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师范大学怎么样?
广西师范学院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南宁。其前身是广西师范学院,创建于1953。1978 12经期经国务院批准,成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全日制师范院校。2008年,学校在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等级。
学校有明秀、长岗、五河三个校区,占地面积1575.85亩,学校总建筑面积28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达到931.6万元,纸质图书1.37万册,电子图书247万册。有16所教学学院,4所公办教学机构,43所科研机构,1所独立学院,1所附属实验学校。
各类学生26404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10609人,专科生730人,硕士生925人,研究生1500人,留学生322人,成人高等教育毕业生12365438人。
学校的纪律越来越完善。普通本科专业51个,其中教育部高校专业建设点4个,自治区精品专业1个,自治区重点专业1个,广西高校优质专业9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0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8个,硕士学位授权点3个,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等9个学科,形成了学科门类较为齐全、结构合理、优势互补的学科专业体系。
学校结构合理,教学科研水平高。现有在职教职工1.2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756人,高级职称351人,博士学位65438人,硕士学位39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人,“八桂学者”2人,“八桂名师”2人,自治区有突出贡献科技人员3人,广西杰出专家3人,广西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二级7人,广西青年科技奖1人,全国优秀教师4人,先进个人1人广西大学小高地人才创新团队2个,自治区级教学团队5个,自治区级教师教育学科教学团队2个。
学校坚持研究型办学,科研成果突出。目前,广西共有科技创新黄金资源单位1个,教育部重点建设实验室1个,自治区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广西高校重点学科5个,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3个,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1个,广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十一五”期间,学校获得1025纵横及培训服务,总经费8607万元。教职工* * *发表论文3911篇,出版图书和教材241册,获得发明专利8项,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60项。科研成果被鉴定为国际先进水平3项,国际先进水平2项,国内先进水平1项。《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被评为全国高校文科优秀期刊,进入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评估的6170种学术期刊中l324种核心期刊(RCCSE核心期刊),获得广西高校优秀期刊一等奖,其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栏目被评为全国高校学报特色栏目。
学校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教育教学成绩突出。广西高校重点实验教学中心5个,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建设中心2个。建立了两个自治区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自治区级精品课程31门,其中广西教师教育精品课程14门。“十一五”期间,学校获得国家教育科学规划项目5项,广西教育科学规划项目90项,广西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97项。在最近两届教学成果奖中,学校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自治区级优秀教学成果29项,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7项,二等奖10项,三等奖11项。我们成功实施了“2+2”、“1.5+2.5”、“3+2”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在教材资源建设上,学校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编写出版了数十本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教材,15本教材获得广西高校优秀教材奖,8本教材获得广西高校重点(优秀)教材项目建设,编写了19本小学教育专业教材和《班主任工作规则》等系列成人继续教育培训教材。学校被自治区教育厅批准为“广西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培训基地、“广西中小学校长培训基地”、“广西中小学教师培训基地”,成为广西重要的基础教育教师培训基地。
学校坚持“德才兼备、知行合一”的办学宗旨,努力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十一五”期间,学生参加区级以上各类竞赛,获得各类奖项2170余项,其中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特等奖1项,一等奖8项,二等奖15项,三等奖42项。2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和科学作品竞赛三等奖;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特等奖3项,一等奖27项,二等奖154项,三等奖314项;获得1个全国先进班集体和15个自治区先进班集体;学生田径队、篮球队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近五年来,我校本科毕业生年末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居全区高校前列,连续七年获得全区“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学校把高品位的校园文化放在突出位置,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先后十次被中共宣传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学联授予“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荣誉称号。《师德论坛》获教育部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三等奖;红水河网站“精神家园”栏目被自治区教育厅授予广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优秀栏目”称号。“十一五”期间,学校举办了13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服务学生数万人。成立校级学生社团34个,5个社团被评为全区高校优秀学生社团。2010年学校“网络文化节”荣获教育部思政司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红水河”网站被评为“第四届全国高校百强网站”;3个节目获广西大学生戏剧展演一、二、三等奖;两个原创节目获《红铜鼓》中国-东盟艺术教育展二、三等奖。
学校积极开展对外交流,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十一五”期间,先后接待了30多所国外高校的考察团,与美国、英国等10个国家的近40所高校签订了国际教育合作协议,建立了泰国语言文化中心、韩国文化研究中心、美国Kablan语言培训中心、印尼中文中心。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扩大了学校在世界特别是东盟国家的影响。
学校坚持以改革促发展,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各项事业和谐发展。先后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单位、全国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全国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先进单位、全国高等学校军训优秀学校、第二届全国高等教育优秀研究会、2006年全国中华经典诵读优秀组织、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先进单位、全国志愿者助残示范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