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答培养自身就业能力的问题
第一,促进就业能力
就业能力是毕业生成功就业的重要方法。我们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发现目前就业能力培养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基于以上原因,我们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和提升进行了研究和探讨,以期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使大学生更好地就业。通过数据统计和分析发现,大学生就业能力现状与社会需求不匹配,这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提高就业能力的方法需要从“个人(大学生)-组织(学校、企业)-国家(政府、社会)”三个方面合理进行。
二,提高就业能力的探索与思考
就业能力的提升是一项重要的系统性工作,需要政府、高校和企业的合作,也需要学生自身的努力。
(一)政府应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改善就业环境1。高度重视就业能力的培养,将其作为评价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就业能力不仅是对大学生就业数量的要求,也是对大学生培养质量的要求。长期以来,我国政府对高校的政策倾斜并没有完全与大学生就业能力紧密挂钩,因此高校更重视“科研成果”而非人才培养和就业能力提升。政府应更加重视高校就业能力的培养,将学生是否具备社会要求的职业资格、课程设置是否符合经济发展需要作为高校资质的重要指标,逐步从重视“就业率”向重视“就业能力”转变。2.加强管理,把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各项工程落实到位。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市场供大于求,导致一些部门和地区出台了一些就业壁垒政策和地方保护政策。因此,作为政府,应切实加强对就业项目的监管和政策干预,发挥引导、监督和调节功能,落实好所有大学生就业项目,真正意义上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2)高校要完善功能,调整培养指标,增强学生就业能力1。将就业能力培养与高校人才培养结合起来。目前,各高校都相继建立了就业指导服务机构,开设了就业指导课程,但都处于起步阶段,没有形成环环相扣的系统教育体系。教育的方法和手段简单单一,缺乏实践内容;教育机构和教师队伍建设薄弱。高校应加快就业能力培养的进程,不断将就业能力的培养融入到各门课程中,明确人才培养过程中就业能力的培养目标。为了让学生真正具备自主学习、将知识转化为技能和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我们必须在课程中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发展的机会和新的就业能力技能,同时将就业能力技能作为最终课程考核的指标之一。通过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将成为传递核心就业能力技能的工具,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将融入大学课程。2.将校企合作延伸到课堂教学,高校可以根据自身的市场调研和用人单位对学生的能力需求,确定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使大学生的能力满足岗位需求。可以邀请企业管理者参加讲座,讲授课本知识与具体职业的关系,改变人才培养方向,强调一般知识、态度和社会技能的培养。同时,加强校企有效联系机制,促进双方有效沟通,推动用人单位向高校发出需求信号,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用人单位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见习机会,而在中小企业,可以通过安排学生短期进入企业工作、带学生参观企业、提供其工作场所等岗前培训,提高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能力。3.充分利用社团的阵地作用,增强学生的职业规划意识。近年来,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的大学生社团日益增多。他们是具有社会沟通、就业服务、就业导向、素质拓展、凝聚激励、企业文化对接等功能的组织。它们是提升大学生职业规划和人生规划意识的良好平台。4.加强人格修养,端正大学生择业心态。现代社会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企业的经营理念不断更新,这就要求每一个从业者都具有良好的人格品质和抗压能力。因此,各高校应加强学生心理发展建设。在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工作中,高校应加强就业心理学的研究和实践,培养大学生正确的择业态度,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培养他们应对挫折的能力,培养他们积极规划人生的信心。
(3)大学生要提高认识,积极转变观念,转变角色。转变观念,实现就业多元化。当代大学生必须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职业观,这是老生常谈,也是真知灼见。笔者在调查中发现,在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下,部分学生对自己未来的职业目标不明确,职业观模糊。是否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要求,还是把就业区域选择在沿海一线城市。大众化教育时代,大学生要从自身情况出发,根据兴趣爱好准确定位自己,客观看待自己,勇于寻找适合自己发展的工作,而不是在象牙塔里找地方住。国民经济的发展催生了很多新的工作,也可以让大学生实现自我价值。2.树立终身学习的就业理念知识经济背景下,要求大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提高就业能力。终身学习是指人一生中不断学习的过程。总之,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任务,需要国家、组织和大学生自身的相互配合和共同努力。
作者:尹谭单位: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
第二章:创业教育与大学生就业能力。
一,英国大学创业教育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路径
创业教育以参与者的技能、知识和个人特征为基础,即在模拟的Enterprisingeducation场景中应用创造性的思想和实施创新的行为,使参与者的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领导力、快速反应能力、识别和利用机会的能力、应对挑战的能力得到考察和提高。创业教育和课堂理论教育的区别在于,课堂理论教育更多的是告诉学生已经存在或者已经验证的东西,学生被动接受;创业教育就是让学生亲身参与活动,探索不可预知的结果。在培养学生就业能力方面,英国大学普遍采用BillLawandTonyWatts设计的“DOTS”模型,该模型从四个方面为大学生的职业学习提供了一个框架:(1)自我意识:清楚地了解自己的职业相关特征,如技能、性格、工作和学习动机,以及对职业规划的影响;(2)机会意识:清楚自己面对的是什么机会,以及这些机会所需要的成本和收益;(3)决策能力:学会如何决策,恰当运用各种决策技巧和手段;(4)学习迁移:能够运用相关技能和知识实施所做的决策,并妥善处理各种相关因素。创业教育是通过实践实施和发展这些职业学习的重要途径。创业教育和学生课堂理论学习相辅相成。在学生学习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创业教育使学生了解企业,了解企业需求,通过设置企业运营的真实场景,让学生像企业家一样思考和行动。通过这种大量的个人实践,学生还可以减少对老师或他人的依赖,减少对环境变化的脆弱性,减少对不确定环境的恐惧。20世纪90年代,英国对高等教育进行改革,逐步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大学生的扩招带来了就业竞争的加剧。也就是说,与此同时,英国学术界对大学生的就业能力进行了大量深入的探索。2006年,就业教育教学小组建议将学生的就业能力培养融入课程教学中。提出的教学方法包括:第一,要求学生在真实、丰富的资源情境中学习(如基于问题的学习、分析案例研究材料、将复杂的材料归纳为针对特定受众的简要内容等。);第二,在适当的时候让学生合作(小组合作,建立学习型组织,准备小组报告和小组陈述等。),虽然这会带来终结性评价相关的困难;三是提供认知脚手架,帮助学生做目前没有外界帮助做不了的事情,然后随着他们能力的发展逐步拆除脚手架(例如,角色扮演,在更大的群体中逐步解决具体问题,使用形成性评估等。);四是鼓励学生元认知的发展(如通过个人发展规划、写批判性评论、提出案例、给出论据等方式进行自我反思和自我调节)。许多高校也在实践中创造了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新路径。英国的一些大学,如林肯大学、德比郡大学、兰卡斯特大学、纽卡斯尔大学、伯明翰大学等,已经逐渐将创业教育引入教学体系,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尤其是林肯大学林肯商学院。
二,林肯商学院学位课程与创业教育的整合框架
林肯大学位于英国历史名城林肯市中心,是英国知名的国立大学。林肯商学院是林肯大学的二级单位,主要培养商学学士、旅游管理学士、工商管理硕士、娱乐与旅游管理硕士。265438+20世纪初的头几年,林肯商学院发现,只有42%的毕业生被自己第一次选择的工作录用,而其他毕业生都没有找到自己最满意的工作。为了改善这种状况,林肯商学院成立了专门的就业能力培训机构,并制定了就业能力培训策略。这一战略的目的是通过将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创业教育和商业现实联系起来,在学生的学位课程体系中扩大实践学习的机会,促进毕业生的就业能力,改善他们的就业结果,从而提高学生的满意度,增强学院对学生和雇主的吸引力,从而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能力。林肯商学院还每年对毕业生的就业单位和满意度进行调查,不断修正现有的措施,并将这一行为作为最终环节纳入培养学生就业能力的策略中。在林肯商学院采取的创业教育策略中,关键环节是如何将创业教育和就业能力培养融入学位课程体系。林肯商学院制定了实施框架,同时特别注重对教职员工的培训,提高他们运用创业教育的意识和能力。通过这两项措施的紧密结合,创业教育被纳入学生学位课程体系,与理论教育有效衔接。林肯商学院制定的创业教育实施框架由人格发展、技能发展、实践学习、工作经验学习和职业指导五大模块组成。这五个模块不仅是一个递进关系,而且相互渗透。比如个性发展是其他模块的基础,但也可以在其他模块中进一步提升。职业指导需要在其他模块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指导,但也为其他模块的开发提供了宏观框架。
(1)个性发展林肯商学院推出了专业的职业生涯管理软件,并与专业机构合作,为学生提供相关的测试和咨询,鼓励学生充分利用这些先进的职业指导方法进行恰当的自我评价,为自己设定个性化的学习目标和技能训练细节。学院要求学生详细记录他们的学习效果,并将这些记录作为创建职业规划、简历和工作申请的基本材料。
(2)技能开发包括与特定专业相关的特殊技能和通用技能的培养。每一个具体的管理专业都需要它的特殊技能,但对于大多数管理专业来说,需要培养一些通用技能,包括:(1)个人素质。如组织能力和时间管理能力、自信意识、预算和个人财务管理能力、发现和把握机会的能力、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不确定环境中决策和承担风险的能力、计划、设定目标并坚持的能力、独立工作并对结果负责的能力等。(2)人际交往能力。包括表达能力,需要一系列的口头和书面沟通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如建立人际关系、谈判、说服和影响他人的能力;不同情况下的领导力;团队合作能力;参与社会、行业或专业网络的能力等。(3)执行任务的能力。如项目组织管理技能、计算机和信息技术技能、定性定量分析技能、理论知识在实际任务和工作场所的应用能力、适应不同工作场景的能力、高标准完成工作的能力等。在培养上述通用能力方面,林肯商学院为学生提供了许多模仿企业真实情况的机会,如让学生以商务人士的视角解决现实中的各种问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引导和鼓励学生探索新的商业机会;并且组织很多团队活动。
(3)实践学习和实践是形成和提高创业素质和能力的最重要途径。创业教育要突破课堂教学形式,注重课堂外的实践教学。林肯商学院要求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与其专业理论学习相关的实践活动,督促学生将所学知识技能转化为工作能力。这种实践学习有多种方式,如科学研究或实践项目、真实案例研究、基于问题的学习、访问商界人士或其他外部组织、邀请雇主代表讲课或向学生传授职业经验的其他方式。
(4)工作经验学习过去大学毕业生大多在大企业工作,大企业一般都有比较完善的入职培训,可以弥补在校大学生工作经验的不足。然而,随着大学生人数的迅速增加,更多的大学生开始在中小企业工作,他们大多数没有入职培训计划,因此这类用人单位在招聘大学毕业生时越来越重视他们的工作经验。而丰富的工作经验也能让毕业生在参加工作后很容易适应不断变化的工作环境。通过工作经验学习,可以进一步提高个人发展、应用学习和技能发展的效果。林肯商学院大力支持学生参与各种基于工作经验的学习,如日常和假期兼职、自主创业或做自由职业者和志愿者、参加社区或企业组织的活动、领导或组织社会活动、体育活动或其他校园活动。并为学生提供相关信息和机会,帮助他们在参与实际工作时了解企业运营和工作环境。
(五)职业指导持续职业指导是创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时职业指导是由外面有经验的人而不是我们学校的老师来提供的,不仅为学生提供一般的职业指导,也为一些特定的专业和行业提供专业指导。职业指导涵盖:简历制作培训、求职应聘方法和面试准备、帮助学生提高沟通能力和建立自信心、职业辅导、举办各种活动增加学生与从业者交流的机会等。在上述几个方面的模块中,都设置了反馈环节,即要求学生描述自己通过本模块的学习,发展了哪些技能,这些技能在哪些地方得到了提高,这些技能在自己未来最想要的工作中起到了什么作用。通过学生的反馈,可以具体了解某个模块对学生的影响,以及如何进一步完善每个模块。
第四,林肯商学院教员创业教育能力培养
林肯商学院将教员创业教育能力的培养作为通过创业教育培养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所有参与创业教育的工作人员都应该接受培训,而不仅仅是那些专门从事职业指导的人员。原因在于,即使学院对创业教育做了完整的规划,但如果没有有效的引导和激励,教师也很难积极实施创业教育来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而仍然用老办法教学,那么规划出来的计划就很难实施。只有通过培训,才能激发教师的参与热情,提高教师应用创业教育的能力,将教师对新教育方式的理解融入到课程体系的变化中,才能逐步改变高校的教育方式,真正走向以提高学生就业能力为重点的教育。2007年5月,林肯大学举办了“赋能,创业”(3ES)培训项目,目的是分享各方对创业教育应用的认识。发展技能,通过课程实施创业教育,并创新或改革现有形式;促进高等学校、社区和企业之间的互动与合作,提高创业教育的应用效果。项目参与者包括高校参与创业教育的教师、负责培养学生就业能力和在企业和社区发展实践机会的教职员工、在企业或公共部门工作但希望与高校合作推进创业教育的人士等。超过65,438+000人参加了该项目。此外,林肯大学和林肯商学院都鼓励教职员工与企业和社区建立长期联系,参与各种商业运作。通过这些实践性的商业活动,可以增强他们对实际工作的理解,提高他们应用创业教育的能力。事实上,英国政府也在采取措施鼓励大学加强与企业和社区的互动。典型的活动被称为“第三流”,由高等教育创新基金(HEIF)资助。这项活动的目的是使企业和社区通过各种商业或公益形式获取高等教育机构的知识,如以商业形式提供咨询服务、设计或艺术服务,而以公益形式如提供社区教育和法律援助。在政府的鼓励下,高校也积极采取措施,鼓励教职工更多地参与企业或社区的运作,既帮助了企业和社区,也提高了教职工的创业教育能力,拓展了学校开展创业教育的合作空间。
五、对我国高校管理人才培养的启示。
赵金华、孙迎光指出,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应借鉴国外创业教育的成功经验,客观看待我国创业教育的实际情况。目前我国高校的管理类专业普遍以理论知识教育为主,缺乏实践环节,毕业生难以满足企业需求。特别是在经济危机的影响下,大学生就业面临着更加困难的局面,企业在买方市场中处于强势地位,这对管理类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从高校的功能,即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的角度来看,仅仅向学生传递管理专业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而是要让学生具备企业需要的综合能力,使他们能够顺利就业,保住工作,继续发展。从这个角度来看,培养就业能力的活动应该成为高校管理专业教学体系的核心部分,而不是理论教学的附属品。而且,由于中国的高校仍然偏向精英教育,相当一部分大学生仍然认为在大学学习意味着光明的未来,因此没有足够的动力在大学培养自己良好的技能和知识,以满足未来社会的需要。因此,让学生意识到其就业能力发展的意义,即只有一个本科或研究生学位是不够的,还需要更多的能力特征才能成为用人单位青睐的人才,这应该成为大学教育过程中的一项基本责任。将创业教育引入我国高校管理类专业的教学,最终形成系统的创业教育模式,应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整合职业服务涉及的部门,建立创业教育战略规划。整合各类相关资源,帮助大学生创业,营造创业氛围,是高校的重要职责。涉及管理类专业的高校,可将创业教育引入现有专业教学体系,并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详细规划。要以院系为实施主体,在学校层面建立相应的服务部门,为推进院系创业教育提供各种支持,如师资培训、社区与企业合作等。第二,逐步将创业教育落实到大学生的课程体系中。这是创业教育成功实施的关键环节,意味着要重新设计现有的课程体系,增加实训或实践的比重。一方面,学校鼓励学生举办和参加各种社团活动或模拟商业活动,如案例分析大赛、实物销售大赛、职场模拟活动等。另一方面,加强学校、企业、社区的联系,为学生提供更多参与真实实践的机会。而且现有的教材也需要过于注重理论知识,以兼顾理论和实践知识。比如中国引进的西方管理学经典教材,往往会列举大量案例支撑理论,理论与现实紧密联系。然而,国内地方教材过于强调理论,实践案例较少。由于国外的实际情况与国内不同,国外的案例往往不适用于国内,学生在使用国外教材时难免会脱离国内实际。
这就要求各地教材加强实际案例的编写和分析,为学生提供适合中国国情的经典教材。第三,加强教职工创业教育的技能培训。国内高校的管理类教师大多从理论研究入手,没有接触到实际操作,限制了课堂教学对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一方面,应该鼓励高校引进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人担任专职或兼职教师,另一方面,应该增加对科研人员的实践培训,以提高他们对实践的理解。鼓励教职工积极与企业或社区合作,以不同形式参与社会项目,增强实践体验,在教学过程中结合真实案例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第四,创业教育要注意层次性。即设计一个逐步升级的学习步骤,为学生提供不同阶段的不同教育水平。比如在学生入学之初,就要强调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然后逐步进入技能开发、工作经验学习等环节。这样,学生经历了一个逐步升级的学习过程,不仅丰富了自己的经历,也提高了参与的积极性。创业教育的规划和管理也应强调学生的参与,这既包括在校学生,也包括毕业后工作的学生。通过这些学生的不同理解和体验,可以设计出既符合学生兴趣和期望,又紧跟时代变化的合理的创业教育路径。鼓励学生参与教育路径的设计和管理,使他们能够更积极地参与后续的实施,并通过创业教育培养他们更强的就业能力。
作者:周悦,单位:西南政法大学管理学院民商法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