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艺术品能看起来像什么都没有吗?
一、教材分析
(一)教学目标
这节课是具体了解和认识三大艺术类型中的第三种——抽象艺术,抽象艺术作为人类三大主要艺术类型之一,也是人类认识和把握世界的重要方式,但它使用的是纯粹的艺术语言,这是它与具象艺术和图像艺术的区别,因此,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对抽象艺术的两种基本形式(冷抽象和热抽象)、艺术走向抽象的简单过程以及抽象艺术的语言和艺术美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不求完美。
(二)内容结构
这节课主要包括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讲述了现代抽象艺术的创始人——俄罗斯艺术家康定斯基“发现”抽象艺术的故事,这节课旨在通过这个故事说明,抽象艺术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是通过人的“发现”而产生的。这里有两点需要注意:1。抽象艺术与具象艺术、图像艺术的区别在于,它不直接表现现实中任何看得见的东西,但也不能说它与现实无关。可以说,任何艺术的终极对象都是现实。2.抽象艺术使用的语言是不现实的,是纯粹的艺术本体语言的表达,包括点、线、面、色。这些都需要老师在讲座中讲解。
第二部分是“两位抽象艺术家和两种抽象艺术”。
第三部分,“艺术为什么走向抽象?它的艺术美有哪些表现?”简单介绍一下美术的基本分类方法,学生有个大概的了解就够了。
第四部分是“任何人都可以创作抽象艺术吗?”在艺术的三大功能的基础上,说明艺术欣赏不仅仅是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对培养学生认识世界的能力、审美的眼光、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未来的人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本课程的重点是“培养审美眼光”,掌握艺术欣赏的一般方法,了解艺术欣赏对个人未来人生发展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该课程的教学难点主要是如何举例说明艺术的主要分类方法、艺术欣赏的概念以及艺术欣赏的一般过程或方法。
二、教学内容信息
(一)作品分析
即兴创作31(油画,1931年)康定斯基(俄罗斯)
康定斯基出生在莫斯科。他的父亲是茶商。他年轻时随父母生活在罗马和佛罗伦萨,后来回敖德萨。我从十几岁就开始画画,写诗,弹钢琴和大提琴。获得莫斯科大学社会科学和法律学位。1896,康定斯基30岁的时候,决定学习绘画。他在慕尼黑美术学院学习绘画直到1900,然后开始积极的艺术实践。
康定斯基提倡即兴创作来表现艺术家的需求。他认为精神因素是艺术中最重要的,艺术不是对自然的模仿或精心制作,而是一种内在的需要。艺术像自然、科学和政治一样,是一个自给自足的领域,由适合自身需要的自身规律所支配。找到这个规律,是画家毕生奋斗的目标。他特别强调绘画和音乐的结合,这是所有艺术中最抽象的,康定斯基在《论艺术的精神》一书中阐述了音乐和绘画的深刻关系。在康定斯基看来,绘画必须创造一种与自然物体和谐的新现实。画中的色彩就像音乐中的音符,本身就能打动观众。画家用这种抽象的艺术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在听众中唤起音乐产生的难以用语言表达的艺术情感。康定斯基追求绘画的音乐感,最终发展出情感抽象画。
康定斯基的抽象作品带有强烈的个人感情,所以有人称他的艺术为“热抽象”艺术,他的大部分抽象作品完全脱离了客观对象。为了避免标题对观众的引导性联想,他常常像音乐作品的标题一样,给自己的画作起“即兴”、“作品X”之类的名字。
《百老汇上的爵士乐》(油画,127cm× 127cm,1942-1943,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ndriaan(荷兰)。
荷兰的蒙德里安一直想象自己的画是由最简单的艺术语言元素组成的——直线和纯色。他希望他的艺术揭示隐藏在不断变化的主观表象背后的永恒现实。他自己说:“我一步步排除曲线,直到作品最终由直线和水平线组成,形成一个十字...直线和水平线是两种对立力量的表现;这种对立的平衡无处不在,控制着一切。”他从大小原色块和长方形直角形的组合中寻求所谓的“表里平衡,个体与集体平衡,自然与精神,物质与意识平衡”。他认为这是反映宇宙最本质的客观规律。人们称他的抽象画为“冷抽象”,也被称为几何艺术(geometric de stijl)。
《百老汇爵士乐》是蒙德里安最著名的作品之一,也是他为数不多的直接来源于真实感受的作品之一。在这部作品中,蒙德里安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了对百老汇音乐的感受和理解,创造了一种视觉音乐。像铜管乐器一样的明黄色线条,在霓虹灯一样的红蓝灰点的闪烁下,呈现出爵士乐的节奏感。我们还能感受到纽约最繁忙的百老汇之夜的喧闹。密如蛛网的纵横线条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百老汇是一条直角交叉路。
红树林(油画,1908)蒙德里安(荷兰)
《灰树》(油画,1912)蒙德里安(荷兰)
开花的苹果树(油画,1912)蒙德里安(荷兰)
蒙德里安(1872—1944),荷兰画家,出生于荷兰阿姆赫夫特,卒于美国纽约。父亲是一名小学校长,热爱绘画。他受父亲影响,从小喜欢画画,跟父亲和画家叔叔学画。17岁拿到小学绘画教师资格证,三年后拿到中学绘画教师资格证。1892年来到阿姆斯特丹,进入国立美术学院开始正规严格的写实绘画训练,成为一名基本功扎实的好学生,受到老师们的高度赞赏。1908之前,他画了大量写实山水画,笔法肯定,形象概括,艺术水平很高。1908之后开始探索新的表现手法。1911年底,他来到巴黎,立刻受到立体派的影响,开始探索以“树”为主题的抽象表现。1914后,他抛弃立体主义,转向几何象征绘画,最终在20世纪初形成了独特的纯几何抽象风格。最后,他用绘画基本元素的直线和直角的交点形成大小不一的有节奏的几何图形,再与最简单的原色的色块搭配,成为独特的“新造型”艺术,名扬天下。人们一看到粗黑的横直竖直的线条形成红黄蓝灰大小不一的正方形和长方形,就知道是蒙德里安的作品。他认为只有这种抽象的图形形式才是绘画最本质的。他抛弃了过去所有的传统技法,在他的画中看不到任何其他画派的影子。他以新的作品形式,开拓了人类的艺术视野,引领人类追求最纯粹的和谐。
教材中刊登的三幅“树”选自蒙德里安在立体主义影响下探索以树为主题的不同表现形式的作品。后来他又用树的影子做了很多更抽象的几何画,以至于1913中的线条和色彩的构图,1914中的6号构图,都是纯粹的抽象几何作品。如果将这些作品进行整理,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从具体到抽象的探索过程。
《红树》写于1908,是蒙德里安最初脱离传统写实绘画,开始探索表现性新艺术形式的作品。从它的笔法和色彩来看,明显是受梵高的影响。
《灰树》创作于1912,说明蒙德里安来到巴黎后受到了立体派的影响。他根据立体主义的分析方法,抛弃三维空间,追求平面构图,注重构图的平衡,探索更多的抽象性。他把树的枝形概括为各种弧线交叉的抽象构成,但仍然保留了树的形象和树形的完美。这幅画是冷灰色调。这幅画由于线条强烈,笔法扎实,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
《开花的苹果树》创作于1912,是画家继灰树之后对树进行简化抽象的探索,寻求形式上最本质的构图。屏幕上的树变成了失去了树枝形状的弧线,变成了近乎抽象画。这只是画家在进入纯抽象的绘画创作之前,脑海中仍然有一棵树的影子的抽象作品。可以说,这幅作品是蒙德里安的创作转向由直线和直角构成的抽象作品的导火线。从此,他步入了由直线构成的纯抽象创作,找到了自己的风格,创造了一个新的艺术世界。
尼金斯基(油画,116.9 cm× 89.5 cm,1950,美国私人收藏)克雷恩(美国)
弗朗兹?克雷恩(1910—1962)原本是一个专门画人物和城市风景的画家,带有社会现实主义的味道。直到1950,他还沉浸在伦勃朗和戈雅的传统绘画中。从65438年到0949年,他开始将黑白素描运用到大型抽象构图中,创作了一幅具有强烈个性特征的抽象画。后来迅速走向极端。绘画方法和波洛克的基本相同,就是他下意识地去画,但在画上有一些和中国书法相似的汉字的偏旁或偏旁笔画,然后他把它们放大,黑白分明地强烈地表现出这些笔画粗粗的书法般的人物。
在制作这幅抽象画时,克雷恩使用了印度墨水,然后改用广告色或颜料,用一把大刷子来画。1949年,克雷恩画了一幅尼金斯基的素描肖像,次年他根据这幅尼金斯基迅速画出了一幅黑色构成的抽象画,黑色被“用笔墨描绘”出一个似是而非的形象,效果极佳,令他大为欣慰。之后,他又尽量将画面放大,让抽象的黑色笔触飞得极为雄伟。
白底白字(油画,1918)马莱维克(俄罗斯)
俄罗斯画家卡西米尔?马莱维奇(1878—1935)是十月革命前夕俄国“至上主义”运动的创始人之一。1913左右,他用铅笔在白底上画了一个黑色的正方形,排除了他早年开创的俄罗斯立体主义-未来主义风格。按他自己的话说,“我们要把艺术从物体的重量中解放出来。”他在《非客观世界》一书中说:“客观世界本身的视觉现象是没有意义的,有意义的东西是感觉,所以它是完全与环境隔绝的,所以它应该被唤起。”马莱维奇将这种观点称为“至上主义”。
作品36(油画,1953)波洛克(美国)
杰克逊?波洛克(1912—1956)是美国抽象表现主义的代表人物,也是二战后第一位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美国艺术家。他彻底打破了传统的架上绘画观念,在材料、技法和观念上有了新的突破,开创了现代绘画的全新局面。
波洛克出生在怀俄明州,是五个孩子中最小的,在南加州长大。他起初对雕塑感兴趣,但很快就把注意力转向了绘画。17岁开始跟随托马斯在美术学生会。本顿研究。20世纪40年代中期,他开始创作一些抽象作品,并且仍然用传统的画笔绘画。他此时的作品是有力的,丰富多彩的,暗示性的。然后他开创了著名的滴水画。波洛克先将一张大画布直接铺在地上或钉在墙上,用各种工具将颜料和颜料滴在画布上。滴落的过程主要取决于艺术家的手势、颜料的随意动作或身体的动作。最后,根据画面需要,加入沙子、颜料或其他材料。
波洛克的创作为艺术打开了一个新的局面,他突破了传统的画笔和画布的概念,用任何其他工具代替钢笔。画面没有传统绘画的布局和构图,颜料充满了整个画面,给观众造成视觉冲击,创造了新的视觉语言。其次,他选择新材料,用颜料、沙子或任何其他材料进行创作,作品表面出现新的纹理,产生独特的效果。传统的画架、画框、画笔、油画颜料等工具材料都被他抛弃了,艺术创作有了更多的自由。因此,在波洛克之后,美国现代艺术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隐现3X(综合材料,1986) Stella(美国)
弗兰克。弗兰克·斯特拉(1936-)出生于马萨诸塞州的梅登。曾就读于马萨诸塞州安多市菲利普斯学院和普林斯顿大学,1958移居纽约。20世纪60年代,他成为反对抽象表现主义的重要人物之一,并在欧美各地举办展览。起初,斯特拉放弃了立体的形象,用各种方式强调绘画的平面性。后来,他开始用各种形状的画布作画,在画布中,形象变成了彩条的交叉和交集,目的是创造一种“不相关”的绘画,这种绘画与当时的“初级结构”和“极简主义”艺术家非常接近。后来,在此基础上,他又将材料扩展到金属和工业漆、金属漆等。他的作品一般都很庞大。这里的《若隐若现3X》就是代表之一。
26-4-94(油画,1994)赵无极
赵无极(1920—),江苏南通人,1935考入杭州民族艺术学院,师从林风眠、著名油画家吴大羽。毕业后留校任教。赵无极于65438年至0948年留学法国,一直在巴黎从事艺术研究和创作。赵无极的艺术视野是广阔的,他善于从各方面吸收营养,不断超越自己。
20世纪50年代是西方抽象艺术方兴未艾的时期,也是赵无极艺术的转折点,面对当时西方抽象艺术的洪流,赵无极开始考虑自己的艺术发展道路。他最终找到了西方抽象艺术与中国水墨画的合理结合,形成了他的抒情、诗意、神秘的抽象艺术,在当时的西方艺术界独树一帜,并迅速被西方主流艺术界所接受,赵无极成为第一个进入西方主流艺术界的中国艺术家。赵无极的艺术成就无疑与他的老师林风眠和吴大羽的教导密切相关。然而,赵无极的创造性、即兴性、独创性和独特性都离不开他广阔的视野。赵无极的作品气势磅礴,寓意深刻,充满抑扬顿挫和节奏感。但这幅画是他晚年所作,从他以前的兴奋、变化、冲突,变成了冷静、温柔、沉思,真实地反映了他现在的心境。赵无极多次回国讲学和考察,并于1985被邀请到母校。当时浙江美院举办了绘画工作坊,为中国当代艺术培养了很多优秀的人才。
《红窗》(油画,1964)瓦萨雷利(匈牙利)
瓦萨雷利(维克多·瓦萨雷利,1908-?)早年毕业于匈牙利布达佩斯木樨里艺术学院,30年代移居巴黎,参加“抽象-创作绘画会”,40年代开始从事视觉理论研究和创作。他的“光效艺术”或“蛋白石艺术”吸引了许多艺术家,在20世纪60年代影响很大。他通常在平面上排列各种规则的几何图形,经过精心的色彩处理和巧妙的排列,创造出电子仪器或机械动作后的画面效果,表现出精湛的技艺和技术美,具有现代工业文明的特征。
(2)名词定义
构成
简单来说,构图就是把事物放在一起,形成一种有组织有结构的关系,但往往与“建构主义”联系在一起。构成主义是20世纪重要的美术流派之一,它有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从广义上讲,它是由英国美学家里德提出的一个雕塑美学概念。法国雕塑家罗丹(1840-1917)曾经认为,世界可以分为可知世界和不可知世界两部分,每一件艺术作品都应该包含后一种成分。里德继承了罗丹的艺术理论,将现代雕塑分为两种基本类型,一种是“构成主义”,一种是“有机主义”。“构成主义”主要依靠工业中使用的原材料,如金属、塑料、玻璃等。,形成各种几何形式来表现雕塑艺术的形式美.然而,里德也认为,事实上,在艺术欣赏中,我们无法分辨一件艺术作品属于“构成”还是“有机”,只能诉诸精神分析的“集体无意识”理论来分析。这种用“构成主义”的概念来描述某种艺术类型的方法,后来被广泛用于表达其他艺术。狭义上是指发生在20世纪初的俄国,有塔特林(Vladimir Tatlin,1885-1953)和加博尔(纳姆·嘉宝,1890-1977)和佩夫斯纳(安托万·佩夫斯纳,65438)。
但是到了20世纪以后,“雕”“塑”或者“加”“减”的概念已经不能满足艺术的要求,或者说人们开始从一个新的角度来看待这些概念,这就是“构图”概念的形成。在这种观念下,雕塑成为了木材、金属、玻璃或塑料构件等各种材料的组合或“构成”关系,为当代雕塑乃至当代艺术开辟了无限的空间,从材料的使用来看,绘画中立体主义的实验预示了这样一种必然的结果。1912年,毕加索用纸和绳子设计了一幅立体构图,同年他又为另一幅构图画了一幅素描。他的1912中的吉他和1914中的乐器都是用金属片或木头制作的,形象上有立体主义,但结构上有构成主义。尽管处理粗糙,艺术家还是陈述了构成主义雕塑的一个基本问题——雕塑是空间的而不是体积的。
建构主义作为一个学派,是塔特林领导下的实验。塔特林首先与马莱维克一起展出了他所谓的“绘画浮雕”,但塔特林嘲笑马莱维克不专业的作品,尽管他们在许多方向上是一致的,因为塔特林提出了一个更刺激的信念,即艺术家应该与机器产品、建筑工程、印刷和摄影的交流方式直接一致,以此来强调整个社会的实践和思想需求。为此,塔特林将自己的艺术追求命名为“生产主义”,这表明了他将艺术与社会需求相结合的愿望。这种愿望与人们创造一种不同于腐朽的资本主义、代表先进的无产阶级的艺术的野心是一致的,但他们追求的不是政治艺术,而是艺术的社会化,在这种清晰的概念下,一些艺术家像嘉宝、佩夫斯纳、波波娃(Lyuboc Popova,1889-1924)、利西基(El Lissizky,1890-1941)都站了进来直到大约1922年,苏联艺术转向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后,他们才陆续移居欧洲,对欧洲现代艺术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尤其是通过包豪斯。
构成主义艺术家嘉宝(Garbo)坚持认为,“构成主义的概念”不是为了统一艺术和科学,不是为了探索物质世界的奥秘,而是为了感受它的真实。这使得构成主义既不想成为一种抽象的艺术风格,甚至也不想成为一种艺术之类的东西。宪政运动的理论家之一阿列克谢?甘曾写道:建构主义“不想做抽象的方案,而是以具体的问题为出发点。”换句话说,他们试图从社会便利性和现实意义出发,取代以往艺术家的静态活动,创造基于科学技术的新的动态艺术,这成为了构成主义的第一原则。因为立宪派认为,机械和人类意识的基本条件,自然会创造出反映他们时代的美学。这使得他们喜欢用两个令人信服的词来解释创造的辩证过程:建构性和存在性,两者融合的结果就是建构主义的真实性。对他们来说,“结构性的”,即整个概念是基于社会应用和方便物质的基本概念——内容和形式的结合;“存在”,即物质本身的自然倾向,在其构成和变化过程中特殊条件的实现。这种观念在de Stijl或新塑主义、包豪斯、国际风格,以及一切追求“抽象”的艺术中都有一定程度的体现。
抽象派
“抽象艺术”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概念上来说,“抽象”本身是一个很难确定的词。当人们使用“抽象”这个词时,它也是模糊的。它通常有两种含义。一方面是指不自然的表达方式,比如用夸张、变形或还原来描述一个事物;另一方面是指完全抛弃任何可见的自然形象的艺术形式。其实严格意义上的“抽象艺术”应该是指后者,只是人们在使用这个词的时候并没有那么严格。比如立体主义和野蛮主义,有时被不恰当地称为“抽象”,它们最多只能是“半抽象”。“抽象艺术”一词因其模糊性,不适合准确描述不表现具体现实的可见形象的艺术形式。所以20世纪很多艺术家都是按照自己的理解来命名的。杜斯堡称之为“具象艺术”,蒙德里安则用“新造型”、“非客观”来形容,还有“非再现”、“非具象”、“非传统”。
一般认为,真正的“抽象艺术”始于康定斯基在1910年创作的一幅水彩画,但目前还很难确定(或者根本不可能确定)谁是第一位抽象画家。美国的arthor G . Dove(1880—1946)和捷克的Frank?库普卡(弗兰蒂塞克库普卡,1871—1957),立陶宛米科拉斯?马孜·莱昂尼斯等人都是合适的人选。但不管是谁,“抽象艺术”可以说是20世纪艺术发展的必然。抽象艺术在两个方面有所发展,这两个方面都直接来自后印象主义。一方面是“色彩抽象”,从梵高、高更到康定斯基最后的解放,后来影响了俄耳甫斯、同步、塔希提斯、非正式艺术或其他艺术、抒情抽象、动作绘画或抽象表现主义。另一方面是“形式与结构的抽象”,从古典主义开始,经过新古典主义、库尔贝、塞尚、修拉立体主义,后来影响了未来主义、构成主义、辐射、至上主义、风格主义或新造型主义、具象艺术、圆与方、抽象创造社、硬派绘画、极简主义。前者因为强调感情的直接宣泄,强调形式的有机性,强调表现方法的绘画性,所以俗称“热抽象”,后者因为注重硬边的理性结构分析、几何造型、平面绘画方法,所以俗称“冷抽象”。德国艺术理论家、哲学家沃灵格于1908年出版的《抽象与移情》,对“抽象艺术”的发展起到了关键性的推动作用。康定斯基于1912年出版的《论艺术中的精神》一书,第一次全面系统地阐述了“抽象艺术”的原理和原则,对“抽象艺术”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抽象艺术的出现被理论家解释为是人类在一种与生俱来的“抽象冲动”的控制下创造出来的,即艺术家通过艺术冲动创造出具有永恒价值的艺术形式是一种强烈的内在要求,这种冲动可以从外界刺激,也可以由艺术家的内在需求直接产生。这个术语最早是由德国艺术理论家沃灵格(1881—1965)在本世纪初提出的。在他看来,多变的现实世界和丰富多彩的场景引起了人类心灵的激烈骚动。人如果不能理解和把握这个世界的规律秩序,就会对这个世界产生精神上的恐惧。所以,人们有一种内在的要求,去梳理混乱的现实,去寻找一条超越个别事物偶然存在的道路,这是一种强烈的抽象冲动。所以抽象冲动是外部世界引起内心巨大焦虑的产物。但这种抽象的冲动也可以理解为文化积淀形成的先验心理结构内在地作用于人的情感活动,支配人的精神生产的结果。
至上主义
1913马莱维克还在著名的“目标”展览中展出了多幅典型的“三维未来主义”绘画作品。在这些作品中,绘画对象以圆柱体的形式表现出来,形成一种交错的、近乎机械的节奏,使人联想到莱格表现工业场景和工业主题的作品。然而,马莱维克仍然担心主题停留在作品中的反常现象,所以他在展览上展出了一幅白底黑方块的作品,以显示他对纯粹艺术的追求,按他自己的话说:“我尽力把艺术从物体的负担中解放出来。”这是一幅铅笔素描,是这种风格的第一个范例,也使他成为第一个把绘画视为绝对纯粹的几何抽象体系的画家。马莱维克称这种画为“至上主义”。在他写的一本名为《至上主义:一个非客观的世界》的书中,他这样解释他的艺术:“我所说的至上主义,是指纯粹的感觉在绘画艺术中的至高无上。”他写道:“从至上主义者的角度来看,客观世界本身的视觉现象是无意义的,但有意义的是感觉——在它本身以及在已经被唤起的完全独立的关系中。”从此,马勒维奇把学院派印象主义,甚至是塞尚、立体派都当成了自然主义,与艺术无关,因为“对象”只是对世界本质的谎言,真正的艺术应该是与自然无关的“客观”存在,而“至上主义”则意味着“权利”早已因“对象”在时间过程中的成长而逝去。
马莱维克是一个虔诚的基督教神秘主义者。他认为,可以证明一幅画可以独立存在,不需要任何形象或对外界的模仿,这就使他的艺术具有了一定的神秘主义色彩。在1915和1923之间,他继续进行三维草图和模型的实验,其中研究了三维中的形式问题。这些抽象的三维模型所提出的问题,使“三维未来主义”成为一种过渡风格,不仅对日后俄罗斯构成主义和基于构成主义的抽象艺术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而且通过马莱维克的弟子,尤其是利西基传播到德国和西欧,影响了包豪斯的设计教学和现代建筑的国际风格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