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大学”的理解(4):明明德

“古欲明明高于天下,先治国,欲治国必先齐家,欲齐家必先修身,欲修身必先正心,欲正心必先诚,欲知必先诚,欲知必先格。”

那些远古欲望明显高于世界的人,应该先统治他们的国家。

【古】不仅指古代的先人、古代的圣贤,也指以修行大学的方式修行于当下的人。大学之道是圣贤之道,是先贤们通过自己的实践最终证明和验证的一种修行之道。通过这种方式,他们在不断地接近和证明真理,最终成为成年人和圣贤的修身修行之道。整本书《大学》就是对这种修身养性、修行之道的阐述。古代的圣贤就是这样修行的。今天,我们应该学习和实践大学之道,我们也应该遵循与古代圣贤相同的实践方式,因为这是一种可行的方式,已经被古代圣贤实践和证明了。

古代的欲望明明是高于世界的,有个词叫世界,有两层意思。一个是指修行者自己,他的生命时空里的一切都被称为世界;另外,当他把自性的这种光明的美德运用到各个领域的时候,这个世界也就是指所有的领域。不是指某个领域,而是指所有领域。所以这个世界实际上意味着周围的一切。就像在佛教中,十方三这个词经常被用来代表所有的时间和空间。在儒家思想中,“天下”一词常用来表示一切领域。

显而易见,德在世间,也就是说,修行者从光明的性德中充分彰显了自性,这种性德不仅充满了他生命的所有时空,而且可以将这种光明的道德转化为智慧的妙用,自然地运用到生活中遇到的所有情境和所有领域。换句话说,在自我意识和对他的认知两方面都达到了令人满意的程度。这样的状态,在世间被称为明明德。

如果一个瑜伽修行者想要达到自觉的自我意识和完美的行为的状态,他必须首先治理他的国家。

这里的“国”相当于比“世界”低一个层次,因为“世界”已经代表了他生命中所有的时空,“国”相当于没有达到这样的完美,有一定的缺点,有一定的界限和边界。如果用与时俱进的理念来看待什么是“世界”,什么是“国家”,那么“世界”就代表了“人类同命运”的理念,不仅指国家之间,还指人与人之间、家庭之间、国家之间、人与世界之间、人与自然之间。这样的状态叫做“天下”,即“天下一家”。世间和谐,其实是圣人之道的终极目标。

先治理国家,这个国家的范围其实是指古代的一个城市,比我们现在说的国家的概念要小。把这种圣人之道、成人之道运用到一个城市、运用到社会、运用到治国理政上,就是治国。

从观心修行的角度来说,这种治国的状态相当于在看到自性之后,能够活在自性之中,但还达不到能够24小时活在自性之中的状态。如果达不到这个境界,就是“治国”,就是“天下”。

虽然达不到这样的境界,但是基本上在日常生活中,在处理各种情况的时候,我们也可以用自己天性的智慧去处理。也就是说,他虽然还没有达到自觉实现自己完美的境界,但已经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自性和心的智慧。

治国之治,就是治国。在大学的道路上,这一规则就是运用这种来自人性的智慧和自然的智慧。治理国家,最重要的是国王,就是这个国王怎么样,一个国家的国王怎么样。而这个修身中的“君子”,其实指的就是我们的内心。这位先生一定是贤明的先生,贤明的先生才能治理好国家,而不是坏的。

那明君是什么?明智的国王是清楚知道美德的国王。如果德行还不明确,那么这个王就是无知者,无知者王就是昏君。当一个修行者看到自性自性的光明美德时,他的心,也就是王者,就从昏君变成了智者。明君治理国家,治理我们的生活,是用自己的智慧治理的,是一种无为而治,是一种自然之治。它符合治国之道,即不断深化大学之道、成人之道、圣人之道、明德之道、亲民之道。我之前写过一篇文章叫《六治之法》,对这个“治”有详细的分享。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在我的博客里搜索。

用自性的智慧去实践和处理生活中的各种情况,这本身就是一种“道治”,而不是一种“人治”。同时,这种“治”是自性智慧的治,也是一种自治。这种自主性就像“水善万物而不争”,自然会惠及万物,滋养万物。所以这个“治”就包含了这个自然治的意思。当人们描述一个更好的时代时,他们称之为“世界的规则”“大支”在这里代表一种境界,即“道之”。自主本身就是一种顺应大道的自然状态。

如果你想治理你的国家,你应该先建立自己的家庭。

家,与中国相比,它的范围更小。基本上就是和你很亲近的人,也就是你的家人。在古代,这个家族指的是“家”,九大家族都可以称为“家”。但在现代社会,尤其是城市里,“家”基本上已经不存在了,所以“家”也逐渐从“家”变成了“家”。

家,从心性和修行的角度来说,其实是指你的心,你的心,你自己的行为,也就是所谓的个人生活。

齐家是指能够把“明明德”运用到自己的家庭,在自己的生活中时时刻刻观察自己的内心,观察自己的内心是否符合大学之道,以及“明明德”、“亲民”的正念。如果基本能达到这样的程度,那就叫计划生育。

同样,家庭的关键是一家之主,一家之主。这一家之主必须是“贤明之主”,其实和一国之君的“贤明之君”是一样的。不管是明主还是明君,其实都是说我们的内心看到了自己内心的真实和道理,这才叫做明主或者明君。贤明的领主和贤明的君主有什么区别?主要在于它的实力。你是一根小蜡烛,一个火炬,一团火,一个更大的燃烧的光,还是一个明亮的太阳?境界不同,能力不同,虽然都是头脑清晰,但是实力和境界大小不同。

主人聪明,家庭整洁。在祁家的实践中,这一点师傅肯定清楚。如果这个主是未知的,他将很快迷失在他的身体和心灵遇到的所有领域中。主不明,则迷于各种现象。齐家,齐豫什么?或者祁鸣·明德。

如果你想让你的家人在一起,你应该先修剪你的身体。

先把身体修好,修养的范围比齐家小。什么是修身养性体代表一切言行。一切不符合明明德身口的言行,都要修改为符合明明德身口的言行。这样的过程就是自我修养。

修身,就是我们刚刚看到自性,也就是第一次开悟之后,生活中的各种习惯和习气,这个时候还是很重的。虽然我们已经看到了自性,但是一遇到境界就忘了,我们无法在自性中生活。这个时候就需要不断的去修复。修身养性的过程,其实就是不断扼杀习惯的过程,也就是不断摆脱旧习惯,建立和培养新习惯的过程。不符合大学之道的言行,按照大学之道的实践规范进行修正,还原为道,逐渐成为大学之道的载体。这是修养。

欲修身,先正心。

这个范围更小。修身养性,要“纠正”身、口、心的言行,你至少要知道什么是“正”。所以,想修身体的人,先要端正自己的心。如果心不正,那就谈不上修养。

什么是积极的?在儒家的实践中,这往往被善恶所代替。同时,这颗心也代表了衷心的祝愿,人民的心意和思想。所谓“正”,就是这样一个过程——未出世的善,出世的善,成长,出世的恶,灭亡,未出世的恶。这样一种心性的修炼,就是一个定心的过程。

对于大学之道的养成来说,对不仅如此,而且是最基本的对。还需要你有这种大学之道的主动权,用心去践行大学之道,这叫义。也就是我们上次分享的,知止后来的决心,知止后来的决心,都是正念,因为我们要停止妄想、恶念、欲望、小我,专注于善、正念、成人的心,专注于大学的修行。这种印心就是正念,就是用正念修行的过程。

在正念修行中,这个正念其实是一种正念,保持正念就是正念。那么什么是正念呢?正念是对心灵的一种看法。无论你心中生起什么样的念头,你都要时时观察它,但同时也不要追随它,不要攀缘它。如果你能只是观察,而不是攀爬,这就是正念,这就是正念。

要想正确,先真诚。

心和意的区别是什么?心是一个已经形成的观念,一个已经在你心中产生的特定观念。这叫心,也就是心意。而意义,是指动机。这个意思更多的是指意志、意志和动机。也就是说,一念之间,思想发展的内在动力就是意义。

真诚第一,所谓真诚就是真实,就是专一,就是不带任何杂质,全心全意,全心全意,就叫真诚。首先要真诚,也就是说,在大学的实践中,你要着眼于自己的动机,内在的动力,内在的愿望和意图。

大学之道的修行,对于修行者来说,不是可有可无的事情,也不是只占用他们生活中一部分时间和精力的事情。它不是我们处理的事情,也不是我们的工作、职业甚至事业,而是我们的生活本身。

所谓“以诚为先”,就是把大学之道、成人之道、圣人之道的践行,作为此生唯一的信仰,作为此生唯一的方向,作为自己用全部身心去做的一件事,没有二心,没有任何动摇。这叫“诚意”。

在真诚的修行中,既然是内心的意志和动力,那么人在工作和生活中的不同情境下就会面临不同的选择。这个选择其实就是在那些想法之间的选择。你选择了什么?在儒家的日常生活实践中,体现为欲与礼、情与理、公与私之间的选择。欲望代表欲望,欲望是生命的本能,也就是你不去管它就会自然而然产生的欲望。礼是对欲望的克制,使之符合礼的规范(道德精神)。也就是说,改造和升华欲望,去除私欲,符合道德规范,就叫礼。除了欲和礼,还有情和理。情就是情,理就是理,理就是理。一个是感性的,一个是理性的。感性与理性的选择。如果你偏于这种感觉,并被这种感觉所迷惑,那么你就可能违背了正义和理性的要求。而如果能克制自己的情绪,理性面对和处理,使之符合道德理性,那么就是“真诚”。还有公立和私立。在公与私的利益冲突中,这种理念的选择是公还是私?是为了个人还是为了群体?是为了自己的家庭还是为了整个社会?是为了自己的国家还是为了全世界?这种兴趣的选择就在一瞬间。上升到另一个层次就是道和义。义包含了公与理的成分,也包含了道德礼仪之礼的成分。但与道相比,义仍然是私人的、深情的、执着的、有限的。而“道”比“义”的境界更高、更广,对应的是无我、无欲、无世界、无我、无执着。在“道”与“义”的冲突中,你的选择是什么?如果在所有这些不同的情况下,你能保持大学之道,保持这种道,保持这种公,保持这种理,那么这就是一种“诚”的修行。

如果你想真诚,先让他知道。

什么是知识?知识,这里指的不是知识,而是真知识、真道理、真道理,也就是明明德。

意味着实现。达到这种明明德的境界,就叫知。所谓知,就是看到了自心的本质和真相,看到了自心光明的性德,达到了对真相彻底的、不容置疑的了解。

知识存在于事物之中。

知道,在这件事上,是如何达到对自性的透彻了解。它的方法是什么?在格子里。

“个”有几个意思:观察、辨别和理解。所谓“就事论事”,就是观察和了解头脑,最终达到头脑清醒。

事情,事情就是事情,以前已经分享过了。事物,用现象来代表,是最恰当的词语。对于修行者来说,物是指身心内外的一切现象。相当于佛教修行中的“法”,“色、声、香、触”的“法”。佛经上说,心生有各种法,心灭有各种法,用用法来表示。在大学之道的实践中,在儒家的实践中,所有这些东西都叫做物。

吴歌是为了观察和理解身心内外的一切现象。通过观察和理解身心内外的一切现象,最终达到对其本质和真理最透彻的理解,从而认识知识。在所有身心内外的现象中,对我们内心现象的观察和理解是最关键的,所以在观心的实践中,这个东西指的是思想,尤其是指我们心中的思想。这种想法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可以是你的情绪,可以是你的想法,可以是你内心的感受,也可以是你内心产生的不同的想法和念头。

明明德修行的最终目的是通过观物悟道,而观物知物的核心内容是从内心悟道,从了解我们心中的现象出发,以了解、观察、观察、理解思想为修行的核心。而认识事物的“知识”代表了意识在观念观察中的意义。知道就是达到开悟。唤醒什么?觉醒于思想的真理、自心的真理、自性的真理和自心的美德。明明德就是开悟的意思。儒释道三家虽然概念不同,但其实三家修行的基本点和核心其实都是向物取经,只是在不同的语言体系中用不同的语言术语来描述而已。

另外,阳明心学里有这样一个教导——没有善与恶的肉体,有善与恶的行动,知善知恶就是良知,为善除恶就是善。因此,它不仅具有观思、察思、辨思、悟思的意义,还具有转化思想、改变思想、摆脱思想的意义。用思想之间的内在力量去改变它,从“思想”和“思想”的实践中去实践,这就是儒家的风格。

事物为什么可以被认识?因为,当我们能够知止的时候,我们可以安定下来,安定下来,安定下来,安定下来,安定下来,“烦恼”的过程就是认识事物的过程。有了前面的检查、决心、安静、安全,我们就可以用“烦恼”来使事情为人所知。这个时候,我们的“格”的力量——也就是观察、观察、感知、理解、体验和意识的力量——就能够从启蒙开始达到这样一个质变的临界点。当它突破了这样一个临界点,就可以达到认识事物的目的。所以,抓住事物来学习知识,就是用心观心,用心悟心。当这种功夫达到一定深度,突破了内心的无明屏障,自我意识之光本身就在那一瞬间独自发光了!这种性质的光在那一刻赤裸裸地暴露出来,展示在修行者的生活中。这是真正的知识、真理、真理和真正的觉知。这样一个过程,在佛教中,尤其是在禅宗的修行中,叫做“悟心见性”。在大学里叫“知事”。当真知产生并呈现出来的时候,就是明德的时候,也就是当生命的自足性德性之光明显发出的时候,就有了作为大学之道的明德实践的根源。

在佛教修行中,明心见性是一个非常关键的节点。在认识自然之前,一切修行的目的都是认识自然,认识自然之后,一切修行都是活在本心,活在认识自然所看到的自然。

大学的实践也是如此。这种真知是大学之道的核心。如果没有对事物的认识,而这种认识又不明确,那么以后所有的修行都是没有基础,没有根的。诚实和真诚是明明德的核心,而修养和自律只是知识和智慧的运用。

通过对事物的认识实践,最终产生了这种知识,这种人格的光芒明显地散发出来。有了这个自发光的人格,你就已经遇到了他,然后你就全心全意的专注在这个人格上,这就叫真心。一切离不开这种人格的言行,都叫义。在我们生命的每一分钟,每一个瞬间,我们都离不开这个自性,把这个自性之光和真诚化为我们处理各种情况的智慧的过程,仍然活在自性之中,并根据不同的范围从更小的范围扩大,就是修身养性、治国平天下的过程,也就是在内心、身体、家居、国家、世界中明德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