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玉刚个人简介

男,博士,北京大学物理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物理研究所副所长,北京大学学位委员会物理学分会主任委员,核物理与技术(北京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离子束物理与应用团队(PI)负责人。出生于1963,理学博士。北京大学物理研究所教授,自1981开始在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学习,先后获得学士、硕士、博士学位。1996—1997分别在德国重离子研究中心(GSI)和瑞典隆德大学进行了STM/AFM和离子径迹离子探测器的合作研究。2002-2003年,英国格雷实验室对单细胞单离子辐照系统的探测方法、实验和应用进行了研究。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届、第七届学术评议组核科技组成员,中国辐射物理学会副理事长,北京核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核物理学会固体核径迹专业委员会主任,生物物理学会辐射与环境生物物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国家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国际核径迹和辐射测量委员会常务副主席、国际绝缘体辐射效应委员会委员、国际离子束材料表面改性委员会委员。他是第16届国际绝缘体辐射损伤会议的主席,也是先进核能系统材料挑战国际暑期学校的组织委员会。

作为负责人主持了973项目“强离子辐照引起的材料损伤研究”、磁约束核聚变能发展国家专项组项目“基于高能粒子辐照的聚变堆材料快速筛选等效性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离子径迹法制备纳米孔及能量转化和物质输运研究”和“高能离子技术应用于辐射健康评估与防护的基础研究”。近年来,基于离子束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基本原理和含能离子新技术,在离子束材料的离子注入与改性、含能离子材料的辐照损伤、含能离子辐射的生物物理学、离子束技术在纳米技术中的应用等方面取得了一些创新性研究成果。

系统研究了高能离子的能量损失、射程和损伤,重离子损伤的形成机制和径迹演化过程。对核能相关材料,特别是纳米结构材料,如纳米晶粒、纳米多孔、纳米多层膜和纳米层状材料中的辐射损伤缺陷的产生和迁移、退火、缺陷复合和再结晶、元素分离、气泡形成和聚集、微结构和表面形貌的变化、溶胀和侵蚀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研究。

国内首次提出并开展了基于高能离子径迹刻蚀法的纳米孔的制备、性质和应用。可控制备了特殊形状的纳米孔,从理论和实验上系统研究了其在电解质溶液中的电场分布、电流和电压特性,并据此制备了由纳米电流电流源、脉冲发生器和电渗透泵组成的纳米电流系统。通过修饰纳米孔中的各种DNA、蛋白质和特殊聚合物,创造性地制备了对pH值、温度和电解质离子单独或组合响应的功能性人工离子通道。

该研究成果已发表在《JACS,先进功能材料,能源& amp;在Environment Science、Physical Review E、Applied Physics Letters、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Acta Materials等国际高水平期刊上发表论文数十篇。,并在绝缘体辐照效应、离子束材料表面改性、固体核径迹等国际学术会议上作了特邀报告。其中,基于离子辐照损伤的核径迹法制备纳米孔被Nature、Nature China、Nature-AsiaMaterials评为“研究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