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的人物事件。
中国前副总理方毅眉头深皱。与他对弈的是当时在中国大陆轰动一时的天才神童宁波。因为一封推荐信,年仅1977的宁波成为了中国第一个无一例外进入大学的学生。而拥有诗、医、围棋等多项特长的宁波则和同一个少年班的神童一样,在当时没有资格选择自己喜欢的天文系。反而被安排学习理论物理,身心无法调整,对宁波的未来影响很大。
宁波儿说:“害我的不是‘神童’(身份)。在这种情况下,作为我过去的经历,无论如何,作为我人生经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给了我很多经验,让我懂得了很多。”虽然在进入少年班的那一天,他并不后悔自己是个神童,但宁博后来三次报考研究生,三次都因为各种原因退出,甚至没有踏入考场。神童的大帽子让宁波害怕失败。宁博的同学周意锋说:“当时能进少年班是一种莫大的荣幸。这种荣誉感过后,一个人用好了就是一种动力,用不好就是一种压力。”掌声太多,压力太早。
宁博最后一次出现在镜头前是在1998。2003年,宁波作出了人生的重大决定,出家为僧,在世人的期待中消失了。
“中国第一神童”
65438年至0965年,宁波生于江西省赣州市的一个普通家庭。宁博在1978被中国媒体广泛报道,说这个没上过幼儿园的孩子很早就表现出了一些天赋:两岁半就能背出30多首毛泽东诗词,三岁能数出100,四岁学会了400多个汉字,五岁提前进入赣州供电局子弟小学,不久就上了资坑一大队那是“文化大革命”的年代。采访中了解到,宁波当时没有学校,呆在家里“翻书,翻成人书”。他翻阅中医书籍,很快就会开药方;翻翻围棋书,很快就能和大人对弈,也能奖励三五个孩子。他读唐诗宋词,也就是能正确背诗,9岁的时候。父亲宁恩渐渐意识到儿子的智力非同一般。还有一种说法有待证实:宁波六七岁的时候生了一场大病,吃了一些补品。据说营养补充促进了他的早熟,他在11岁进入青春期。他看起来比同龄的孩子“沉稳,坐得住,自控能力强,学习更自觉”。另一方面,他确实更早对异性产生了兴趣。一位培养了近20名“少年班”学生的退休老师说,宁博的底子不扎实。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破例录取他为大学生,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少年班。1979,少年班的同学开始选系了。宁波说,HKUST没有他喜欢的系,要求转到南大学习天文学,但被学校拒绝。他不得不选择理论物理作为自己的专业,却把爱好转向了占星术、宗教和气功。
1982宁博毕业后留校任教,19岁成为国内最年轻的助教。
1998,宁博参加中国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栏目拍摄,在电视上猛烈抨击神童教育。2003年,宁波出家。
宁波与少年班
1976“文化大革命”结束前,李政道教授给中国科学院写了一封信,要求迅速恢复科学、技术和教育的发展,这封信得到了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的国务院副总理方毅的赞同。
1977 10年底,宁波父亲宁的好友、江西冶金高等专科学校教师给方毅副总理写了一封10页的长信,推荐天才少年宁波。165438+10月3日,方毅副总理将这封信转交给当时中科院下属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并批示:“如属实,应录取到该大学学习。”要拨乱反正,什么都要做。“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人才出得早,人才出得快”成为口号,少年班风气初步形成。
10信发出后的第二天,中科大的两位老师到达江西,在宁博就读的赣州八中面试。我参加了数学考试。同时我也参加了两个早熟的少年。宁博67分,排名第二,第一名80多分,第三名64分。宁波在90年代末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如果当时考物理,他会是最差的。他不明白,为什么两个比他大几个月,1岁的学生没有被录取。
1978初,宁博受到方毅副总理接见,宁博赢了两局。这一年最吸引人的新闻之一是江西“神童”宁波的传奇,他与副总理方毅下围棋的照片。
1984年,邓小平会见了华裔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丁肇中,谈到了前三届少年班学生的突出表现:70%的人读了研究生,其中16岁的人获得了博士学位。丁肇中称赞道:“这在国外很少见。”
1984下半年,“破格提拔”的区域扩大:从中科大一所高校扩大到13所高校,包括北大、清华、华中理工、吉林大学等。与此相适应,全国省级重点中学开始为少年班输送优秀学生。当时有北京八中,人大附中,天津华钥中学,沈阳育才中学,无锡天一中学。后来一步步把触角伸到了小学。
于是,戴红领巾的小学生和中学生竞争,矮个子的中学生和大学生进一个教室成为美谈。舆论一致,社会积极响应,希望家家都是神童。
“仔细想一想,这种‘不拘一格降人才’,与当年‘快办大事’、‘放卫星’、‘三年赶上英超之美’有相通之处,也与有人抱怨这个国家像打了鸡血有关。直到近年来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平衡和理性才被纳入国家和人民的思维范围。但是,当时舆论一面倒。即使基层老师发现了一些类似‘拔苗助长’的问题,提出了一些质疑,也是被大环境的声音淹没了。”一位给低年级学生送小灶的中学物理老师说。
2004年,学校公布了这样一组数据:“中科大青年班成立27年来,共招收青年大学生1134人。942名毕业生中,85%以上的应届毕业生获得了国内外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研究生学位,300多人获得了博士学位。并且涌现出了微软中国研究院院长张亚勤、获得美国青年科学家总统奖的陆正田、被誉为纳米博士的秦禄昌、世界第一位认知科学博士张家杰等国际知名的优秀人才,说明少年班的成功率和成功率是非常高的。”微软全球副总裁张亚勤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历史陈列室的显眼位置。在宁波等人的一些图片下,统称为“少年班学生”。
宁波的学生。
1978年3月,14生日还没过的宁博走进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校门,成为全国第一批青年大学生中最有名气的。同批还有20名青年大学生,如谢彦波(入学时才11岁)。《文汇报》和《解放日报》都报道过,当时只有14岁的初中生申请参加高中数学竞赛,却获得了第一名。在HKUST的第三年,发现并纠正了大学线性代数教材中的一类定理证明错误,引起了教授和大学的重视。这件事被新华社报道,有沈宇和教授们捧着书的照片,后来被当地报纸转载)、谢敏(现任教于新加坡国立大学)、郭元林(现为清华紫光集团总裁)。1979年,张亚勤13岁入学。他后来回忆说,1978年,他在《光明日报》上看到一篇报告文学,讲的是“神童”宁波的故事。看完之后,他兴奋了一整天,整夜都睡不着。几天后,他跳了一级;半年后,他也考上了中科大少年班。他在科大默默无闻,后来去了美国读书。他获得乔治·华盛顿大学电子工程博士学位,曾任微软亚洲研究院院长兼首席科学家,现为微软全球副总裁。2004年,他和HKUST总裁朱清时一起出现在上海,他对此很满意,但他出生早了。值得注意的是,在1978-1979中,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试点的两个少年班均采用派人亲自面试、出考题、破格录取的模式,不参加高考。到1980,少年班全部通过高考,然后学校再复试筛选。“这就相当于说,对于那些有天赋有特长的孩子,最终还是要用应试教育,用高考这个尺子来衡量。”培养了近20个“少年班”苗子的老教师说。当年,各大报刊杂志都刊登了这样一张照片:宁波正在中科大校园的葡萄架下看书。一段时间以来,这个葡萄架一直是HKUST新生和游客的必看之物。上世纪80年代,所有被归为“青少年预科班”或“实验班”的神童,除了谢彦波、沈煜和《官场现形》之外,都记住了宁波这个名字和他的事迹...很多家长还时不时拿出一张珍藏的剪报来吓唬天赋一般的孩子:“你看人家!”其实宁波进校后并不开心。1年后,他告诉班主任王:“在系没有我喜欢的。”当时他被分配学习理论物理,这个中国科学界最热门的领域,在赣州八中的时候他并不喜欢物理。王向作了报告,要求根据自己的兴趣把宁波转到南京大学学习天文学。"但是HKUST不愿意让这位名人离开."多年后,已退休的王对记者说。从积极的认识来说,HKUST把宁博当成了自己学校的“荣耀”,实际上却把他当成了“棋子”——虽然这些话可能不厚道,或者违背了校长的初衷。
启发
从1978入学到2004年元旦后离开HKUST,25年间,宁博多次挣扎着“离开”,但都没有成功。他必须服从人安排的,父母、老师、学校、国家,满足媒体看一个神童的爱好,比如他的《七步成诗》;他必须在16岁甚至更早的时候压抑青春期的骚动。他不能因为自己是宁波,就说自己无处求教;他也必须无数次与“分数不理想”的现实斗争。他确实很聪明,但成绩与神话不符,让一些人觉得“宁波快不行了”。
他一方面陷入自卑的痛苦,一方面又不得不被武装成天才——在阻断了研究天文学的道路后,他转向了神秘的“占星术”的研究。有老同学说,“当时他就走神了。”
1982,宁博大学毕业,留校任教。“19岁成为中国最年轻讲师”又是一则引人注目的新闻。同年第一次报考研究生,但报名后放弃考试;第二次,他往前走了一步,完成体检,然后放弃了;第三次,他更进一步,拿到了准考证,却在进考场前临阵退缩。后来他跟别人解释说,他想证明自己不考研究生也能成功,那才是真正的神童。但是先生和许多人都认为,他只是过分地害怕失败。如果一个人被反复告知只允许成功,不允许失败,那么这个选择就属于自卫。事实上,没有人能还原当时宁波所承受的“荣耀”压力。
1998年,宁波和华结婚,然后生孩子,给儿子喂奶,烫尿布,去菜场买菜...婚姻生活似乎并不和谐,所以他沉迷于研究佛教。2002年,他去五台山出家,很快被学校接回。一年后,他“成功”逃进了一扇空门。在此之前,他引用高尔基的话来形容自己:“我的心和眼睛都是肉做的。”
宁波曾说,自己是时代需求的产物,如果青春可以重来,自己再也不去少年班了。“我的同学今天有的很棒,有的很普通,有的不怎么样。”张亚勤认为对这些神童下结论还为时过早。“什么是成功?什么是失败?每个人的标准都不一样。我们人才三四十出头。很难说我们在这个年龄是否成功。宁波儿以后出家怎么办?”
一个行业成功的人,在其他方面很可能是个彻头彻尾的失败者。我们不能只以成功来衡量一个人的存在价值,一个人是否值得存在也不是由他有多成功来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