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核选手如何破道,共同揭秘指南高新兴背后的逻辑。
文字?|?韩笑?白杨
8月22日,智能汽车领域的年度盛会——第三届全球智能汽车前沿峰会(GIV2020)在广州举行。来自车企、供应链、自动驾驶等公司的十几位大咖轮番登台,分享了对汽车行业变革机遇的看法,以及车联网、车路协同、自动驾驶等技术的发展方向。
与往年会议强调自行车智能化的突破不同,车路协调成为今年会议的热门话题。
GIV2020场景
东南大学-威斯康星大学智能网联交通联合研究院院长冉斌明确指出,车路协同是自动驾驶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未来将是车、路、网、云一体化协同发展的模式。
中国移动研究院首席科学家陈伟认为,车联网技术可以弥补汽车感知的不足,但面临基础设施渗透不足的问题。推广车路协同技术,在路边部署传感和通信设备,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车联网和智慧交通领域的资深玩家高辛高级副总裁兼战略与品牌总经理吴东升也上台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他指出,由车联网技术支持的车路协调系统将帮助自动驾驶行业提前到来。但目前仍面临投资大、运营主体碎片化等商业化问题,亟待突破。
在这方面,星基于在车联网和智能交通领域积累的丰富技术和经验,率先推出多种解决方案,帮助自动驾驶车辆在开放道路上行驶,为车路协同技术的量产应用以及未来与公共交通和城市管理系统的跨界融合做出了有益探索。
应急车辆优先通行功能的示范效应
那么高科技探索的关键成果有哪些呢?在车路协同技术成为行业新风口、加速发展的当下,高新兴扮演着怎样的角色?本次发布会后,车冬喜还与吴东升进行了深入对话,找到了问题的答案。
一、车路协同发展?高新兴突破商业化难题
自动驾驶技术经过多年发展,正处于从研发到落地的关键时期。但受限于目前的技术水平,自行车智能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高水平的自动驾驶技术落地有限。即使是世界上最先进的谷歌Waymo也迟迟没有大规模商业化。
基于自行车智能的局限性和5G等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中国政府将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重点转向车路协同的路径,希望通过车联网、路侧感知、云决策等技术实现自动驾驶技术的量产,进而实现智能交通系统的建设。
今年以来,《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关于做好交通运输工作促进消费扩大和质量提升的通知》等相关政策文件陆续出台,车路协同加速发展的按钮被按下。
定向容易,量产难。
在技术上,车路协同技术涉及车辆和道路的两侧,每一侧都有大量来自不同供应商的通信设备、传感设备和边缘计算设备。通信协议、数据格式、云平台等标准不一样,很难协调。
在商业模式上,车路协同的各类设备应该铺设在哪些场景,投资人和运营人的划分,无人出租车公司和智能车主的支付规则,都没有定论,大规模商业化面临障碍。
基于在车联网和智慧交通领域积累的丰富技术和经验,高新兴率先拿出了自己的答案。
今年7月11,文远智行作为国内首辆没有人类安全员的无人车行驶在广州生物岛的开放道路上(安全员在办公室远程监控),推动国内自动驾驶产业迈出关键一步。
此前,文远智行和高新兴已经在广州成功验证了多个车路协调和自行车智能的应用场景。
高新兴行人和非机动车检测功能的示范效应
在生物岛智能网联汽车基地,高新兴在路边部署了完整的车路协同设备,包括通信单元、边缘计算单元、激光雷达、智能车载终端等。依托红绿灯和4G/5G网络,地面的红绿灯和道路信息可以实时传输到文远智行无人出租车,弥补了自行车感知和决策能力的局限,保障了行车安全。
高新兴在广州生物岛部署的部分路侧和车侧设备
综上所述,车路协同彻底解决了多设备协同、系统平台搭建等关键技术问题,推动了自动驾驶产业的快速发展。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探索无人出租车只是高科技车路协同解决方案的一个方向,还有自动驾驶公交车、无人环卫车、城市班车等场景的解决方案。可以说为车路协同技术的具体落地探索出了一条系统全面的路径,对整个车路协同产业和自动驾驶技术的量产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二、智慧交通老炮涌入赛道?两个优势有助于打破游戏
车路协同赛道不缺选手。互联网巨头如BAT,网络运营商如中国移动和电信,汽车工业公司如广汽和Mainland China都积极参与。
但在真正的技术落地方面,高新兴为什么走到了前面?答案是其在智能交通和车联网领域十多年积累的技术和经验。
高新兴成立于1997。当初它的业务方向是通信设备,主要客户是国内运营商。2010高新兴上市后,迅速聚焦安防领域的平安城市和智能交通建设,推出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系统产品,包括AR直播摄像机、交通综合指挥平台、交通信号控制与优化系统、交通超融核云指挥平台等。,并迅速抢占国内市场。目前,中国智慧城市和智能交通项目超过200个。
2016随着汽车智能化、网联化浪潮的兴起,在智慧交通领域崭露头角的高新兴先后收购中兴通讯车联网子公司中兴IOT、中兴智联,开始在车联网领域发力,推出车联网C-V2X、RSU、车载T-BOX、OBU等系列产品,并成为国内第一批推出5G模块和终端,打通5G?SA模式模块制造商。
高新兴交通信号灯信号发布功能的示范效应
智能车辆基础设施协同系统的核心技术涉及通信、感知、边缘计算等领域,这恰好是新兴的优势。
基于蜂窝通信技术数十年的沉淀,高新兴在物联网无线连接技术上有着深厚的积累,尤其是在RFID、NB-IOT、5G?V2X等物联网技术。通信起家,后又吸收了中兴的子公司,形成技术合力,实力自然不可小觑。
再加上在4G/5G通信领域的积累,高新兴率先推出完整的、可商用的车路协同方案,自然是得心应手,得心应手。
三、车路协同爆发来了?谁能做向导?
国内车路协同产业方兴未艾。随着新型基础设施、智能交通和智能网联汽车相关战略和路线的界定,车路协调的路径被不断强调,成为新型基础设施、智能交通和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重要支撑。
但与此同时,如何打通车、路、云,如何在车路协同领域运行一个可行的商业模式,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车路协同产业急需头部玩家发挥引领作用。
从这个角度来看,梳理高新兴在车路协同和车联网方面的部署,可以发现有两个核心方向:一个是传统交通道路设施的改造,目前的重点主要是解决安全问题和效率问题。典型案例是“智慧高速公路解决方案”。第二,对于车路协同自动驾驶的部署,如上所述,典型场景既包括robotaxi,也包括自动驾驶连接。
虽然根据Gartner技术成熟度曲线(Gartner?周期),自动驾驶本身已经进入低谷,逼近复兴前夜。然而,目前业内的一个认识是,自动驾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会盈利。就在此前,滴滴还表示,将在自动驾驶上再投入十年。
那么,这个时候,高新兴就煞费苦心地布局车辆与道路的协同自动驾驶。作为一家公司,有哪些考虑?
吴东升对这个问题的回答简单而概括,可以说是“边种地边抬头看路”。
智能交通服务是高新兴的基本盘,车联网及相关的车路协同、车路协同自动驾驶属于预期的增量空间。同时,两者可以深度融合。
首先,车联网市场增长迅速。高科技新兴现在以自动驾驶切入布局,可以为自己的未来做铺垫,对行业本身起到引领作用。其次,传统智能交通市场相对成熟,高科技新兴的市场定位几乎清晰,增长相对有限。最后,车联网、车路协同等新技术也可以带动传统智能交通业务数字化、网络化,在原有业务上形成差异化优势。
至此,如何平衡企业生存与行业领袖的角色,高新兴似乎有了明确的答案。
本文来自车家作者汽车之家,不代表汽车之家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