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逋生平事迹?

林逋(968-1028),字,北宋初年“晚唐体”诗人之一。他以他的两首诗“肖梅在山中花园”而闻名。第一,诗中“影横水浅,薄暮飘香”是联名。不嫁无子,以梅为妻,以鹤为子,的诗就流传下来了。前人对此已有不少论述,如《宋史》中的袁?《隐居传》[1]说,“(林逋)少孤于力学,不为章句,性从容古,趋富贵利禄,家贫衣食。汝嫣亦善写书,为诗而乐,词平淡奇。”与此同时,梅·姚晨说道。他的语言是现代的,李翰也是;他的诗,循事而作,玩情而作,平淡而优美,令人过目不忘。他的文字主要是以静为主,而不是以讥讽为主,然后他知道这往往是深远的,适合作诗。”《钦定·斯·Ku全书总目提要》[2]说,“其诗素雅,如其人也”,钱钟书先生[3]说,“林逋以细碎的小笔法,写出了凄苦清幽的隐居生活。”笔者检索了建国后的相关论文,发现对林逋的生卒年研究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对林逋的籍贯尚未得出明确的结论。对林逋诗歌创作的研究已经实现了“散文化”的特征,但对林逋的酬唱作品却没有进行有意的研究。但是,对其思想的研究还处于尝试性的状态,没有形成系统的、有组织的认识。笔者写这篇文章只是为了回顾前人的研究成果,为后面的研究做一个翔实的整理。

林逋人生思想研究

(A)生命研究

1,籍贯研究。当今许多文学史著作都是以《宋史》“林逋生于杭州钱塘”为依据的。但上世纪80年代,浙江奉化县地方志作者认为“林布是奉化黄仙村人。”(傅园。林布是哪里人?《浙江学术期刊》第4期1985)他们依据黄先林的家谱进行论证,该家谱后来被编入《奉化市志》[4]。对这两种观点也有保留,比如《浙江古今人物词典》?上篇[5]说:“林逋,奉化人,使钱塘(今杭州)”。林逋究竟是杭州人、奉化人,还是出生在奉化后迁居杭州,尚待考证。

2.生卒年研究。林逋的生卒年一般表示为:(967-1028)。如“辞海?文学分册(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第81页),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一(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第429页),中国文化大典二(陕西教育出版社,65439)李俊奇《中国历代作家绘画传》(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第129页)等都叫“林布(967-1028)”。对于林逋的卒年(1028)在宋仁宗天盛六年,学者们一般没有异议。林逋去世的年份是“61”[6]还是“62”[7],值得讨论。李亦非的《林逋早期行踪与生卒年研究》(中国云纹学术期刊,2000年第1期)和朱泽楷的《顾山处士林和靖》(古典文学知识,第2期,1999期)都认为应该是“卒年六十一”。据此,林逋的生年应为“干德六年(968)”。朱泽楷先生认为,以往文献史料记载的《全宋诗》[8]中只有林逋的简介是正确的。事实上,徐贵先生的《王禹偁年谱》[9]也确定了林逋的生年是968年。

(2)思想研究

钟英《林和靖和他的诗》(杭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期,1982)纵观林逋的一生,认为其“隐居”有家世原因;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对宋朝世俗社会的不满,有对当时一些国家政策的不满(比如收禅),也有自身的佛教理念和人生态度。“心平气和,善于过去”的性格因素固然重要,但主要是社会因素。余明伦的《论林逋的思想艺术》(浙江学术期刊,第1986期,第1-2期)认为“林逋是被迫沉沦的隐士”,“林逋本来就是一个自命不凡、热情奔放的人”。这种对林逋的看法,似乎有点令人不快,但钱基博先生的《中国文学史》【10】对林逋的评价较低,说他“进贡官吏,装饰湖光山色,赞其诗,欲见其人,其身冷眼,为后世山民开了无数做法,具有典型性。”虞雯的介绍很谦虚,“这篇文章不能说是引用别人的话,只是想说一些别人没说过的话;也不能称之为翻案文章,可惜没能引起当时学界的反响。钟英的《林逋述评》[11]一书论述了林逋的生平和家世,其中对林逋的籍贯“四明(古称宁波)”有疑问。本文详细记述了林逋与"宋初五代遗民诗人"的交游,全景式地展现了林逋的生平和才华。林逋的哲学思想定义为“主要继承陶渊明,而不以富贵为重”。尤其难能可贵的是,文末附加了“林逋生年”,这是进一步研究的创举。谢显谟《林逋诗中的犬儒主义》(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第3期,1989)在对林逋的诗进行分析后认为,“林逋的诗表现了他对自己命运的不甘屈服,对官场丑恶现象的辛辣讽刺和对人间的愤懑”,“这些都使他的思想处于一种极其矛盾的状态。他痛苦万分,于是产生了愤世嫉俗的想法。”赵启平先生还论述了林逋思想中的矛盾因素[12]。林逋真的一直卡在“隐而显”的矛盾里,无法摆脱;中国古代隐士面临着同样的问题,林逋也不例外。张仪先生认为:“在林逋身上,儒家的道德完善和清静无为的人生态度,表现出一种高洁脱俗的节操和飘逸闲适的人格。”[13]马茂君《林逋的复古思想与文学创作》(华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认为,“林逋对更为古老的三代人生活方式的追求...是巢之人格即故古而易逸人”,与林逋的“隐逸思想是融为一体的。这一理论为我们探究林逋的思想渊源提供了一个视角,也为解释林逋与处士的身份做出了有益的尝试。

二、诗歌创作及成就研究

(一)诗歌创作研究

1,诗歌研究。夏先生的论文《东风世界的梅花》(光明日报1961 3月21《东风》副刊)《林逋的诗与大中祥符的《天书》(文汇报1962 7月7日第4版)。断定这首诗是“为林逋不满‘天书为禅’而作”,而非“临终所作”,从而纠正了《东都简史》[15]《五代名臣言行录》[16]等史书中的错误。对林逋诗歌的研究一般集中在对“梅花”诗的研究上,且以鉴赏为主。如李汝纶的《独特的意境迷人的诗境——林和靖《山园小梅》赏析》(广州日报3版1980 7月13)在赏析文字的基础上进行艺术概括。很多类似的论文都没有偏离这条路,林逋研究的进展也不算太大。令人欣慰的是,有论者将林逋的诗《山中园中的小梅》与其他作家的同名诗进行比较,从而凸显了林逋诗歌的独特艺术成就,如杨磊的文章《自立与独创真是绝唱——读林逋的诗》(昆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2期,1986),将林逋的诗与以前的诗进行了比较。赵启平的文章《暗香瘦影——论林逋的《山园中的小梅》(上)》之前引用过,在《山园中的小梅》一文中讨论过在《第一》赏析的基础上,整理出后世名家对“瘦影横水浅,月暮飘香”和“雪后园中树,水旁篱骤落枝横”对联的评论,无异于对林逋咏梅诗歌接受史的研究。尤为可贵的是,这篇文章不同意方回对“晚唐体”的定义,明确提出“林逋的诗不属于晚唐体。”这一理论为我们重新审视林逋的艺术价值和文学史地位提出了有益的尝试。我们的研究不应局限于前人,而应以作品为基础,努力还原作品或诗人在文学史上的内在价值。再比如王宥胜的文章《魅力无限的美与身——咏梅戚迹、林逋、陆冉诗歌赏析》(古典文学知识,第1997期,第1期)。本文在比较三人(分别为枣核、梅生和罗梅)描写对象的基础上,分析了他们创作的思想意义。这种对不同作家同类作品的比较研究,为我们理解林逋的文学成就提供了很好的方法论指导。李炳海的《净土满佛与梅花诗及其佛教成因》(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4期,1995)一文,通过对宋代部分梅花诗的分析,认为梅芝的高洁吟唱与净土宗的流行有关,林逋受净土宗影响,形成作品中梅芝的“清净化身”。程杰的文章《林逋与咏梅在梅花审美认识中的意义》(学术研究,第7期,2001)为林逋的咏梅诗群设置了合适的定位。林逋因“发现了梅花美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枝叶之美,从而使梅花之美得以完全确立”而闻名,“在林逋那里,梅花与'水'、'月'成了经典组合,'水'与'月'都是梅花'表德'”,“林是隐士,是”。

对于林逋的诗歌研究,除了咏梅以外,主要集中在隐逸诗和山水诗方面。钟碧琴的《林逋和他的山中隐逸诗》(中国典籍文化,第2期,1997)欣赏了他的代表诗,认为“(林逋的诗)真的充满了一种隐逸者特有的情怀和情趣”。陆晖的《论林逋的山水诗》(运城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6期)对林逋的山水诗进行了分析,但实际上还是采取了单一欣赏的方式。陶先生的《林逋:献身西湖之美》一文认为:“毕竟他(林逋)是中国诗歌史上继谢灵运之后又一位献身山水诗的诗人。他的人格和诗风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林逋对杭州西湖的诗意表现,确实给了苏轼灵感,使他能够进一步生动地刻画西湖,创作出更多脍炙人口的西湖山水歌曲。”[17],将林逋的西湖山水诗放在山水诗史的大系统中进行分析,为林逋在文学史上的地位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林逋传世的313首诗中,与达官贵人、高僧或佚名人士对唱的作品有150多首,占全部诗歌的近一半。不幸的是,我们的研究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如果把这些诗整理出来,我们对林逋生平的研究一定会有根本性的突破。也许这很难,但作为作家研究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我们不能忽视这些诗。

2.对词汇的研究。林逋有三个字,用“长相思?告别和深红的嘴唇?标题草最有名。吴本兴先生的文章《激情如潮柔情似水——读潘阆的酒泉子和林逋的长相思》(名作欣赏,第1981,第1期)认为“两人都写钱塘江的潮,前者如潮,后者如水...但是林逋的“长相思?”《告别》.....是关于离别的爱情,用民谣和优雅的语言。"[18]五代词从唐代继承下来的清新优美的传统依然明显。徐鹰的文章《多情自古伤别离——林逋《长相思》赏析》(广州文艺第2期,1983)在赏析字意的基础上,概括了其艺术特色。还有一篇,林和靖,梅的妻子和鹿[19]。相传长相思?《送别》是林逋要去江淮和一个女人告别时写的。这一理论类似于余先生几年前提出的“林逋有妻有子”[20]的观点,该猜想已被金先生批驳(见《咀嚼余与南方周末》2003年7月3日)。和“点绛唇?“草”这个词,“你能改变素食吗?第17卷[21]记录了梅与欧阳修之间的和谐。可见林逋这个词在当时的影响是很大的,应该对它进行深入的研究。

(二)文学成就的研究

钟繇在《林和靖及其诗》中分析过,林逋的山水诗具有古朴、典雅、清新、优美的艺术风格,这也是林逋诗歌的基本特征。此外,指出林的诗也是豪放的。在文学观上,他推崇《诗经》、《楚辞》、杜甫、王昌龄,创作实践受陶渊明影响。前面引用的余明伦的《论林逋的思想艺术》一文,高度评价了林逋的艺术特色,认为“(林逋)写诗用笔好”,“他的诗多为山水,与社会生活有一定距离...但是站在反对“昆西风格”的阵营是显而易见的。毕竟,王力可虞城,苏舜钦等人,他坚持了中国诗歌的现实主义传统...在梅姚晨、欧阳修、苏轼等人之前,他就透露了宋代诗歌革新的消息。”这一理论为我们准确理解林逋的文学史地位提供了一个宏观视角。马茂君的《林逋的复古思想与文学创作》一文认为,“林逋的复古思想带来了文学艺术的复古倾向..他不墨守成规,不讲究雅俗共赏,推崇古代艺术风格,创造了古拙的高雅艺术风格。他说,林逋的“隐逸思想吸收了儒道思想,又灌注了禅宗思想”,“平淡论准确地概括了林逋诗歌的艺术风格,晚唐风格是林逋博采众长之道”。有些文学史论述过林逋的诗歌创作成就。如刘大姐先生认为:“我们细读他的诗,充满了软弱和矫情,同时又受限于节奏的紧密,缺乏豪气和勇气。”[22]袁兴培主编的《中国文学史》?第三卷[23]认为林逋的诗“意境完整,趣味活泼,是九僧诗所缺乏的...林逋的诗歌风格丰富,对贾瑶的诗歌风格有所突破。“林逋的诗风是否有复古倾向,似乎要在阅读大量作品的基础上进行分析说明,但林逋的诗比九僧狭隘的作品更为宽广,更为自在。

总结起来,我们发现建国后的林逋研究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在人生思想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遗憾的是,生活研究中的编年史研究尚未开展;相比之下,思想研究的视角,从古代思想到陶渊明乃至净土宗,体现了研究者的开阔视野。第二,对作品和创作成果的研究,基本遵循以作品为基础的原则,从而概括其艺术特征,达到“平淡与美好”的同一理解。可惜林逋的《酬唱》作品至今无人研究;至于林逋在文学史上的地位,至今还没有超越前人的“晚唐体”说(赵启平先生的说法除外)。关于林逋的研究,目前还没有学术专著。此前只有一部沈的《诗》校本[24],对林的诗、书作了详细的注释,为林逋的研究奠定了基础。此外,值得指出的是,钟英的专著《林和靖与西湖》[25]作为杭州西湖系列之一,旨在宣传杭州的旅游资源,作者力求作品的通俗性,深赏林逋的诗词,赞扬林逋在西湖孤山的开拓性工作,为开发西湖的旅游资源进行了有益的尝试。虽然这些论文大多写于20世纪80年代,但钟英先生的研究仍然是基于文本的。这种研究也为我们研究古代文学提出了“如何与现实社会的需要相结合”的新课题,为林逋研究增添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