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抗疫人物小故事(11)

典型抗疫人物故事简述(精选11)

疫情就是命令。面对病毒的肆虐,他们害怕,却迎难而上,坚守在防控一线。他们没有任何防护服或护目镜。它们只是一次性口罩。下面,我为大家整理了典型抗疫人物的故事。希望你喜欢!

典型人物抗击疫情小故事1 2022年初,河南爆发了一场疫情。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大学学生顾博新去建设路街道前的社区询问是否需要志愿者。得知社区在招募志愿者后,他果断报名,加入了大学生志愿者的队伍。

当他成为志愿者后,他的第一项任务是检查社区居民的人口。他负责59、60两栋楼,需要挨家挨户敲门,让住户填写《居民住户人口调查表》。小区居民普查进展顺利,每家每户都很配合。表明意向后,居民会主动填写。在调查过程中,也有一些独居老人。因为年龄的原因,填表比较困难,顾博新的同学会帮他们听写填表。因为有事,他出门到没人在家的住户家,就先记下来,等到第二天中午,再去住户家敲门,吃饭的时候再填表。在反复检漏,反复确认自己的任务已经完成后,他去小区上交了自己负责的入户检查单。他说:“虽然挨家挨户检查的过程很累,但是看着那些桌子上不断增加的数据,我觉得我的付出是值得的。”

他的第二项任务是帮助居民申请通行证。通行证要求志愿者更加小心,确保一个号码对应一个人。要拿到通行证需要做很多工作,但是他们还是可以有条不紊的去做。中午,社区为他们准备了饺子和蘑菇汤。晚上,顾博新除了安排第二天的全员核酸任务外,还负责信息录入,参加信息操作员培训会,了解第二天全员核酸系统的使用方法,以及出现意外时的解决方案。

脱产核酸那天,志愿者七点多就到了小区,所有的点都安排好了,就开始脱产核酸。顾博信坚守工作岗位,穿防护服一天是一天。当各点工作陆续完成后,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可以脱下防护服、手套,放松一下。

至此,顾博信的所有任务都已圆满完成。虽然志愿者们工作很累,但回想起来,他有一种强烈的成就感。在他们工作的时候,居民的问候对志愿者来说就是一剂“补血的复苏剂”,所以他们会觉得很开心,觉得这一切都是值得的。顾伯新说:“那句‘你辛苦了’真的能温暖我整个冬天,我的心里充满了‘为人民服务’的满足感。如果有必要,我会继续选择加入志愿者队伍,因为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每个人都是军人。当国家面临危险时,我们这一代人会挺身而出。这是我们的责任,我们这一代人责无旁贷!

2019级食品质量与安全2班学生宋泰东,现任卫生管理学院学生会主席。近日,宋泰东带领学生会成员积极投身学校防疫第一线,为学校防疫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为一名大学生,宋泰东深知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在保护自己的同时,他尽自己所能。所以在疫情防控期间,他毅然加入了学院的防疫志愿者队伍。他说,“只要学校需要我,我就不会停下来。”

2022年4月3日,太原小店区出现本地病例。学校积极响应太原市的防疫政策,立即组织全体人员进行核酸检测。到目前为止,学校已经进行了两次核酸检测和一次抗原自测。自从开展核酸检测工作以来,他不怕苦,不怕累,积极配合学院领导和相关工作人员。“请大家有序排队,保持两米距离,提前拿出身份证。”他大声热情提醒,并引导学生在签到工作完成后有序离开,确保考试高效进行。他积极呼吁大家勇敢面对疫情,不要因为疫情而迷茫。同时,他也希望同学们科学防疫,不要轻信谣言,不要传播谣言,以科学的理念和积极的态度去面对。

典型抗疫人物简介3,中* *党员,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村电子商务班201903学生,2009年6月至今在军垦医院工作,现为该院护士长。

农历28号休息日那天,她接到单位领导的电话后,立即出发赶回医院开会,才知道这次肺炎的严重性,随后全院开始进行疫情防控工作。春节以来,她没有见过父母、丈夫和孩子,更没有一起过年、吃年夜饭。一天24小时,时刻待命,吃住行都在医院。在其辖区内已确诊数例新冠肺炎疫情患者。她顶着心理压力和恐惧,始终以勇敢、吃苦的精神战斗在医疗一线,把全部的精力和时间都投入到了病人的康复和当地的疫情防控上。当被问及是什么让她坚持并支撑到现在时,她轻声说:“工作需要,责任重于泰山,我不想当战场上的逃兵。”

由于目前县城病毒疫情严峻,医护人员短缺,她主动要求参加县里的“组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医疗救治预备队”,并于当天赶到县人民医院抢救。

典型的人与流行病斗争的故事很短。春节之际,疫情来袭,疫情防控主动请缨要我。春节期间,返乡大学生放弃寒假,积极响应号召。“疫情”义无反顾地加入疫情防控队伍,用实际行动展现了当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为筑牢疫情防控防线贡献力量。

在这样一个特殊时期疫情防控的严峻形势下,哈尔滨石油学院的很多学生作为年轻人,服务群众,服务社会。其中,我校信息工程学院2020岁的学生王阳作为一名志愿者投入到一线,与其他大学生一起参与到河南省鹤壁市的疫情防控工作中,帮助家乡防疫,守护家乡人民春节期间的安全。

在这次防控工作中,王阳和其他学生、社区工作人员一起负责维持秩序,引导居民扫码预约,帮助老人登记,检查社区人员安全,管理隔离人员。正是有了像他们这样勇于站在第一线的年轻人,城市的防控工作才得以顺利开展。培训结束后,我们挨家挨户协助医护人员,宣传防疫知识。一个多月来,他们对1360余户进行了信息调查,获得了鹤壁市淇滨区金河社区群众的一致好评。

青年有力量,国家就有力量。王阳和其他几个朋友是大学生。与他们不同的是,疫情来袭时,她积极组织号召身边的大学生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工作,成立了志愿者小组。后期协助社区人员管理发放工作,让更多人志愿参与疫情防控工作。“十根筷子紧紧握在一起”的概念得以实现。昼夜严控社区人口,做好“两码”“一阴”三查。她有野心,有实力,心里有人民。她坚韧不拔,勇于呼唤。被面试官问到的时候,她简单的说:“这个世界上,永远会有睡不完的觉,做不完的工作。”金河社区书记宋海宝说:你看到汪洋,她永远有一种力量。

青春有担当,志愿服务正当其时。鹤壁返乡大学生积极响应号召,投身疫情防控工作,主动承担起工作量大的人员信息核对录入、全员核酸检测、疫情防控宣传、各疫情防控卫生管理站值班等工作。他们不怕风险,不在乎回报,也不谈苦。他们以极大的热情投身于防疫一线,用青春的力量助力疫情防控工作,守护美好家园。在“疫情”线上绽放你最美的“芳华”,为疫情防控工作注入了青春动能,成为疫情防控工作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一个典型抗疫人的故事很短。5和平是人民的福祉,稳定的社会秩序需要我们的保护。我校信息工程学院20级学生侯智童响应政府倡议,充分发挥青年在构建平安和谐社会环境中的积极作用,让青年与家乡来一次“双向之旅”2022年6月65438+10月65438+10月0日,他及时主动与所在县区、街道对接,加入当地大学生志愿者队伍,成为云梦社区的一名志愿者,在自己的志愿者岗位上努力发光发热。

在志愿者岗位上,侯志通老师认真为民服务,积极协助开展国家核酸工作和卡点登记值班,维护综合核酸现场秩序,确保现场秩序稳定,引导群众便捷完成核酸检测,确保不漏检、不混检;我们还积极参与“敲门”和“双禁行动”,帮助防疫信息更加完整,“确保”人们的安全。我忘不了的是,在寒冬冻得通红的时候,我依然坚持核酸检测信息的录入;需要在“敲门动作”中没有桌椅板凳蹲在地上的情况下完成手动登记;即使是除夕家人团聚的日子,也要坚持夜间“双禁”巡逻。

在此期间,侯志彤仍然注意到居民的日常生活虽然受到疫情防控的一定影响,但仍能积极配合社区的疫情防控工作,对疫情防控的志愿者和工作人员以理解和积极配合的态度予以回应,这让她对我们伟大祖国的凝聚力深感感动。

她坚信:“* * *在对抗疫情,我们也要对抗。在这场抗战中,我们要用奉献诠释信念,用行动彰显忠诚,以不变的初心担当使命,书写新时代雷锋故事的生动篇章,展现“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充分展现青年志愿者勇于挑重担、甘于奉献的扎实作风和奋发有为的拼搏精神。侯志彤主动参加社区的志愿服务活动,用实际行动完美诠释了一个大学生的青春与美好。

6月12日晚,急诊科护士王欢欢脱下防护装备,正在用手轻轻揉搓面部,以减轻长期佩戴隔离口罩后脸上的痕迹。虽然有些疲惫,但她的眼神依然流露出坚毅和坚定。

疫情期间,王欢欢不仅在急诊科照顾自己,还在医院的发热门诊担任专职护士。春节前,她进入发热门诊值班,整个春节假期连续十几天战斗在一线,没有休息。有同事关心她“不要那么拼,休息一下”,她笑着问“没事,我是党员,关键时刻不会上谁”。老家的亲戚曾问她:“春节还会回来吗?”她只能说工作忙,可能不回来了。她不敢告诉年迈的父母自己在一个“危险”的地方值班,只能承受年幼子女的思念,早早送他们回老家。就连年夜饭也只是在医院匆匆吃的。

每次王欢欢去发热门诊工作,她都要穿上厚重的防护服,戴上防护面罩和护目镜。为了减少穿戴防护用品的次数,她经常长时间不吃不喝不上厕所,毫无怨言。

因为基础扎实,技术先进,她还承担了发热门诊带教护理老师的职责,指导进入发热门诊进行强化的护理人员和出纳处的非医护人员如何做好防护和规范工作。每天上班前,她都抽出时间耐心指导年轻护士解决发热门诊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不仅如此,她还发现大部分进发热门诊的病人都很紧张害怕,于是主动和病人聊天,安慰他们。许多病人在她的指导下已经平静下来。每次看到她轻松的表情,都觉得自己的工作没有白费,心里暖暖的。

在与疫情的面对面对抗中,发热门诊的一线医护人员是冲锋陷阵的急先锋。他们奋战在第一线,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保护人们的健康贡献自己的专业力量。

典型人物抗击疫情的简要故事7“现在疫情严峻,我们志愿者应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战胜新型冠状病毒贡献力量。”2月X日,当被问及村卫生所负责人捐赠200个口罩的初衷时,他坚定地说。

随着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迅速蔓延,人们对口罩、温度表、消毒剂等防疫物资的需求不断上升,_ _药店的库房也很快见底。_ _我费尽周折购买了200个医用口罩,捐给了战斗在防疫第一线的工作人员、志愿者和有需要的人。“200个口罩对于疫情防控来说只是杯水车薪,但确实是我现在能做的最好的了。”

为了让人们买到需要的医疗用品,_ _的药房整个春节都没有休息。他一直在协调口罩、酒精等急需物资,让人们尽快戴上口罩,建立防护。“现在群众扫描门店二维码就可以免费领取两个口罩。他们在免费发放口罩的同时,还不忘普及防疫知识。他说,很多村民朋友把口罩挂在耳朵上,捂住口鼻。其实戴口罩还是有很多讲究的。他提醒大家,戴口罩的时候,首先要把口罩对折。口罩有颜色的一面朝外,有金属片的一面朝上,完全盖住鼻子、嘴巴和下巴。将面膜上的金属片沿着鼻梁两侧紧紧按压,使面膜紧贴面部。戴上口罩后,尽量避免接触口罩,以免降低其防护性。如果必须接触口罩,在接触前后要彻底洗手。摘下口罩时,尽量避免接触口罩向外的部分,因为这部分可能被病菌污染。要丢弃的口罩要用胶带或纸袋包好,然后放入有盖垃圾桶内处理。如果面罩损坏或弄脏,应立即更换。

据了解,_ _今年_ _岁,从小学医,从19__开始就在_ _村开药店,价格实惠,天真无邪,在村民中小有名气。同时,_ _经常参加志愿服务活动,一对一帮助困难群众排忧解难。_ _表示,作为一名从事医药行业的医务人员,在关键时刻尽自己所能帮助社会和人民解决问题,是自己的职责和义务。

一个典型抗疫人的故事很短。8自从抗疫警报响起,抗疫战场就没有旁观者。在保护生命的旋律中,涌现出一群群最美的逆行者,呈现出最美的抗疫家庭!这些平凡家庭中的平凡人,在平凡的岗位上有着不平凡的作为。他们热爱自己的工作,默默奉献。

_ _是_ _县第二人民医院注射室的护士长。得知定点医院在招募志愿者,她第一时间报了名。虽然做好了心理准备,但2月1日的通知来得太突然,我还没来得及做好准备,就匆匆走上了没有硝烟的战场。到达防疫战场的当天,_ _就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她说:“我很自豪能加入这场运动,并与党员,一名国家医务人员一起奋斗和成长!”虽然没有刀光剑影,但是面对看不见摸不着的病毒,还是要小心翼翼!紧身防护服和隔离衣穿了六个小时,衣服都湿透了。为了不上厕所,她在上班前停止喝水,换上尿布。护目镜里的雾气和水滴模糊了视线。戴着厚厚的防护口罩,呼吸困难,体能消耗很快。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需要对病人进行准确的治疗,给予精神上的引导和安慰。她说:“希望在我们的努力下,疫情早点结束,不要再有第二批志愿者了!”

_ _ _的老公_ _在_ _ _的一所学校教书,也是防控体系的一员。从正月初三到现在已经工作30多天了。每天早上简单的办公室布置后,我们就开始了忙碌的工作。要对全校三类人员进行调查登记,摸清学生体温、身体状况和居家观察情况,对重点防控人员进行电话询问,了解其身体和心理状况,及时解决居家观察期间的生活困难。力争在规定时间内准确上报各类信息。这个看似简单的工作,一上午就能搞定。通过网格化管理、地毯式排查,筑牢了疫情防控的坚实屏障。他说:老婆在前线,我在后方守着家。大女儿的学习生活照顾都是我的!可以安心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工作!他总是报道好消息而不是坏消息。

_ _的父亲是一名老党员。听说宝贝女儿要去抗疫情,很支持。他说,当国家遇到困难时,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我们必须挺身而出,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不要退缩,不要害怕!我妈也是难过极了,眼里满是泪水,叮嘱:安心去吧,保护好自己,直到你平安回来。在家不用担心。我们会以二十美分处理它...

这是千千最普通家庭的一个缩影,他们对疫情有绝对的抵抗力。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自己的初心和使命!用自己的努力表现出责任和担当!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守护着健康与和平。正是因为他们的沉重负担,广大人民群众才有了平静的生活!

抗击疫情典型人物简介9朱海秀出生于1997,河南洛阳嵩县纸坊镇朱王岭村人。2065438+2009年7月毕业后,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ICU病房从事护士工作。22岁时,她已经是一名党员了。她坚韧、顽强、有担当、有担当。2020年6月24日65438+,报名参加了医院的急救医疗队,加入了武汉的防疫工作。

为了不让父母担心,她去之前没有和父母打招呼。她说,“救人。本来我们医务人员就有这样的使命和责任。”在武汉工作期间,由于高强度的工作和长期熬夜加班,她的目光看向了吴琴。由于长期佩戴防护用品和接触消毒产品,她的脸上出现了很多湿疹和渗血。从这些图片中,不难看出她在武汉的20多天经历了怎样的考验和挑战。

疫情风起云涌,每天确诊一批疑似病例患者,每天都有一批人死亡或治愈出院。这些数字化转型的背后,是家庭的悲喜剧。

典型人物抗击流行病小故事10 29岁的夏思思是谢赫大学江北医院消化内科的一名住院医师。65438+10月65438+5月,科室一位70多岁的老人得了重病,肺部CT异常。

当天,夏思思刚下夜班,换班后准备回家。临时接到任务,她通知丈夫改变行程回医院参与治疗,并协调专家会诊检查。随后几天,夏思思担心老人的病情,主动留在病房。尽管有防护,但没想到还是被感染了。65438年6月+10月65438+9月,她突然发高烧。经检查发现肺部CT毛玻璃影改变,高度怀疑,在谢赫江北医院隔离治疗。我曾经和老公商量过痊愈后一起去前线。“刚开始,病情还比较稳定。我们还是讨论过了。等她好了,我们一起去前线。”夏思思的丈夫吴石磊是武汉艾普医院的骨科医生,她哽咽了。2月7日深夜,夏思思的病情突然加重,呼吸和心跳都停止了。医院连夜组织抢救,虽然保住了性命,但她还处于昏迷状态。

专家组决定前往体外膜肺氧合(人工心肺),并立即转往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在ICU,夏思思的病情和血压波动很大,各大医院的专家都在想办法给他治疗。无奈,2月23日早上6点半,抢救无效死亡。夏医生,旅途愉快!

一个典型抗疫人物的小故事11“没有平静的岁月,只是有人为你负重前行”。疫情中最危险的一线,是驻扎在农村的乡村医生,坚守岗位,勇敢逆行,用平凡的身体守护着你我的安全。正是这些普通的村医,撑起了一座疫情防控的屏障,守护着我们的生命健康安全。三口塘镇两位年过七旬的老村医,本该退休在家安享晚年,却毅然选择成为了防疫战士。在病情严重的情况下,他们依然不顾自身安危,奋战在疫情防控第一线。他们的事迹感动了村民。

郑新轩是三口塘镇石虎塘村的一名乡村医生。他今年73岁,患有肝病,身体不好。为抗击疫情,积极响应县冠防指挥部的工作要求,坚持每天为湖北返乡人员和密切接触者量体温。其中一名密切接触者极不配合,体温反复。每次量体温,郑欣璇都耐心解释,反复宣传,风雨无阻。他积极联系上级进行会诊,安排了4次转诊检查,成功排除了患新冠肺炎疫情的可能。

莫是三口塘镇蒿山口村的一名乡村医生。他71岁,患有高血压和糖尿病,腿脚不便。接到疫情防控命令后,他从不抱怨,坚持在武汉对回国人员进行体温监测,并宣传居家隔离医学观察的相关政策。一开始也遭到武汉海归的嘲讽和辱骂,但通过不断的解释和宣传,最终得到了他们的认可和配合。因工作劳累,2月9日因低血糖昏迷,被及时送往县人民医院救治。住院期间,她仍不忘安排女儿莫金梅(本镇另一个村的村医)继续为郝山口村的医学观察员量体温。稍微好一点的时候,她坚持出院,回来工作,希望通过自己的力量,给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的村民带去安心。

70岁的抗疫战士郑新轩、莫,是我们身边平凡的英雄,是防控一线“最可爱的人”。我们之所以能健康快乐平安,是因为有很多像郑欣璇、莫这样的人,面对危险,坚守岗位,无私奉献。他们平凡而伟大。作为默默守护在这些平凡英雄身边的普通人,在为乡村医生郑新轩、莫点赞的同时,也应该积极配合他们的工作,帮助早日打赢这场疫情防控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