定要谨慎!反派不擅长游手好闲,什么事都干得出来。他看到君子,就会反感,掩人耳目,做好事。一个人看到自己是没有好处的,如果他看到自己的肺和肝。这叫中有诚,外有形,君子一定要慎独。

这里的“慎独”有两个:前者“慎独”的意思是“真诚”,意思是非常明确;在后一个之前,有必要作一些分析,因为有一段话是“小人闲着也不好”朱对此的解释是:“隐居,独处也...此话是小人之阴坏,而阳欲藏之,是不知善恶。”但是你不能用它的力量去够这只耳朵。但是,要藏恶求死,是藏不住的。如果你想永远欺骗并死去,你就不能欺骗。有什么好处!这位先生重视戒律,但他必须独处。”按照朱对这段话的理解,意思是说,当一个小人独处的时候,他往往会做坏事。但从他遇到那位先生后试图掩盖自己恶行的事实来看,他并非不知道自己应该行善除恶,而是在独自一人、无人监督的情况下,萌发了无法这样做的念头。既然伪装真的掩盖不了自己,那就引以为戒,“小心谨慎”,一个人生活。但是,稍加注意就可以发现朱对的注释是不正确的。在《大学》原文中,并不是“慎独”的直接原因,但慎独的主要含义是说明“中诚而外实”,“中诚而外实”。这段话的意思是,小人平时喜欢做坏事,但遇到君子,就努力伪装自己,“掩盖自己的坏事,专注自己的好事。“但是,人的内心和外表往往是一致的,不好的想法总是能在行为中表现出来。”人视自己如见肺肝”,但又不能勉强伪装自己。只有“中诚”才能“外诚”,所以“慎独”必须落实在“中诚”上,可见后者“慎独”大学之慎独即诚,中庸之慎独也。《中庸》第一章说:

天命即自然,率真即道,修养即教。道者,须臾不可离,非道者,可离。所以君子对自己看不到的东西有戒心,恐惧几乎是闻所未闻的。不要隐身,不要无足轻重。所以君子慎独。

作者提出“道亦是须臾离不开非道之人”,下面的“故君子慎其所不见,畏其所不闻”、“故君子慎其所独”是进一步的说明。所以这里的“道”指的是理解慎独的关键。如下面一段,文章接着论述中庸,有“仲尼说:君子是中庸,小人是反中庸。君子中庸也,君子在中。“小人反中庸,小人不择手段”之类的论调,往往让人以为这里的“道”指的是中庸之道,或者至少是与中庸有关,而谨小慎微则是独居时的谨小慎微。但我们知道,这个版本的《中庸》实际上由两部分组成,从第二章(以朱注为准,下同)到第二十章前半部分,“行其所为者”为一部分,第一章和第二十章“万事俱备”为另一部分;前一部分主要讲中庸,后一部分主要讲诚和明。它们是后来才被汇编在一起的。(见本人拙作:郭店竹简与中庸之道的个案研究,台大历史学报,2000年第25期)。所以第一章“道也是真的,也不应该是下一章的“道”,而是下一章讨论的道,也就是第二十章“至诚者为天工。”“道也,须臾不可离”就是时刻保持内心的真诚,其实和《大学》里的“真诚”是一样的。如果上面的分析有些推论,我们不妨看看更直接的文献。刘向的《说文·景源·申》云:

人生命运系于身,圣人重戒而不管。《中庸》说:“不要隐身,不要无足轻重;所以君子可以慎独。”俗话说“诚无污垢,思无羞耻。”没有真心的思想,丈夫也很难留在国内。《诗》说:“我害怕,像深渊,如履薄冰。”这也叫。

这里明确提到中庸,说明它说的是中庸的谨慎独立性。但值得注意的是,这里虽然省略了“道亦正,须臾不可离”这句话,但却首先提出了“圣人重诚,尊慎而不可忘”,然后又引用了一句谚语:“诚无衡,思无耻。”还说“夫无至诚之念,难居天下”,说明《中庸》中的慎独主要是为了至诚,但这是当时人所共知的事实;同时,也说明我们对《中庸》文本的分析确实是站得住脚的。

参考资料:

/scholar/zgsssyjtx/ssd.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