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州怎么样?
基本概况
化州市位于广东省西南部,地理坐标为北纬110 21′-110 45′,北纬21 29′-22 13′。是我国著名的南菜北运基地之一,北与广西北流县接壤,南与广东省吴川市接壤,东与茂名市高州市、茂南区接壤,西与广西陆川县、广东省廉江市接壤。它南北长80公里,东西宽40公里。总面积235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5.9万亩,林地面积1.61.000亩,果园面积90万亩,淡水鱼池面积654.38+0.000亩。人口654.38+0.37万。辖5个街道办事处,1经济开发试验区,17镇,13国有农林场。1994年撤县设市。
化州古称石龙,北宋太平兴国五年改名化州,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悠久历史。因为盛产橘子,橘子在明清时期被列为贡品,又称橘州。
化州地势狭长,犹如坐狮,南北倾斜。全市耕地面积66.5万亩,宜林山区654.38+0.8万亩。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据初步调查,这里有20多种金属和非金属矿产。
按照“以工业为突破口,突出发展工业,巩固发展农业和第三产业,大力建设基础设施,广泛招商引资,努力增加财政收入,提高市民生活水平”的经济发展思路,化州市积极实施“工业立市、产业互动、城镇带动、外向拉动、环境竞争”五大发展战略,采取“办园区、扶民营、招商引资、扩城镇”的步骤,全力打造以交通和市政为重点的“八三”工程;实施“一扩三改”工程,启动新一轮城市建设和改造,加快城市化进程;建立招商引资责任制、“经济建设一票否决制”和招商引资奖励办法、乡镇财政盈余分享办法、工业创建“十佳公务员”评选办法等一系列激励机制,大力整顿机关作风,制定《周公工业园区优惠办法》、《化州市鼓励民营工业发展若干规定》等优惠措施,率先实施工业园区招商引资“三零一先”优惠措施。全市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经济建设热潮,呈现出财税大幅增长、劳动岗位明显增加、市民收入全面提高的良好发展态势。初步形成了以资源加工、农副产品深加工和劳动密集型为基础的产业体系。多项新产品获得省优、部优称号,丝绸、羽绒制品、桔制品、农药远销欧美、中东、日本、港澳等地。水果、蔬菜、甘蔗、渔业、畜牧、医药、林业等八大农业支柱产业不断巩固优化,培育了一批国家级、省级、市级农业龙头企业。
化州杨桃、无核黄皮分别荣获中国农博会名牌产品称号;洪菊谭可液和洪菊科健霜获得国际优质产品最高金奖,获准在美国上市。化州市先后获得全国乡镇企业先进县、全国水果百强县(市)、全国体育先进市、全国科普示范市、全国村民自治模范县、全国无烟草广告城市、省卫生先进市等国家(省)级荣誉称号。南盛地税所被评为全国青年文明号、职工之家,化州市人民医院、电信局被评为省级文明单位,明角村被评为省级文明示范村。
经济概况
建国后,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化州以农业为依托,大力发展工业和第三产业,城市建设等各项事业发展迅速。县域的社会经济主体逐渐从农村向城市转移,形成了以城区为中心,辐射全县的城市经济区域。
7月1994,1经国务院批准,化州撤县设市,既是该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也是国家对化州市功能和地位的确认,也标志着化州经济进入了城镇化发展的新时代。
化州历史悠久,物产丰富,具有独特的地理发展优势。它位于广东西部的中心。即将开工建设的李湛铁路、207国道、佛湛高速公路横穿化州,成为连接西南、珠三角、海南省的主要通道和交通要塞,各类物资的大型集散地。属于我国沿海开放地区,所辖19镇均为广东省重点工业卫星镇。改革开放以来,全县干部群众同心同德,艰苦奋斗,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七五”期间,化州县成为中国农村综合实力百强县,社会经济进入新的发展时期。1993年,全县社会总产值达到5351亿元,比1987增长6.85倍;国内生产总值261亿元,是1.978的5.03倍;国民收入23.2亿元,比1987增长4.95倍,工农业总产值4412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35.6亿元,分别比1978增长6.74倍和34.39倍。财政收入65438+18万元,比1987增长5.5倍。
化州市现有工业企业5099家,其中市属工业102家,镇级工业165,438+050家,其他工业企业4047家,初步形成了以建材、纺织、化工、机械、陶瓷、食品、制糖、酿酒为主要门类的工业生产体系。随着经济的发展,体育、卫生、环保也相应发展,城市化水平快速提高。到1993年末,全县从事二、三产业的人口增加到37.86万人,占总人口(含1453)的32.32%。城市公共设施日臻完善,街区按照城市标准规划建设,学校、医院、文体场馆一应俱全。国有和集体商业1369个,个体商业3489个,农贸市场6个,大型综合批发市场1个,饭店、宾馆、招待所16个。充足的水电供应已成为该市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化州,地处粤西走廊咽喉,是粤西对外经济的重要通道。化州撤县设市,完善制度规范,放宽各类审批权限,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经济吸引和辐射功能,成为粤西经济走廊的经济增长极,对影响和促进粤西经济发展,加快实现广东经济发展战略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化州建市产生了良好的效果。在申请设市期间和获准设市后,化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动各项社会事业和经济建设走上“快车道”。65438-0995年,国内生产总值406亿元,比上年增长21.4%,工农业总产值65.88亿元,比上年增长16.9%,其中工业总产值4614亿元,比上年增长12.7。农民人均纯收入2223元,比1.990高出1.57倍。财政总收入6543.8+0.99亿元,比上年增长365.438+0.1%;外贸进出口总额3.8亿元,出口创汇300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5.6%;全年新签外商投资项目合同9个,实际利用外资360万美元。在1994完成全市“四桥三路”的基础上,组织召开基础设施大会,新建城区面积是老城区的4倍,基本形成了以城区为中心,铁路为重点,国道、省道为骨干,县道、乡道为脉络的交通网络。
行政区划
化州市辖5个街道(东山、河西、夏果、石湾、南盛)、17个镇(利港、鲍旭、同庆、长岐、杨梅、两广、水桥、新安、官桥、中东、平定、文楼、陈琳、合江)。
历史的发展
三国是光华郡。宋改化州,以龙华河命名。搬迁到华县。1959年化州县与吴川市合署办公。成立于1994。
2000年,化州市辖3个街道,20个镇。总人口1007796、街道、镇人口:河西街道55959东山街道49333夏果街道34644长岐镇45176同庆镇49413杨梅镇56421两广镇49831水桥镇30855南盛镇26102利港镇99官桥32791石湾镇30305陈琳镇43572中东镇48665合江镇59730那吾镇52296博洋镇32187鲍旭镇1平定镇66246文楼镇43905江湖镇65438+ 8+08023鉴江开发区虚街40126558单位:人)
2002年,化州市辖3个街道(东山、河西、夏果)、20个镇(利港、鲍旭、南盛、同庆、长岐、杨梅、两广、水桥、新安、官桥、兰山、中东、平定、文楼、陈琳、合江)。
65438+2003年2月,(1)岚山镇撤销,行政区域并入中东镇。调整后,中东镇* * *辖2个居委会,30个村委会,总面积251.3平方公里,总人口97195。中东镇政府驻在原中东镇政府驻地;(2)撤销石湾镇,设立石湾街道办事处,作为化州市的派出机构;(3)撤销南盛镇,设立南盛街道办事处,作为化州市的派出机构。
截至2005年6月5438+2月31,化州辖东山、河西、夏果、石湾、南盛5个街道,17个镇(利港、鲍旭、同庆、长岐、杨梅、两广、水桥、新安、官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