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大学生法律素养的途径
提高大学生法律素养的途径(上)
一、大学生企业家法律素养的培养及研究现状
1.大学生企业家法律素养培养现状。虽然现阶段高校普遍加强了对大学生的创业教育,比如高校广泛为大学生开设了《创业基础》课程及相关课程。然而,高校创业教育的教学活动更多的是注重创业意识的激发、创业能力和创业素质的培养,很少向学生传授与创业相关的法律常识和专业法律程序,即使有所涉及也只是一笔带过。导致大学生创业者普遍缺乏基本的创业法律素养,部分创业者铤而走险,走上违法犯罪的不归路。此外,大量大学生创业者缺乏基本的法律维权意识,导致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不能很好地利用现有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极大地挫伤了他们的创业热情。从国家层面看,目前关于大学生创业的规范多集中在政策规定层面,导致多、乱、层次低、实用性有限,缺乏高层次、系统化的大学生创业法律法规,不利于大学生创业素养的培养和养成,也间接削弱了大学生创业动力的形成和创业能力的塑造。
2.“大学生创业者法律素养培养”研究现状。目前,国内对大学生企业家法律素养培养的系统、专题研究较少。在中国知网期刊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后发现,以“创业者”为标题关键词的论文有2558篇,以“大学生创业者”为标题关键词的论文只有41篇,占全部创业教育论文的1.6%,仅检索到6篇发表在核心期刊上的论文。而以“大学生创业者”、“法治素养”为关键词的论文为0篇。不难看出,大学生企业家法律素养培养的理论研究滞后于社会现实的需求。目前,我国对大学生创业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创业者的创业策略分析、创业者的思想道德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和身心素质等基本创业素质的研究、创业者管理能力的研究以及创业者的一些个体特征的探索。例如,李幼平(2011)指出“影响大学生创业的主要个体因素是自身的能力、性格和知识...大学生的创业特征直接影响创业绩效。”[1]李海东(2013)指出,“大学生创业者的素质不仅仅是书本知识、间接经验和熟练的专门技能,更重要的是指相关的社会知识、经验以及处理社会关系和问题的技能和技巧...大学生创业者要克服自己的弱点,把它们变成优势。”[2]此外,一些课题组也对大学生创业的相关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但研究层面大多停留在对创业机制、创业路径、创业者个人创业素质的探索上,对大学生创业者法律素养的现状和培养涉及较少,可见研究的片面性。因此,系统研究“创客”时代大学生创业者的法律素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培养大学生企业家法律素养的必要性
1.培养大学生企业家的法治素养,是“法治中国梦”的应有之义。2014 11 10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了《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决定》,明确了我国未来法治建设的总目标和基本方向,勾画了法治中国的美好蓝图。大学生肩负着实现“法治中国梦”的伟大历史使命,是社会主义国家法治建设的主体;作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关键力量,大学生企业家的法律素养必将对我国经济建设和法制建设的进程产生影响。因此,大学生企业家法律素养的培养是推动实现“中国梦法治化”的重要环节之一。
2.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转型发展。高校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四大基本功能。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产业转型升级,各个领域都在倡导创新驱动发展。作为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和创业人才的主阵地,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是我国地方普通本科高校的重要职能之一。高校积极探索大学生企业家法律素养现状和培养路径,以改革创新精神大力推进创业教育,有利于高校主动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主动融入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发展。
3.有利于推进应用型大学专业人才培养改革,全面深化高等教育改革。2015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指出,“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滞后,与专业教育融合不紧...实践平台短,指导帮助不到位,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亟待完善。”[3]2015 11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高校向应用型转化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明确指出,办学理念要“转向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转向校企合作产教融合,转向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转向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4]当前,只有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改革积极融合,将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结合,努力探索培养大学生创业者法治素养的科学路径并付诸实践,才能有效提高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提前实现自身转型发展的改革目标。
4.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创业绩效,以创业带动就业。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党和政府给如何缓解大学生就业难开出了一剂良方,那就是鼓励和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形成创业带动就业的良性互动局面。然而,长期以来,大学生创业的现实极其严酷,创业意愿高,实践少,成功率低。在此背景下,系统研究大学生创业者法律素养的培养,浓缩大学生创业者法律素养的内涵和外延,明确大学生创业者法律素养培养的科学路径,培养大学生创业者的法律思维,避免因不懂法、不守法或过失犯罪而导致创业失败,具有重要意义。
三、培养大学生企业家法治素养的基本路径
1.将企业家法律素养的培养纳入本科人才培养计划,创建新的教育体系。一是统筹规划,将企业家法律素养培养纳入各专业本科人才培养计划。从高校的角度来说,企业家法律素养的培养不是某个部门的事情。大学生企业家法律素养的培养应该有一个整体的顶层设计。高校要将创业法律素养培养纳入本科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和人才培养全过程,将专业教育与创业法律教育有机结合。在设计人才培养方案时,要注意淡化专业界限,加强专业和学科之间的交叉和融合,加强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这样可以促进师生合作创新创业,这也是人才培养与社会实践紧密联系的需要。另外,创业教育要有针对性,考虑将一些与创业相关的核心法律课程作为必修课;与创业相关的二级法律课程可以考虑作为选修课或者公共选修课;对于有实际创业需求的同学,可以考虑开设专门的选修课或者开设双学位课程。在高校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可以考虑适当改革现有的通识课程,加强大学生创业意识和法治意识教育,如在就业指导课程中适度加强大学生创业意识教育和大学生劳动法知识教育,保证教育的连续性,覆盖从入学到毕业的全过程。
第二,进行深入的课程改革,共同创造新的就业、创业和教育体系。企业家法律素养的培养不是单一教学单位或单一职能部门可以完成的,而是应该在学校的统一协调下形成一个教育体系,教学单位与团委、学生处、教务处等职能部门合作,携手推进。首先,从课程体系设计来看,大学生企业家法律素养的培养应注重企业家法律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基本法律实践能力的培养。在课程内容的设计上,企业家需要的基本法律知识按照企业设立、经营、管理的时间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与市场主体相关的法律,如公司法、合伙企业法、个人独资企业法、破产法等。二是与市场主体经营行为相关的法律,如民法、侵权责任法、合同法、产品质量法、担保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知识产权法、物权法、财税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法律知识;三是与市场主体经营行为相关的法律,如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社会保障法等。四是与市场主体权利保护相关的法律,如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仲裁法、调解法等。其次,从具体的教育教学实施来看,要打造以提高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为目标的课程设计方案,彻底改变过去的“填鸭式”、“灌输式”教学模式,全面推行案例教学、项目教学、体验式教学、讨论式教学等新型教学方式,逐步扩大学生自主选课的权利,形成学生积极参与课内外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的良好氛围,实现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有效提升。
2.将创业法律素养纳入创业大赛评价体系。目前,国内外已有一些颇具影响力的大学生创业大赛,如“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国际高校生物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牛津国际青年创业大赛(YBD)、哈佛大学“中国智造”(HSEC)、AWS全球创业大赛等。纵观以上赛事,国内大部分赛事由政府主导,围绕育人目标,旨在营造创业氛围,倡导创业文化。比赛和示范明显多于创业实用性。而国外的比赛多由社团、企业、高校赞助,政府参与很少,注重的是项目的后续转化及其经济效益。如何兼顾创业大赛的教育和实践,提高创业大赛的专业性和模拟性,实现从教育导向向实战导向的转变,是我国创业大赛和创业教育体系亟待解决的问题。为防止创业者因缺乏基本法律素养而承担不良法律后果或被他人非法侵害,在完善创业大赛评价体系时,应将创业基本法律素养细化为具体的考核内容,科学合理地纳入创业大赛评价体系。比如可以搭建创业法培训测试系统,测试参赛选手处理创业相关法律事务的能力,主要包括填写模拟设立企业的注册文书、签署模拟经营业务的法律文书、模拟法律事件的处理流程等。
3.构建“国家、高校、行业协会”三位一体培育创业法治。虽然大学生创业者的主观法律思维和法律意识对提高创业绩效影响深远,但如果只有主观意识而没有具体的实际行动,法治只能是空中楼阁。为使大学生创业法律实践和谐健康运行,应积极构建“国家、高校、行业协会”三位一体的法律培育机制。在这一机制运行过程中,国家主要负责优化创业的法律环境,在立法、执法和司法层面为大学生创业者提供良好的法律执业环境,包括考虑制定大学生就业创业的相关法律法规,提供专项法律援助;高校要承担起培养大学生创业和法治意识、普及创业常识教育、宣传创业和法治文化的责任;行业协会要积极为大学生企业家提供相关行业法治实践的培训、咨询和指导服务。
提高大学生法律素养的途径之二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必须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尊法守法意识。大学生是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重要力量,他们的法律素养如何直接影响着法治中国建设的成效。目前,高校法律课堂教学效果并不理想,需要采取多种措施进行优化,才能更有效地提高大学生的法律素养。
加大资源投入。一些高校对法律课堂教学重视不够,资源匮乏,直接影响了法律课堂教学质量和大学生法律素养的提高。要改变这种状况,一方面要加强法制课堂教师队伍建设。目前高校的法制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是同一门课,教师的专业背景多为思想政治教育,很难完全胜任法制教学任务。同时,引进具有法律背景的教师,聘请具有丰富法律实践经验的检察官、法官担任兼职教师。另一方面,要加大对法律课堂教学的投入。除增加法制课堂日常教学所需经费外,还应增加传统“小课堂”之外的一系列校园法制教育活动经费,如学生法律知识竞赛、法制校园文化建设、法制教育网站建设和维护等。
丰富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僵化、针对性差、缺乏实践环节是高校法律课堂教学内容存在的主要问题,也是优化法律课堂教学需要下大力气解决的问题。我们必须以与时俱进的精神丰富教学内容,使高校法律课堂的教学内容适应法治中国建设的生动实践。首先,要树立从传授法律知识、塑造法律意识、培养法律能力三个方面来设计每节课教学内容的理念。其次,要从现实生活中选取典型案例作为教材,嵌入法律课堂,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再次,要关注我国的立法和司法动态,选择一些合适的材料及时补充课堂教学内容。
改进教学方法。根据相关调查分析,教学方法是影响高校法律课堂教学效果的首要因素。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理论教学方式已经不适应新时期法律课堂教学的要求。高校法律课教师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提高学生法律素养为导向的教学理念,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综合运用问题式、案例式、探究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比如,可以通过生活中的现象(案例)设置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学习法律条文和法学理论的热情,通过讨论和探究培养学生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通过社会实践提高学生运用法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切实提高大学生的法律素养。与此相适应,可以将法律课程的大班教学改为小班教学,适当增加法律课程的课时。
改进评价方法。“普通成绩+期末考试”是当前高校法学课堂教学采取的主要评价方式。从实际运行效果来看,这种教学评价方式对监控和提高法律课堂教学质量的作用非常有限,导致部分学生根据“期末考试及格”的需要学习法律,功利化,无法体会学习法律的乐趣,偏离了提高大学生法律素养的教学目标。应引入现代教学评价手段,充分发挥其对法律课堂教学活动的导向、调节、反馈和改进作用。具体来说,要以提高大学生法律素养为目标,综合设计主要教学环节的评价方式,特别是要加强对学生平时学习的考核,增加学生参与法律实践的评价比重,引导学生不仅掌握法律知识,更要增强法律意识和法律能力。
提高大学生法律素养的途径之三
法律素养,又称法律素养,是指一个人理解和运用法律知识的能力。近年来,大学生的法律素养整体上没有明显提高,很多大学生缺乏法律知识。马加爵案、刘海洋案、姚嘉欣案、李刚案等频发的大学生犯罪事件表明,当代部分大学生法律知识贫乏,法制观念淡薄,漠视法律尊严。据有关统计,近年来青少年犯罪占社会刑事犯罪的70%至80%,其中大学生犯罪占17%。据相关统计,我国大学生犯罪人数占高校总数的1.26%,大学生犯罪率呈上升趋势。因此,提高大学生的法律素养,培养他们的法律思维方式,在新时期更具有现实意义。
1大学生应培养法律思维方式
社会主义法律思想能否深入人心,是依法治国方略顺利实施的重要保证。我们高校的法学教育不仅肩负着向学生宣传普及法律知识的任务,而且旨在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思维水平。培养大学生法律思维水平的途径有很多,比如学习法律知识,积极参与法律实践,让大学生在实践中养成法律思维习惯。
1.1大学生要学会掌握法律知识。
进入新世纪以来,一些发生在大学校园和大学生身上的违法犯罪案件呈逐年上升趋势。调查显示,南方某市校园犯罪的大学生中,有31%来自重点大学,甚至包括博士生和硕士生。这不禁给我们重要的启示。我们的大学教育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成绩,还要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法制教育对全面提高大学生的价值观、道德修养、思维方式和精神状态具有重要作用,能有效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其法律思维方式的形成。因此,今天的大学生应该掌握相应的法律知识,了解社会主义法律原则。只有这样,他们才能理解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培养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1.2大学生必须掌握一定的法律方法,积极参与法律实践。
合法的方法是什么?简单地说,法律方法就是人们站在法律的立场上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方式。为了培养法律思维方式,大学生必须了解和掌握基本的法律方法。法律思维方式的形成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实践形成的。可以说,法律方法离不开法律实践。因此,大学生应积极参与社会法律实践,在实践中形成法律思维的习惯,运用法律方法,在法律实践活动中树立法律信仰。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组织学生参与法律实践:
(1)让学生直观了解法律的应用过程。引导大学生关注社会热点,从法律的角度分析热点产生的原因,尝试思考如何用法律武器解决热点中的问题,让学生感受到法律在社会实践中的巨大作用。
(2)学校在制定与学生利益密切相关的各项规章制度时,应当充分尊重学生权利,积极听取学生意见和建议,加强学校制度建设,增强学生法律意识,引导学生参与法律实践。
(3)积极组织学生深入社会,开展社会实践,坚持校内与校外教育相结合,充分发挥校外活动场所和各类法制教育基地的作用。大学生的法制教育不应局限于校园,而应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走向社会了解法律的社会影响。
2.增强大学生的法律信仰
党的十七大强调,政治体制改革需要继续深化民主法制建设,以适应扩大人民民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因为法治的民主思维模式不可能在人的头脑中自然产生,只有不断的教育才能改变人的固定思维模式。中国要实现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最重要的前提和必要条件是在大学生中树立社会主义法律信仰。借用波尔曼的名言“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名存实亡”,可以说,所有尊重法治的人都应该树立对法律的信仰。法律信仰是人们对法律的理性敬仰,也寄托着公民对法律的终极关怀。大学生法律信仰是大学生在现代社会环境中对法律和法律现象反应过程中形成的法律理想和信念。当代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得到了极大的觉醒和提高。他们认同正义、民主、平等、自由等现代法律理念,但大多还停留在感性认知的层面。只有让大学生在情感上认同法律,对法律产生崇敬、依恋和尊重的感情,才能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和树立法律信仰。正确树立和培养大学生法律信仰的前提是形成法律情感,通过改善法制环境,加强社会、国家和学校的法制教育,逐步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良好的法律信仰氛围。当代大学生肩负着祖国伟大复兴的重任。他们应该认真学习法律知识,深刻理解法律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作用,深刻把握中国社会主义法律的精神,从而确立他们对中国社会主义法律的信仰。
3 .改变对高校法制教育的认识和定位
现在各高校对大学生的法制教育缺乏系统的、长远的规划,没有把法律基础中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知识作为一门课程来对待,也没有把它作为大学生个人素质培养的一种纳入学校素质教育的整体规划。
大学生掌握法律知识是法制教育的前提。目前,高等教育的实践忽视了法律教育,甚至将其与法律知识的教学混为一谈,缺乏系统性、完整性和连贯性。目前高校的《法律基础》课程已经成为各个院系法律的大杂烩,内容繁杂,教材较厚。由于教学课时少,内容多,很多高校老师要么是挠头,要么是疲于应付,师生之间缺乏必要的交流,讨论课、典型案例、社会现象分析等也因教学课时的限制而无法很好地开展。这种情况直接导致很多大学生的法律知识,只是停留在笔记和书本上画画,缺乏对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真正培养。
看过《大学生提高法治素养的方法》的人也看到了:
1.如何提高当代大学生的基本法律素养
2.提高大学生礼仪素养的途径和方法有哪些?
3.当代大学生提升个人素养的途径有哪些?
4.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途径有哪些?
5.论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