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提醒考生谨慎对待高校“特殊招数”。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特长生?高校选拔人才,对知识的学习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的考察非常重要。特招作为考试选拔的辅助手段,不以分数决定学生命运,让一些学术能力强的人有良好的归属,重视人才培养,无可厚非,值得肯定。真正优秀的学生摆脱应试刻板印象,得到更充分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但是,任何事物都有不可避免的两面性,特别招有利有弊,所以在特别招的过程中必然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些学校根据自己当地的政策,采取各种形式来?特权?改正名称不完全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进行。这种标准的多样化,使得特招失去了绝对统一的权威标准,导致操作过程中漏洞百出,由此产生的腐败对社会影响极大。教育部下发通知,高校严控特招规模,可谓蓄势待发。
特长生的录取一直争议很大。如果?英雄不问出处?以特招的名义招生很容易,如果特招招生规模过大,必然助长特招的不正之风,甚至破坏整个国家的教育体系。要知道,做一个特长生是需要一定的过人能力的,并不是每个人都能从这个名字中获益。如果以各种形式来照顾所谓特殊学生的权益,包括受教育权利,必然是泥沙俱下,显然对普通人不公平。许多专家学者也在思考如何兼顾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关系,提出教育体系需要多元化的组织体系来满足多元化人才的需求,多种形式的考核和招生的存在是对统一考试的补救,即多元化的体系为人才开辟了多元化的道路。
在一个法制文明的社会,唯一也是最后的底线就是程序正义。目前,中国大学缺乏相应的招生约束和监督机制,它支撑着日益强化的?应试原则?假装超越现实?自主?以自治之名,滥用自治之实,罪无可恕。在高校一味强调自主权的情况下,怎样做才能保证考生的利益?这种情况下,很难保证绝大多数考生的公平权益。在这种情况下,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特招制度,努力增加透明度,加大监督力度,杜绝腐败,通过完善特招制度本身,远离教育腐败的侵扰,就显得尤为必要和迫切。
为了不让高分低能者危害基础教育,尤其是高端学术研究,学校需要有充分的自主权,根据各专业的学术水准来选人。但是,我们不要忘记,平等竞争是考试制度的灵魂,公平、公开、公正是考试制度的核心理念。可以说,极大损害名誉、学风乃至世风的考试舞弊,比比皆是。在特招过程中,那些与招生学校私下接触较多的考生和那些从未与招生工作人员沟通过的考生,会遇到完全不同的结局。不乏一些考生私下与学校交易以获得特殊照顾的黑幕招生;还有少数利用权力、金钱、身体等特殊方式获取考试准入、寻租的行为。如果超越了现实的私人利益和复杂的关系,倾向于过于特殊,一切都只是学校的自主权,很难保证不会失去公平。由此看来,教育部的通知也是有备而来。
自治只有在程序和规则下才能有效运作。强调学校招生自主权的最终目的是保证考试的公平,实现教育公平。改革有助于刷掉高分低能者当然是好的,但同时也要防止为新的权力寻租打开大门,影响录取的公平公正。考试要体现公平正义,必须有一系列制度支撑。所以高校一定要严管?特别招?规模,而不是过度的短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