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伯龙的事迹和贡献
朱伯龙在50年代致力于圆柱壳的研究,将弗拉索夫的理论推广到预应力圆柱壳和各种边界的圆柱壳,并编制了实用的计算图表。他还率先进行了人工横向张拉预应力混凝土的研究,并于50年代末用简易设备建成了24米预应力超静定框架,在当时同类工程的理论和实践中处于领先地位。朱伯龙的特点是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大胆创新。上世纪60年代,他一方面致力于研究房子的整体和空间工作,然后他在一个特别柔软的垃圾海滩上建了一栋楼;另一方面,他对预应力悬挂式剧场的平台进行了理论研究并开始了工程设计,最终在上海中兴剧场的项目中实现了这一独特的想法。
1976唐山大地震对朱伯龙的震动很大。从此,他下定决心把主要精力投入到工程抗震的研究工作中。在过去的十年里,他不仅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研究成果,还带出了一支抗震研究队伍,领导建设了一个现代化的抗震实验室。
早在20世纪60年代,他就从T形薄腹板梁斜裂缝的成因入手,涉足钢筋混凝土非线性问题领域。20世纪60年代,对弯曲、压弯和框架等非线性分析方法进行了实验和理论研究。唐山大地震后,他将这些研究转入结构抗震领域,是国内最早系统研究钢筋混凝土回弹特性的专家之一。他还利用计算机技术编制了一套钢筋混凝土非线性分析的程序,为研究生开发了该领域的选修课,并在1985发表了同名专著,成为国内钢筋混凝土非线性分析的知名学术带头人之一。
1981、1982年,先后在中美钢筋混凝土抗震研讨会和第六届世界地震工程大会上发表了钢筋混凝土低周疲劳“裂缝表面效应”理论,受到Bresler、Tassios等国际知名专家的好评。这一成果已被编入CEB的相关文献,他对钢筋混凝土非线性问题的研究也涉及到动力学、徐变、预应力等多个方面,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作为同济大学工程结构抗震研究的学术带头人之一,组织开展了砌体和钢筋混凝土基本抗震性能的研究,对独栋厂房、高层建筑、砌体房屋、海上平台、输电设备的地震反应和结构动力性能做了大量的组织和指导工作。特别是在砌体和砌体结构中,进行了一系列的试验和分析。这种结构在理论研究中一直被忽视,但恰恰是我国危害人民生命财产最广泛的结构类型。朱伯龙在这一领域的工作得到了国内外的重视和赞扬。
从1978开始,朱伯龙带领同济大学工程结构研究室和实验室,为建设现代化的抗震研究试验基地付出了大量的劳动。1983年底,我国第一台4x4m模拟地震振动台在同济大学建成,从美国MTS引进,由计算机控制采集分析数据。立即投入到许多研究工作中。朱伯龙和他的研究生利用这一先进设备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特别是在线性和非线性系统的识别方面,处于国内研究工作的前沿,引起了国际工程抗震学术界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