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是西欧社会几个世纪以来出现的一种特殊的教育机构。

大约800年前,11世纪末12世纪初。西欧有着优秀的大学教育传统,流传至今的大学很多,起源可以追溯到11世纪。比如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创建于1088,被誉为“大学之母”。也就是11世纪。

“Universum”是“Universus”的中性单数形式。同样,派生词“Universitas”也指“个人的联合体,一个社区”。中世纪时,拉丁语被用于政府、宗教、教育、医学等领域,如萨勒诺、巴黎、牛津,这些都是今天大学的最初形态。今天,“大学”这个词可以追溯到拉丁语。最早记载是在1300左右,当时用来指这类财团。更早之前,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于公元前387年在雅典附近的阿卡德莫斯创建了“学院”,教授哲学、数学和体育,被一些人视为欧洲大学的先驱。

欧洲的中世纪大学是从教会开办的类似行会的学校发展而来的,这种学校将指导和学徒制结合在一起。在11世纪,“大学”和“行会”这个词也被用来描述贸易协会。

欧洲的大学主要有三种形式:

教会大学、学生和教师由一名校长领导。

1350欧洲大学教学场景

在一个密切协调的团体的指导下,如巴黎、牛津和剑桥的大学。国立大学是国王在教皇批准下建立的,如西西里的腓特烈二世创立的那不勒斯大学和卡斯蒂利亚的费迪南三世创立的萨拉曼卡大学。博洛尼亚大学,1088成立于意大利博洛尼亚,被认为是欧洲第一所大学。有“欧洲大学之母”之称的巴黎大学,在招生前就是由老师组织的。

1810年,威廉·冯·洪堡特建立柏林大学,科研与教学相结合,被认为是现代大学的开端。这种模式首先被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模仿,并被世界各地的大学广泛采用。

自近代中西交流以来,所谓的西方大学(英文:University,法文:Université,德文:Université)早期翻译为“academies”,后改名为“universities”。

在封建中国,“大学”一词不仅指儒家四大经典之一的“大学”,还指聚集在特定场所整理、研究、传播先进知识的机构。据文献记载,大学作为具有高等教育功能的机构,最早可以追溯到五帝时期的成俊和山东。董仲舒说,“当五帝名校变得旗鼓相当,恐痒难耐。".俞顺时建立上东,意为“高等学府”;郑玄:“上东是大学,在望城西郊。“之后夏朝东序、商朝颛顼、周朝比雍是当时首都的最高学府。

从帝王时代到汉代,中央政府设立太学作为最高学府,地方政府开始为同龄学生设立地方官营高等学府,如郡学、州学、官学、郡学,相当于不同阶层的公立大学。在低水平大学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可以进入更高水平的大学。隋唐以后,国子监改为国子监,唐代以后出现书院。书院可分为本科部和初级部,有些没有严格区分,有些是官办的,有些是私立的,也有很多是官辅私办的。白鹿原书院、白鹿洞书院、应天府书院、松阳书院、石鼓书院、茅山书院都是著名书院的代表。中国传统的学校培养为公众和政治事务服务的官员和学者,并侧重于儒家人文教育。

此外,还有专门的学科部门或专门的高等教育机构。在南朝和宋代,有儒学博物馆,玄学博物馆,文学博物馆和历史博物馆。合并后分为儒道文史阴阳五个部分。唐朝的国子监有一个法律学校,一个书法学校和一个算术学校。明代有专门培养外交翻译人员的四溢阁。此外,还有专门的具有人才培养功能的科研和应用服务机构,如医学领域的太乙光、天文历法领域的斯或秦等。还出现了综合性的学术研究机构,如南朝宋朝建立的华林研究省,相当于后来的中央研究院。

在中国古代,类似大学的高等教育机构包括汉学(夏姬龚雪、太学、国子监)。

以及后来的高校等等。,指聚集在特定场所整理、研究、传播先进领域知识的机构。中国古代的高等学府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两千多年。比如在虞舜的时候,就是“上学”或者“上学”的意思。但是,中国古代大学和西方现代大学是有区别的。特别是官办学校,主要培养治理政府的官员和从事文化教育的文人,自然科学学科尤其缺乏。因此,整个传统教育体系在现代面临着变革和创新。

自近代与西方交流以来,早期西方的“大学”被翻译为“书院”。

19年底,中国近代教育的奠基人、辛亥革命老战士何子渊、邱,开风气之先,排除顽固保守势力的干扰,成功引进西学(美式教育),创办新式学堂,将平民教育纳入满清朝廷视野。清政府不得不为教育革新打开大门。1905年底,颁布新学制,废除科举制度,全国推广新式学堂。西学逐渐成为学校教育的主要形式。新的学制把学校分为几个层次,小学堂、中学堂、高等学校堂、大学堂,都属于高等教育。宣彤元年(1909),地方科举真正停止后,中国现代教育迅速发展。

北洋西学(现天津大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所大学,创建于1895。1911中华民国成立,改仿美国大学制,延续至今。民国以后,“大学”、“学院”成为官方称谓。

建国初期,教育是苏联式的。1978改革开放后,逐步恢复民国道路,使美国大学教育模式成为中国地区主要参考模式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