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志大学

姚期智是迄今为止唯一获得图灵奖的中国科学家,也是清华大学“姚班”和“智办”的创始人。

26岁获得双博士学位,成为名牌大学教授。

姚期智出生于上海,1946,祖籍湖北孝感。出生后不久,姚期智跟随父母来到台湾生活。在学校,他对物理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经常沉迷于物理知识的研究和学习。长大后,姚期智进入台湾省立大学物理系,获得物理学学士学位。

然而,科学是无止境的。向往科学的姚期智并不满足于此,于是他去美国哈佛大学物理系深造,师从诺奖得主格拉肖教授。那时候欧美是留学生的圣地。在留学期间,姚期智成功地获得了物理学博士学位。此时,他刚刚26岁。

姚期智本应在物理学的道路上书写自己的篇章,但1973的一次意外让他决定转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正是在一次聚会上,姚期智认识了他未来的妻子楚风,她是一名中国人,正在麻省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系攻读博士学位。正是这次邂逅让姚期智接触到了新兴的计算机科学和技术。当时计算机在西方发达国家都是新兴学科。姚期智敏锐地意识到这一点,并决定“跳槽”。

于是,姚期智在哈佛获得了物理学博士后学位,姚期智转而进入伊利诺伊大学计算机系攻读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并在三年内完成了所有课程。29岁时,姚期智获得了物理学和计算机科学的博士学位,是名副其实的顶尖学者。

今年9月,姚期智再次做出“跨界”举动,进入麻省理工学院数学系担任助理教授。果然优秀的人各方面都很优秀。一年后,姚期智终于开始了“专业对口”的工作,在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系任教。这一教就是10年。

从那以后,姚期智在美国的许多大学任教。比如普林斯顿大学、加州大学等很多知名大学都盛情邀请他做教授。因此,在他几年的教学生涯中,姚期智经常往返于各大学之间。后来,普林斯顿大学聘请姚期智为终身教授。

尽管姚期智有大量的教学工作,但这并不妨碍他进行学术研究。事实证明,姚期智在计算机科学领域的成就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姚期智在教学期间,通过研究提出了随机化算法复杂性的论证,这一原理至今仍是重要的计算机研究工具。1993年,姚期智首次提出了量子通信的复杂性,基本完成了量子计算机的理论基础,这是一个突破。

随后,他完成了密码学的研究,奠定了现代密码学的基础,对基于复杂性的密码学和安全形式化方法做出了突破性和基础性的贡献。在此之前,计算机科学领域一直被西方科学家垄断。虽然姚期智中途出家,但他成为了打破这种垄断的人物。

1995年,姚期智提出了分布式量子计算模式,为未来通信技术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进入新世纪的2000年,姚期智因为在计算机科学领域的成就,获得了计算机领域的最高荣誉奖——图灵奖。他也是迄今为止唯一获此殊荣的中国科学家。

回大陆,为中国培养本土科技人才。

获奖的姚期智没有大张旗鼓地宣传他的成就。2004年,姚期智辞去普雷斯顿大学终身教授的职务,回到中国在清华大学任教。在美国的最后一堂课,他对学生们说:“我要回中国,永远。”

进入清华大学后,姚期智成为高级研究中心的全职教授。在教学方面,他在美国任教多年。在比较了两国的计算机教学后,他将自己的教学经验与中国的现状结合起来。

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体系。后来他办了一个计算机科学实验班,由他亲自授课,所以叫“姚班”。这个班的学生都是精英。

除了亲自授课,姚期智还邀请了许多著名的外国教授举办学术讲座和其他交流研讨会。清华有句话:“清华在姚班一半是英国人”,意思是清华一半的人才在姚班。虽然有一点夸张,但这是对“姚班”的高度赞扬和评价。

从“姚班”走出来的学生,即使在国际上也有很大的竞争力。曾经有一位卡耐基梅隆大学的教授坦言:“收到姚班学生的申请后,他会专门挑出来,只要英语水平能达标,基本都会录取。”但是你想想,清华有多少学生英语短?

可以说,姚期智教授培养的学生都能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尖子生相媲美,为我国科研教育培养了大批后备人才,做出了巨大贡献。

除了姚期智教授在计算机领域的成就,姚期智在人工智能领域也取得了非凡的成就,正是在他的带领下,中国的人工智能领域才能跻身世界前列,达到领先水平。为了培养中国人工智能领域的本土人才,姚期智成立了“智课”,后来又在上海成立了“相智研究院”,专注于前沿技术的研究。

国内著名高校的顶尖人才聚集于此,从事前沿技术和创新技术的研究。姚教授对此有一个宏伟的愿望:在10年内,研究院将步入世界计算机领域和人工智能研究院的前列。

2017年,71岁的姚期智教授获得中国国籍,随后正式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以前,他的院士头衔前面总是加上“洋”字,显得那么陌生,那么刺眼。如今,姚院士已年过七旬,但仍活跃在科研一线,立志在计算机领域取得更大进步,可谓“老马卧虎,志在千里”。

姚期智院士可以作为无数海外中国知识分子的楷模。诚然,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是有国籍的。多年来,海外华人院士纷纷选择回国,如结构生物学家石、分子生理学家、物理学家段等。这些是国家的栋梁,是中国科学发展的坚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