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上区分“现代”和“当代”的时间节点是什么时候?
在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中,有一个越来越突出的问题,那就是对“中国现代文学”这一概念的不同理解。我在北大中文系教《中国现代文学史》这门课的时候,组织学生讨论,几乎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看法。在中国通常的语境中,1840以来的历史分为三个阶段。1840-1919为“现代”,1919-1949为“现代”,1949至今为“当代”。以此为参照,那么“中国现代文学”就是基本对应中国近代史的文学。目前学术界大多采用1917到1949的教学/科研框架。通常被称为“现代文学三十年”。然而,使用“
“现代文学”的概念正遇到越来越复杂的问题。在国外非中文学界,很难从语义上区分“现代”、“现代”、“当代”。比如日本把“现代化”叫做“现代化”。在中国,一般情况下,“现代”和“当代”是同义词,只有研究过现代文学史和当代文学史的人才能区分这两个概念。所以关于现代文学的范畴问题越来越多。特别是随着21世纪的到来,这个问题变得更加突出。我们说的“现代”,不是指说话时的“现在”,而是半个世纪前。这给我们带来了很多不便。因此,我们有必要对这一范畴进行清理。
然而,当我们试图理清“现代文学”的概念时,我们会发现问题的复杂性。关键问题在于“现代性”的概念是模糊的。它不仅是一个时间概念,也是一个价值概念。比如现在是2004年,但是我们可以说欧洲比非洲“现代”,也可以说某个东西“现代”。所以对现代文学的理解不仅是时间上的差异,更是空间上的差异。
我们把它们分别列出来,简单评论一下。
在时间上,首先有一个“现代文学”的上下限问题。
关于“现代文学”的上限,有很多不同的看法。第一个是1919,分界点是五四。原因是文学和政治要一致。五四运动更新了中国的整个文化,当然中国文学的性质也发生了质的变化。目前,这种观点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领域并不多见,但学者之外的很多人都这么认为,尤其是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我给大一新生上现代文学课的时候,在现代文学开始的第一天问他们。他们都说是1919。这个观点很旗帜鲜明,但是太简单了,因为其实我们还是要追溯到1917的文学革命和1915的新青年。
第二种是1917,分界点是文学革命,原因是文学的独立性,强调从文学本身的发展线索来判断时间段。目前大学教学体系基本都采用这个上限。但这意味着现代文学只是新文学,忽略了通俗文学的发展。
第三种是1911或1912,分界点是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成立。理由是现代文学应该是现代民主国家的文学。只有皇帝被推翻,才能真正有个人的精神空间。这也把文学和政治联系起来了。从通俗文学的发展来看,这个上限是一个分界点。但从文学运动来看,这一年的意义并不是特别突出。
第四个是1898,分界点是戊戌变法。究其原因,思想变革是文学变革的内在动力。北大一些学者提出的“20世纪中国文学”概念,其实是从1898开始的。谢冕先生主持的“百年文学综合部”选了十几年来写,第一本书是1898,是谢冕先生自己写的。1898北京大学的前身史静大学堂的建立是近代教育史上的一个开端。
第五个是1840,分界点是鸦片战争。原因是古今之间没有独立的“现代”。这其实就是把现代文学融合到现代文学中。现代文学一直是教学中的薄弱环节,也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
第六种是周作人等人的意见,认为现代文学始于明代,理由是个性解放,人性觉醒。这种观点在教学中无法实现,只能作为学术参考。
关于“现代文学”的下限,没有太多分歧。
第一个视图是1949。这不仅是正统,也是大多数人的看法。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中国文学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历史阶段。然而,近年来,出现了一些不同的观点。原因是从文学本身来看,1949没有什么大事件。
第二种观点认为文革结束于1976,新时期以来是“当代文学”。这种观点认为,50、70年代的文学基本上是解放区文学的延续,应该属于“现代文学”,文革后才进入一个名为“翻天覆地”的新的历史阶段。
第三种观点是毛泽东在1942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认为以前的文学是以五四精神为主导的,后来进入了以* * *意识形态为核心的当代文学。
最后一种是主张打破下限不分现代性和当代性,一般称为20世纪中国文学。这个命题影响很大。事实上,许多学者已经进行了跨越“现代性”和“当代性”的研究。但这种想法也受到了一些学者的质疑,他们认为这忽略了许多应该注意的差异。20世纪的中国文学是不可避免的。
在空间上,“现代文学”的指称经历了多次范围上的变化。自20世纪50年代尧尧等人开创这门学科以来,“现代文学”早已是一种以无产阶级为核心,与其他阶级相结合的新文学。因此,革命文学在现代文学史作品的各种版本中所占的比重最大,而其他文学则处于边缘,或者是同路人,或者是被批判的对象。
新时期以后,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边缘和中心开始切换。经过20年的演变,革命文学已经占了很小的比重,所谓的“人性论”和“具有永恒艺术价值的文学”得到了重视。但基本框架还是新文学的框架,出现了很多新问题。比如忽略了现代文学史上重要的思想斗争,忽略了当年大众的阅读选择,变成了个人的专家兴趣。
关于现代文学是否应该包括通俗文学,长期以来一直有不同的意见。严家炎先生和汤涛先生曾经争论过。严家炎先生认为它应该包括旧文学,包括旧体诗。汤涛先生强调“现代性”的价值,反对将旧文学纳入其中。然而,随着学术界对“现代性”概念理解的扩大,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它应该包括通俗文学。也就是说,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各种文学都发挥了不同的作用。它们是一个整体,不是简单的先进战胜落后的关系。1998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再版了钱理群、吴福辉、温儒敏的《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这本书每10年设一章讲通俗文学。这显示了巨大的变化。邝新年先生批评这个框架不合适,但这已经是一种趋势。2000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新版《现代文学史》也专门辟出一章论述通俗文学。
因此,目前关于“现代文学”概念的话题很多。一是如何看待20世纪中国产生的各种文学。在选择了某种价值观念后,不谈不符合自己标准的文学,大概是不合适的。比如有的当代文学老师不讲文革文学,有的甚至十七年都不讲。“空白处理”大概不是学习历史的最佳方式。但是,另一方面,也要注意不同文学的价值区分。张恨水和鲁迅就是不好比较。要研究清楚这些问题,就要回到文学史,仔细考察当时文学的生产、流通和接受,包括出版、报刊、文学教育和各种亚文学。这样,我们或许可以尽快找到一个妥善处理“现代文学”概念的方法。
(发表于韩国汉学国际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