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行公与王行公中的武汉大学。
从1934年6月到1945年7月,王兴工正式担任武汉大学校长11年,仅次于李达(14)。在武汉大学工作,实际主持校务17年,被国立武汉大学招录。在长期的工作中,王兴工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办学思想,提出:“大学的任务是在道德上为人民树立榜样,在知识上探索先进的理论,在技能上研究促进社会进步的事业。”在他的不懈努力下,武大从1935开始研究生教育,到1936成立农学院,发展成为拥有全部5个学院,15个系,2个研究所的综合性大学。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王兴功为高校搬迁做了及时稳妥的准备,使得武大在高校搬迁中受损最小。面对国难,王兴公多次发表演讲,呼吁抗日,以教书育人的方式在教学中灌输抗战精神,特别强调战争和困难时期的人格教育。
1938年,王兴工率学校迁至四川乐山,拒绝国民党在学校建立师部,保护进步学生,支持他们开展抗日宣传活动。
武大西迁乐山后,物资、资金短缺。王兴功尽力克服重重困难,坚持教学和科研的正常开展,使武大得以延续和发展。他不顾病痛,走遍抗战大后方,广纳学者名流。无论出身或派系,他都兼容并蓄,经常亲自邀请,从而聘请了许多优秀的教授,取得了卓越的学术成就。
他继承了蔡元培不拘一格、任人唯贤的传统,任命周毓生为教务长(朱光潜因政见不合被撤换),赵世美为院长,叶圣陶、钟芳、张振儒、杨端六、陶隐、石生汉、胡岳等一大批知名教授学者到各系讲学。郭沫若、黄炎培等知名爱国民主人士也应邀授课,点评时局。武大在上世纪30年代成为“民国五大名校”之一后,再次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中央大学、浙江大学并称为“四大名校”,也得到了著名科学史家、英国剑桥大学李约瑟博士的高度评价。武汉大学“乐山时期”的荣耀,王兴功是第一个带头的。
1947期间,中山大学多名学生在反内战、反饥饿、反迫害的反蒋示威中被捕。他多次与广州军政当局争论,要求释放被捕的爱国进步学生。被拒绝后,王兴功愤然离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