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的理性消费
(仲景评论北京)大学生是当代社会的新生力量,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特殊群体。他们不仅是当前消费的主体之一,也是未来消费趋势的引导者。目前大学生的经济来源绝大多数来自父母,经济独立性较差。他们大多是第一次离家独立生活,自控能力不强。因此,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关注大学生的消费,尤其是培养和引导他们形成科学、理性、文明、负责任的消费观显得尤为重要。
一,大学生理性消费的含义和意义
早在两千多年前,圣人孔子就曾说过:“奢不如孙;与其没有孙子,不如固(《论语》)。也就是说,在“奢”与“俭”的选择中,孔子倾向于“俭”,或者反对奢侈浮华的生活方式,提倡节俭朴素的生活方式,但不赞成过于节俭。坚持适度消费、理性消费的理念是我国优秀的文化传统,对当前引导大学生理性消费仍有积极意义。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理性消费通常是指“消费者严格遵守边际效用理论,通过谨慎配置自己的资源,能够实现追求效用最大化和满意度最大化的消费行为”。大学生理性消费是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在根据自身经济条件消费物质和精神产品的过程中,坚持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不依赖任何惯性或心理因素,不形成攀比消费等盲目行为,能够准确认知和预测消费过程,消费水平与国家经济形势相适应,从而实现物有所值的一种消费模式。
大学生理性消费对国家经济的发展、民族文化的传承、大学生思想教育实效性的提高和自身素质的提高都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大学生的理性消费会影响未来消费的发展方向。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主人,将在民族复兴和国家富强的道路上发挥重要作用。作为社会精英,他们将活跃在国家经济建设的各个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他们不仅消费能力强,也是未来社会消费的重要主体。同时,他们的消费特征也对未来的社会生产发展、企业管理和消费市场的变化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因此,大学生能否理性消费,将对国家未来经济健康发展产生影响。
第二,大学生的理性消费关系到中国传统美德的传承和发展。“想一粥一饭都难,想个不停都难。”一个民族的富强,靠的是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静以修身,俭以修身”,节俭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大学生作为国家的栋梁,一定不能贪图享受。他们需要不断创造财富,坚持科学合理消费,继承和发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优秀民族文化传统,为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第三,大学生的理性消费也可能影响社会的消费时尚。大学生作为一个年轻的消费群体,他们的消费观念、消费状况、消费模式不仅影响个人的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感,影响自己家庭的生活水平,还会让同龄人学习和效仿,从而影响消费的走向。因此,大学生在消费时,需要认真思考,积极努力改善消费结构,反对铺张浪费、盲目攀比等不良消费习惯,倡导科学理性的消费理念,引领健康和谐的消费时尚。
第二,部分大学生的非理性消费。
为真实了解大学生消费现状,重点研究大学生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现状,更好地增强大学生思想教育的针对性,我们在我校组织开展了大学生消费随机抽样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问卷400份,有效问卷385份,回收率为100%,有效回收率为96%。调查对象的样本特征为:男生占58%,农村户籍大学生占57%,大一、大二、大三、大四比例分别为28%、25%、26%和21%。
通过对问卷的统计分析,从统计分析结果可以看出,绝大多数学生的消费是理性的,他们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家庭责任感,能够坚持艰苦朴素的传统,保持节俭的习惯,具有健康合理的消费观念和行为,能够做到适度消费。但是,调查也发现,少数学生仍然存在一些不合理的消费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盲目消费,缺乏科学合理的消费观
有些人的消费倾向于攀比。调查显示,一部分人已经有了明显的品牌偏好,一定程度上存在攀比心理和虚荣心。在被调查的大学生中,有1-3中高档名牌产品的占30%,有3-5个的占59%,没有一个只占11%。当被问及“购买名牌的动机”时,34%的大学生选择“其他同学有,我要”,57%的人选择“彰显自己的品味,体现与他人的差距”,只有9%的人选择“名牌质量好”。在调查中,少数学生表明,为了拥有一部手机或换上最流行的手机,一些学生愿意节衣缩食,甚至牺牲其他必要的开支;一些女学生向同学借钱,满足自己对一套名牌化妆品或一件时装的愿望,反映出部分学生的消费行为不是因为虚荣而做作,虚荣驱动容易造成消费攀比心理升级。
有些人有无计划消费的倾向。随着网购、电视购物等时尚消费模式的流行,以及各种银行信用卡、消费卡进入大学校园,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逐渐成为“网购族”、“卡卡族”,“花明天的钱做今天的事”成为一些年轻人追求的时尚。有些同学不仅是“月光族”,甚至提前预支了未来几个月的生活费,无法合理安排生活费。生活费不够的时候就找各种名义向家里要钱。对,“你平时跟别人借钱吗?”在调查这个问题时发现,82%的同学选择了“有时候”,说明大部分大学生都处于经济紧张的状态,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消费计划性不强,超前消费的现象。
有些人有享受消费的倾向。调查结果显示,部分人经济意识淡薄,追求快感,尤其是在人际交往中。调查中,只有100元、100-150元、55.1%的大学生每月手机话费支出超过150元。大学生谈恋爱交友,在重要节日或对方生日时,57%的同学会邀请室友或朋友吃饭,36%的同学会选择送礼物,7%的同学会选择点歌送祝福。调查还发现,现在大学校园里流行“人际关系投资”,无论是过生日、被选为学生干部、在比赛中获奖、获得奖学金等。,否则会被视为“无味”,缺乏友情。不管是朋友来了还是同学聚会,都免不了要请人吃饭或者送礼。这种人际关系投资在大学校园里已经司空见惯,事实上很多都是不必要的。
2.经济独立能力差,经济独立意识弱。当代大学生已经习惯了依赖父母。目前大学生的生活费主要来自父母,其他来源是社会兼职获得的奖励和奖学金。当被问及做兼职的目的时,49%的大学生选择增加社会阅历,24%选择弥补个人生活费不足,只有17%选择减轻家庭负担,渴望独立。可见,做兼职的目的是为了增长自己的见识和社会经验,而不是出于经济上的考虑。由于大部分学生的生活费来源于父母,生活费收入相对固定,使得他们形成了一种依赖心理,在消费时往往没有太多顾忌,“透支”后经济上处于被动。
3.理财意识淡薄,缺乏理财技巧。
在调查中,一些学生缺乏对日常消费的有效控制和规划,经常向他人借钱。在调查自己每个月的生活费是否能满足需求时,31%的同学选择了“勉强”,5%的同学选择了“不够”。在调查“一学期后你的消费如何”时,31%的学生选择了“超出计划”。在“每次购买的物品是否有计划”的调查中,发现有55.8%的同学选择了“没有”和“不清楚”。在调查“平时有没有记账习惯”时,72%的同学选择了“没有”或“没有”。在调查如何处理每月多出来的生活费时,46%的学生选择下个月花掉,20%的学生选择买书,65,438+08%的学生选择购买生活用品,只有65,438+065,438+0%的学生选择存起来另作打算,5。可见,部分学生理财意识淡薄,理财技能薄弱,日常消费计划性不强,消费表现出一定的非理性。
第三,引导大学生理性消费的几点建议
大学生消费模式的不合理,无疑对他们的成长和家庭、社会都是不利的。针对上述少数大学生非理性消费的表现,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就如何引导大学生理性消费做出努力:
1.加强大学生理性消费观教育。
作为年轻一代,我们必须养成正确的消费习惯和正常的消费模式,以适应当今社会经济活动的需要。培养科学理性的消费观,需要把握消费的“度”,了解理性消费对个人、家庭、学校、社会的意义,切忌攀比消费心理和享乐消费倾向,从而树立适应时代潮流的正确科学的理性消费观。
父母应该督促孩子养成理性的消费观。家庭的消费观念和行为对子女的消费行为有着深刻的影响。家长要及时了解孩子的消费情况,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对孩子的消费进行有效的监控和管理。
学校应加强教育引导,将大学生理性消费纳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培养大学生理性消费观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高校学生辅导员、学生党支部、团组织等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有效作用,充分利用校园网、广播电视台、校报、群讯、专题专栏等学校大众传媒进行直观生动的消费教育,引导理性消费舆论,积极营造健康消费、合理消费的校园氛围。
2.加强大学生经济独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一方面,家长在对学生的经济供给上,要变“无私奉献”为“适度供给”,家长要明确孩子的消费观念和态度:孩子学习生活所必需的一切合理开支,即使钱再多,也要尽可能支持;所有的非理性消费,哪怕钱少了,也要严格控制。同时,我教给孩子“勤俭持家”的行为,让孩子明白父母挣钱的不易,摆脱依赖心理,增强学生的家庭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
另一方面,学校应该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勤工俭学工作和机会,这样他们不仅可以增加社会经验,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家庭经济负担,自食其力。大学生只有培养自己的才能,才能增强经济独立能力,提高消费水平。
3.加强消费者知识教育水平
高校要开设“消费经济学”、“个人理财”等消费金融教育课程或讲座,让学生了解消费和理财的基本知识,懂得合理消费,学会科学文明消费,引导学生自觉理性消费,杜绝一切非理性消费行为。
4.共同努力,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性消费观
大学生消费观的成熟是其成年和成功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中表现为能否理性消费。建议以教育管理为主体,社会、家庭和学生积极参与,构建合理的大学生消费引导和教育体系。高校应在帮助大学生树立理性消费观、培养科学消费观方面发挥主要作用;政府应积极倡导理性消费的社会环境氛围;家长要坚持科学教育,引导和监督孩子理性消费;大学生自身要增强独立意识,勇于承担社会和家庭责任,树立健康合理的消费观,坚持可持续消费、适度消费、理性消费。通过多管齐下、全方位协调、全力配合,* * *将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性消费观。
4.如何实现理性消费
(1)根据消费需求结构,即按照生存需求、发展需求、享受需求的顺序,考虑居民消费支出。
(2)消费要量力而行。
(3)消费要精打细算,注重效率,不仅要包括金钱账、时间账、精力账,还要注重消费每件产品的效用。
(4)消费要及时。在消费中,要注意消费观念和习惯的变化,尽量避免把钱浪费在“过时”或即将成为过时的消费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