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如何融入?

大学的时候,同学把我归为“很不爱交际的人”,因为我不会上课,不会吃饭,不会玩活动,不会和同学聊天。我一直都是独来独往,做自己喜欢的事,从不关心他们的感受。

但是大学生判断是否合群的标准也很极端,因为都是20岁左右的年轻人。他们从小就考上了大学,然后进入大学后又参加了考试。他们没有接触过社会,也没有过太复杂的人际交往,所以总会以这个群体的一点点经验来判断什么样的学生是合群的,什么样的学生是不合群的。如果你合群,你就是其他同学眼中开朗、善良、积极、乐观、正直的好学生。如果你不合群,你会被其他同学贴上孤僻、冷漠、傲慢、自私的标签。这是一种片面而偏激的判断,但确实影响了大学生在群体中的行为和感受。

我在大学的时候,周围的同学有很多标准来判断一个学生是否合群。当然,我并不认同他们的标准,但这确实是所有大学生不得不接受的待遇和处境。它敦促学生按照既定的标准学习和做事,以获得“合群”的判断。

在很多同学看来,一个人如果不加入大学里的各种社团,显然是不合群的。一个乐观开朗合群的学生至少应该加入一个学生社团,不管是什么样的社团,街舞社,吉他社,围棋社...加入社团意味着你认可你周围的同学,融入了学校的生活。

合群的同学要去竞选班干部和学生会的职位。这种行为向外界传递了一个信息——我是一个有志向有能力的好学生,所以大学生对敢于参加各种选举的学生或多或少都有敬佩和钦佩。他们觉得这不仅合群,也是领导力的体现。

合群的学生必须和同学一起上课,坐在一起。他们不能一个人坐在角落或者独占一排,这是不合群的体现。我大学的时候喜欢一个人坐在门边,所以同学一致认为我不合群,和他们没有共同语言。其实我就是不喜欢在课堂上和他们说话,不想被打扰。

合群的同学是要和宿舍其他同学一起吃饭的,不管是在学校食堂还是校外餐厅。只有一起吃饭才是友谊的见证。这是大学校园里不成文的潜规则。

学生判断一个人合群与否的标准有很多,但我觉得这些标准都是片面和极端的。一个被他们称为不合群的人,可能只是喜欢安静,也可能他有自己热情体贴的一面。其实大学生为了获得别人的认可,故意做一些违背自己心情的事情,是很无知的。开心就好,何必在意别人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