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硕士考研数学怎么复习?

金融硕士考试数学考数三或者396比较重要,分数是150。同时,考研也更难了。那么如何复习金融硕士的数学呢?考研数学怎么学?有什么好办法吗?下面是学姐关于考研数学复习经验的帖子,分享给各位考研金融硕士的朋友。

首先,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我想和你谈谈。我收到过很多关于考研的咨询,其中问的最多的一个关于数学的问题就是很多同学会说自己数学基础不好,担心怎么办,那我们就来说说这个问题吧。

第一,我听过很多关于考研数学基础问题的说法,都会强调数学基础的重要性。但说实话,就数学而言,其实是更好的基础。没有也没关系。最重要的是学习能力。过分强调基础往往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对于想参加考研的个人来说,基础就是过去式了。既然他们选择了考研,那就说明他们没有放弃的打算了吧?反正有没有基础还是要看考的。过分强调基础是一件坏事。因为,对于一些数学学习经验不是那么丰富的同学来说,如果过分担心自己的基础问题,就会形成负面的心理暗示。一旦在漫长的刷题过程中遇到一点困难,就很难避免把所谓的基础差作为暗示因素,导致气馁甚至放弃想法。

更重要的是,随着你带着不良的心理负担准备考研,你很容易在数学课上误入歧途。为什么这么说?因为考研数学中的知识点是需要系统思考和总结的。总结一门学科的整体知识结构和逻辑关系,面对这个所谓的“庞然大物”,你要自信。如果你心理恐慌,被一个又一个看似密集的知识难点吓到,别说想从宏观上扯出这门学科的逻辑主线,也许你连坚持刷完整本复习书的勇气都没有。

最后,太纠结是不是基础不够好,跑回去啃各种大学数学教材,很容易为考研做一些无用功。虽然这些研究可能对你不知道将来什么时候可能需要它们的场合有所帮助。但毕竟考研是一件很有效率的事情不是吗?我想强调的是,大多数应试考试都是巧用,熟能生巧。特别是考研这样的选拔性考试,并不是为所谓的有才之人设计的。其目的是根据庞大的人口基数来选择学生。对于个人来说,考研的结果可能是随机的,但是放在一个群体中,就是一个预期值及其稳定的检验。

所以,数学考试最合适的应对方式就是抓住逻辑主线,把考点串联起来,然后根据自己的情况逐一突破。具体突破方法是熟能生巧。

所以在做任何一道数学题的时候,一定要知道你现在在做哪个考点,这个考点一般的解题方法是什么。如果做完题后不知道对应的考点在哪里,不知道解题思路(套路)是什么,对于考研这种有目的性的事情来说,有点浪费时间。

就我个人而言,二战复习的时候,对整个考研数学套路有了深入的了解,感觉前期在一些细节上花的时间太多了。比如660基础题我都刷遍了,还是不明白为什么这么难的题还是他妈的基础。说它是基础,只是因为它把所有知识点都破了,然后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但如果没有一个整体框架,就像赤脚踩在石头上,可能不知道哪一个会刺到你的穴位。你还是认为问题出在石头本身,而不是检查自己的经络(知识框架)。

二、考研数学如何复习?好了,说了这么长时间的心理建设,数学考研怎么准备?我建议细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获得知识框架,但即使过了这个阶段,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还是框架很模糊,没关系,坚持下去。

在这个阶段,两本参考书就够了,一本考试大纲,一本复习用书。整个考研数学大概五本半就够了。也不要买太多。买了基本没用。反正没时间看了。考试大纲很长,很薄,教育部考试中心出版。其他的大纲分析就不用买了。买了就不看了。看了也是浪费时间。

复习全书是李永乐的那本,数学一还是数学三,根据自己的要求买。虽然每年封面都会有一些变化,但内容感觉都差不多,因为毕竟如果大纲变化不大,完全按照大纲来的数学百科也不会变。不过为了省心,还是买最新版本的好。我建议不管基础好不好,都是9月份了,直接从这两本书入手就好了。至于同济大学的数学教材或者其他高等数学教材,可以放下,因为不是为考研编的。你说为了培养数学情操,考研准备阶段不用选它们吧?

还是以实用为主。同样,教学大纲是一个很薄的考试中心。如果没有,直接用复习本就可以了。只是因为大纲比较薄,我觉得更容易得到整体框架。我们需要把这两本书里的所有知识点过一遍,建立一个大概的知识框架。光看大纲,这些名词肯定是不够的,跟着复习书走是一个必然的过程。但是走过这个不需要特别详细。我个人的建议是,如果时间比较紧,可以先分析一下书上的知识。这一走的水平大概就是,看完每个知识点的讲解和核心例题。如果时间多一些,例题可以覆盖后面的答案,提炼出完整的思路和关键步骤。对于特别重要的例子,你需要不用看答案就能解出。

如果时间特别紧的话,快速度过这段时间也是可以的。至于课后的练习,可以在第二阶段做。第一阶段可以短一点,大概半个月到三周,如果能快一点就更好了。主要是要有一个全面的框架,具体的技巧会磨练到第二阶段。

第二阶段:逐个突破知识点,做针对性训练,磨练每一个细节。

在这个阶段,是对书中每一个知识点的彻底复习,从微积分到线性代数到概率论。按照书上的安排,分成小知识点,理解每个例题的思路和方法。书上的课后题目也做了,每天做时间表,分阶段做进度表。

因为这个阶段是一个打磨的过程,所以档期要长一些,从9月中旬开始,持续两个月,直到11结束。如果基础比较好的话,到10月底就可以了,看你自己的信心和感觉。当然我知道,对于大多数基础智商和我一样普通的人来说,其实过了这个阶段也不会变得很厉害。其实这个阶段是最困难最不自信的时候,因为感觉自己的知识漏洞百出,每一点都是弱点。别担心,这是正常现象,因为这是你深入梳理的第一步,就像梳理头发一样。第一次想梳整齐的时候是最痛苦的时候,因为经常会遇到打结的情况。不过还好这次结束了,以后还能感受到第二次梳理的清爽感觉。

所以这个阶段一定要沉住气,放松慢慢咀嚼,不要着急。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由于这个阶段战线最长,为了防止你忘记前一条,每隔一段时间就要注意复习一下之前所经历的事情。建议大家周末复习上周复习的内容,每一点都要复习。

而且好笑的是,每次复习都会有新的发现,每次复习都会觉得以前很难的题目好像变得简单了,哪怕过去一周学的好像和最近一周学的没什么关系。我觉得是思维的发散。大脑的运动就像身体的运动一样,每个部分都不是独立存在的。当然,如果你有一定的个人做题习惯,一定要尊重,不要勉强自己。比如那时候每天不做微积分就睡不着,简直有病。

这两个阶段过后,你要做一个总结,这样不仅可以有一个宏观的框架,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深入到细节。

如果你觉得还不够确定,那就在第二步重复一些弱项,但是这个阶段挑漏补缺的时间不要太长,一两周就够了。因为你以后还有时间做这样的事情。至于每个具体知识点的安排,我不建议给自己太详细的时间规划。比如我自己,一般线性代数和微分方程感觉比较好,很容易上手。大家都觉得简单的概率论不太熟练,所以我在概率论上花的时间比线性代数还多,一般很少。这个阶段不要慌,也不要用别人的节奏来参照自己的安排,因为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现在是磨砺阶段,慢一点总是对的。很遗憾,很多人因为现阶段没有把握而半途而废。但另一方面,过了这个阶段,有人退出了游戏,坚持下来也挺有成就感的~

一般来说,以上两个阶段的日程加起来是三个月,其中第一阶段大概是半个月到三周,第二阶段是两个月。大约在10月底11月初完成。

总之,不管你按照什么方法,最迟在10月底或11月初,你一定要对数学考试的覆盖范围有一个完整的了解,回头看大纲的时候,你就能知道每个考点的大致内容是什么,这样你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深入了解。

第三阶段

在这期间,我们大概需要三本半的书。当然,为了安心,你可以多买一些其他题材的书。我真的不需要更多了。

首先是真题分析。

这是一本书,再来一套真题试卷,内容和上一套一样,形式不同,就是半本书。

还有一个基础的660,用于专项训练。

最后再来一套模拟题。这些书真的足够了。

第三步:做几套真题,找到自己的知识弱项,然后针对弱项做专项训练。

是的,和很多人推荐的相反,我建议你早点做真题。因为我的亲身经历告诉我,真题是最有效的练习资源。有人会觉得真题太珍贵了,一年才一套。完了就没了。它应该是珍贵的,留到最后使用。但是,我会告诉你,真题不是只做一遍,我觉得至少要做三遍才能有质的飞跃。为什么至少要做三次?对于文章的逻辑,下面就来说一下。

这里我建议拿出三张左右的试卷,一次从头到尾做一遍。说实话,我相信对于大多数同学来说,不可能做完所有的题,不是因为时间有限,而是因为知识点没有训练好。但是,这一次,主要目的是发现自己不会做什么,而不是不擅长什么。什么意思,大题目写不出完整的思路,小题目也不知道前因后果。你在复习全书的时候当然可以找到类似的例子,然后找到全书中的知识点,了解这个知识点的来龙去脉。如果觉得不自信,必要的话可以结合《基础660》这本书,把相关的题画出来进行专项训练。而且三套试卷基本可以很好的覆盖所有考点。用真题检验你的第一轮和第二轮复习结果,并用它们查漏补缺,是最好的办法。

这个过程持续两周左右。所以完成这个剩下的时间大概是一个月到一个半月。当然,如果你有更多的时间,你可以更详细地填空。总之可以多刷660题,但这不是必须的。这个阶段用的真题,

建议用书版代替纸质版。试卷的版本是留着以后刷手的时候用的。

第四步:真题至少刷三遍,越多越好。

为什么至少要做三次?因为第一遍做的时候是熟悉题目,第二遍是提高计算速度,第三遍是避免错误,提高正确率。有时间的话,做第四遍,那你对整个考研数学题就有系统的把握了。如果你能做到这一点,你大概可以试着预测真题的类型,你几乎可以把一场数学考试变成一本半开的书。当然,说了这么多其实就是一句话,熟能生巧。就时间而言,刷真题的过程至少需要一个月。

十套卷子做三遍就是30套。一天定30套卷子都要一个月,更别说大部分时间一天做一套是不可能的。因为做完一套试卷意味着你要花三个小时做完试卷,然后至少要花三个小时检查答案,分析错题,了解每道错题的答案思路。当然,当你做第二遍甚至第三遍的时候,你的时间会缩短,但最多减少到三个小时。写试卷,分析答案,完成一切。

所以按照十套卷子算,你花在真题上的时间也是:6*10+3*20=120小时。你每天花四个小时在真题上,要努力一个月。更何况,光是数学,除了真题还可以做点别的。还能是什么?如果你在真题上达到了一定的熟练程度,可以换一个模拟练习者。但是一开始不要从模拟题开始,因为模拟题再好也不是真题,总会有不一样的细节。就像所谓的高仿和正品一样,用了正品就要想着买仿品。不要以为一定要做完模拟题。没有足够的时间。把真题打磨一下就行了。

再次,反复,刷真题。第一次是2002年开始刷真题(不记得具体是什么时候数学开始是现在的考试结构,就是先选择题再填空题,而不是先填空题。)从2016离开试卷,刷到2015,再刷一遍。刷三遍你会发现这都是他妈的套路。当然,其实聪明的同志不需要刷第三遍就能找到套路,但是刷三遍你就会更熟悉了。刷真题一个月,大概12月中旬。这个时候离考研大概还有一到两周的时间。

三、考研数学的套路问题我之前说过,考研数学是套路,很深的套路,换汤不换药的那种。但是有人留言说至少去年的考试不是套路。我也很震惊,心想,可能这一两年突然被改革了吧。于是我去翻了去年考研数学三的真题,发现其实是套路。

但是为什么一定还是有参加过考研的同学认为自己考的那个不是套路?嗯,我考研有过两次,曾经觉得参加的考试比往年更特别,就是脱离了常规,很独特。但是,其实我感觉我考的试卷不是套路生,因为你已经被深深的上了当。就因为我在这山里。看这篇文章的时候有点犹豫。不想这么早分享考研数学套路。毕竟九月份才开始,很多同学连第一遍数学书都没看完。有些人甚至想放弃李永乐的书去做别的事情。对于这么浮躁的同学来说,恐怕太早说套路可能不好,以为这条路有捷径,就不好好复习了。

毕竟就我个人来说,直到第二年考试的时候才发现,然后忍不住拍着大腿说,我,我操...但是仔细一想,也没关系。所谓套路其实只是考研数学的题型是固定的,分布是固定的,甚至很大程度上解题方法也是固定的。只有几个考点参加考试,真题解决的时候可以半开放式考试。但是,对于前两期复习没有打好基础的人来说,就算找到套路,也是白搭。最后问题莫名其妙的就出来了。他们能否得到准确的最终答案,取得高分,取决于他们的实际解题能力。这种解题能力,靠的是一题一题,一张张试卷。你知道考前所有的题,知道所有会出现在试卷上的套路。如果没有扎实的能力基础,也是白搭。由于计算量巨大,时间安排比较紧,所以即使变成开卷考试,分数分布的差异也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考研数学只需要一点点智商和大量勤奋的重复训练。那么如何用勤奋模式和最优方法解决接下来一个月的考研数学套路呢?我说的不是捷径,

而是必须用笔和草稿纸在书桌前、自习室或图书馆里日复一日地练习,这是唯一的办法。在进入这部分的回顾介绍之前,我必须强调一点,你要确保自己上一次的回顾是到位的、扎实的。也就是你已经有了一个完整的知识框架,对每个知识点都有一定的深入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