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哪些著名的书画家?

中国近代著名的书画家有以下几位。

张大千

张大千(1899-1983),又名纪、纪灵,又名大千,别名大千居士,画室名“大风堂”。张大千的特点是:一、功底深厚,成名早。张大千是天才画家,徐悲鸿说张大千有“天赋”。当他还是个孩子的时候,他和他的母亲一起学习绘画。二十多岁的时候,他随哥哥去日本学习染织绘画。回国后,他潜心研究传统书画。从明清到隋唐,他逐一研究他们的作品,从临摹到仿制,再到伪造,几乎让人摸不着头脑。他的赝品曾让、黄、罗振玉、等藏家自欺欺人,留下不少佳话,同时张大千的名声也传遍了全国。20世纪20年代有“南濮北濮”(濮指)之说,30年代又有“南张北齐”(齐指齐白石)之说。第二,路很宽,成就很大。张大千是个全才,山水、人物、花鸟、羽毛、动物、鱼虫、工笔、写意、诗词、书法、篆刻、鉴赏,无所不知。可以说十八般武艺他都懂,国画十三科他都精通。张大千早中期的作品多为古风,接近古代。晚年自创泼墨,名扬画坛,奠定了当代中国画大师的地位。溥儒曾说“宇宙容不下一千”,徐悲鸿称赞张大千为“五百年第一人”,溥儒和徐悲鸿分别从时间和空间的角度给予张大千很高的评价和总结。

傅抱石

傅抱石(1904-1965),原名长生,后改名芮林,江西新余人,1921年小名鲍氏。我在日本留学过,研究过东方艺术史,出版过很多艺术史。生前曾任江苏画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美术家协会江苏分会主席。他擅长画风景画、仕女图和贵族图。他的构图结构不落俗套,线条飘逸婉约,书法融合其他流派,创造了自己的“抱石团”。他的山水烟雨蒙蒙,气势非凡。有人说傅抱石的山水画超越了当代,它代表了当代山水画的新趋势。六朝人物画的特点是用笔简单,寓意深远,潇洒传神,格调高雅。他画中的仕女、袍服都是古人,态度的魅力更是古人。

齐白石

齐白石(1863-1957),原名春之,谥号,后改名为,别号白石,杏子坞老人,老唐家后人,借山唱歌主人,季平,齐大林居士,湖南老农,石版画三百人。少年时曾学过木雕,后致力于绘画,仰慕徐渭、朱耷、元吉、吴昌硕,还从事篆刻、书法、诗词创作。56岁定居北京,以金石学、书法为业,创立红花墨叶派。解放后,任中央美术学院名誉教授、中国画院名誉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1956年,他被世界和平理事会授予1955年国际和平奖。去世后被世维会选为世界文化名人,是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画家。齐白石是一位集诗、书、画、印于一身的全才画家。他的画以花鸟画闻名。他曾立志“画一幅千虫图,为百鸟传神”。他的花鸟鱼虫题材极其广泛,无人能及;他的艺术风格简洁明快、创新多彩,将中国传统的大写意与民间绘画的表现手法相结合,颇为人们所称道。

徐悲鸿

徐悲鸿(1895-1953),江苏宜兴人。早年赴日本东京学习美术,后赴法国学习素描和油画。长期以来,他在国内外艺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1927年回国后,任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解放后,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徐悲鸿一生高举改造中国画的大旗,在中国画坛影响很大。他是中西绘画结合的倡导者,也是中国画向现实主义转化的实践者。在绘画创作中,我们提倡“要含蓄,要博大”,一切“能顾及的”。徐悲鸿走的是“从西方滋润中国”的道路。擅长油画和国画,尤其擅长素描和画马。他注重写实,注重造型,传达表情,形神俱佳,充满活力。特别是人物、花鸟、动物力求造型准确,但他的笔法细致,基本功不脱离传统,加强了人物、花鸟、动物的写实性。传世名作有油画《田横五百英雄》、《康有为》、《风尘三侠》,国画有《愚公一山》、《九方高》、《联手东京》、《Tergo画像》等。

李可染

李可染(1907-1989),江苏徐州人,画室名“石牛堂”。我从小就喜欢画画。早年毕业于“国杭艺术”。后来拜黄和齐白石为师,心无旁骛地学习,得两位艺术家之精华。20世纪40年代提出“用最大的技巧打它,用最大的勇气打它”。上世纪50年代,凭着“勇气为贵,灵魂为要”的创作精神,用了近十年的时间,用笔、墨、宣纸等沉重的国画工具,在山川和生活中写生。行程数十万里,画风大变,以独特的写意山水、人物、牛再现艺术森林。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他多次深入生活,在生活中挖掘意境,在写生中进行艺术创造,突破陈旧没落的传统技法和程序,将自然造化规律与艺术创作融为一体,使自己的书画更加完美,形成了一种黑、满、重、亮的李派艺术风格。李可染擅长山水、人物、水牛、书法。他平时创作认真细致,很少画雷同的作品。另外,李可染创作一幅画,慢则几天,多则十几天、几个月,不开心。不满意就经常浪费,自称“三千画废”。

(1889-1933),原名翁,字天风楼,是“新国画”运动的倡导者,岭南画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与高、、陈并称“岭南三杰”。早年加入同盟会,后与哥哥高在沪创办《真理画报》和《美学文库》,学生遍布世界各地。屠呦呦曾称赞“弘扬真艺,引领画坛”。高奇峰市民进出百家,融汇中外,在贫困中探索奥,找到了自己的路,成为了优秀的人。他擅长画动物、花卉和风景,他所画的动物形象强烈、生动、宏伟,富有形式和精神。游山的灵动动物如宋颖、猿猴,配以雪景、夜月、孤藤或长江巫峡,赏心悦目,颇为养眼。他作品中的狮子、老虎和宋颖被孙中山视为革命精神的代表。

石鲁(1919-1982)是中国长安画派的杰出代表。石鲁一生坎坷,尤其是“文革”期间。他受到迫害,变得疯狂和残疾。许多人形容他是一个半疯、半瘫、半疯的怪胎。他享誉国际,有“中国梵高”的美誉。石鲁原名冯亚恒,四川仁寿人。他自幼学习国画,因崇拜清代画家石涛和现代文学家鲁迅,故改名石鲁。石鲁是个全才,山水、人物、花鸟、书法、篆刻、诗歌、文学无所不知。从艺术成就和影响来看,他的书画成就最高,影响最大。他的书画作品有三个特点。一是善于用传统山水画表现革命历史的重大题材,使中国画耳目一新,开创了中国画的新路。第二,他的作品个性很强,风格独特。他的笔墨雄浑,笔法笨拙,粗糙有棱角,在书画中可见一斑。他坚硬而有力,尤其是在干重的时候,比如火山爆发,山体滑坡。第三,他的作品立意独特,意境深远。最典型的就是他的代表作《迁陕北》。在雄伟的群山衬托下,毛主席巍然屹立在山坡上。虽然人物在整个画面中所占的比例很小,但却给人一种顶天立地、气吞山河的印象,所以他的作品达到了艺术性和思想性的高度结合。尤其是六七十年代石鲁的作品,从笔法、构图到意境,都有一种狂放不羁的豪情,宣泄了石鲁内心深处的孤独和悲哀,以及文革时期强烈的愤怒和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