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了什么事?四书不就是《论语》《大学》《中庸》《孟子》吗?

四书是四本古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书》的白话文注释是以四大古籍的原文为基础,为方便读者而进行的白话文翻译。闲暇之余,我经常阅读一章或几章,细细品味课文精华,渐渐对这本书产生了兴趣。大学是初学者进入德国的教科书,在封建社会已经成为政治课。《大学》开篇就说:“大学之道,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也就是说,大学的目的是为了认识和建立光明磊落的道德,使人弃旧立新,去恶向善,使人的道德达到最完美的状态。这是纲领性的一句话,后面是“敬事、知行、诚、正、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循序渐进的修炼方法和目标,属于项的内容。整篇文章都是在这个框架下讨论的。古代有小学,有大学。小学时,教扫进退规则和“礼、乐、射、御、书、数”六艺。大学是做人和修身的原则。《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的语言学著作,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孔子生于春秋末期。他所处的时代,是一个礼崩乐坏,社会动荡变革的时代。西周以来,以礼乐为标志的社会制度遭到破坏。各国相互征讨,诸侯纷纷扩张疆土,争夺天下霸权,大小战争不断,儿子杀父亲,兄弟杀兄弟,篡位夺权此起彼伏。这就是所谓的“礼崩乐坏”,原来的社会秩序被破坏了。孔子主张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就要建立一个“道”的社会。而且历史经验证明,“无道”政权可以一时成功,但终究不可能长治久安。“德”的社会就是实践“王道”,实行“仁政”,建立道德至上的理想社会。所以孔子提出“君子谋道而不谋食,君子忧道而不忧贫。”《论语》中有一段孔子对音乐的评论:“孔子谓邵:‘美如其好。’它被称为“武”:‘它是完美的,但它不是完美的。’“少乐是大顺时代的音乐,孔子认为是完美的。对周武王音乐的评价是,美是美,但善仍有欠缺。因为在大顺时代,政权转移是一种和平的让位方式,道德高超,所以很完美。周朝以武力得天下,道德水准下降。孔子周游世界,积极宣传他的政治思想。到了卫国,卫国国王问孔子军事部署,孔子干脆回答说:“豇豆的事我听说过;军中的东西不是学来的。”也就是说,我听说过祭祀仪式这种东西;没学会和兵打仗,第二天就离开了卫国。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孔子在多次碰壁后,明知自己的想法和抱负无法实现,仍毅然为之奋斗。当他和他的弟子们被困在蔡晨之间,没有食物可吃时,他曾在街上询问三个弟子的意见和看法。鲁兹对此表示怀疑,认为他可能没有达到仁和智慧。子贡肯定孔子之道伟大,但因为世人不能容忍,希望孔子修改。颜元曰:“夫子之道,大哉,世人不可容也。虽然,师傅推了!有什么不好?以后不要见君子!“世人不能只证明世人浅薄,世人不能容忍。不伤孔子,却体现了孔子仁者君子的高尚品格。孔子坚信自己的想法是正确的,只是时代没有到来。即使在生前无法实现,他也要为后人树立榜样,引导人们沿着真理的道路前进。如果孔子降低自己的标准,我想历史上会少一个启迪人生智慧的圣人,而多一个像管仲这样的圣人。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孟子》一书中攻击杨朱和,言辞咄咄逼人:“杨为我,无君子;墨家的兼爱是无父的。没有君主和父亲,它就是动物。“所以孟子对攻击异端的贡献是很大的。如果孟子今天还活着,西方基督教主张父子是神的子民。如果这个学说要入侵中国文化,我想它会像打落水狗一样被孟子无情地赶出去。孟子主张非功利的道德。《孟子·滕文公》第二章对公孙衍、张仪是否有勇有谋进行了评论。孟子认为,公孙衍和张仪作为纵横相联的政治家,在诸侯国之间,通过唇枪舌剑,不计是非,谋取自己的利益。当时他们有一种“怒而畏诸侯,平天下,灭天下”的倾向,但孟子鄙视他们。孟子认为,只有三个条件,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权位不能屈,才能称之为君子。孟子在齐国客居大臣时,燕国因燕王让位而发生内乱。齐宣王问孟子是否要出兵攻打燕国。孟子从民本的立场出发,主张:“取其所悦者,则取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