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学院合并与收购
聚焦高等教育资源整合:收入规模大增,风险也在形成。
9月28日,育华教育发布公告,以721200万元的总对价收购湖南猎鹰(湖南涉外经济学院主办单位)剩余30%股权。72.12亿元的收购价格约为2019财年年度净利润的0.67倍,占2019财年年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33.92%。从净利润和手里的现金流比例来看,裕华教育这次收购花了不少钱。
对于此次收购是否划算,结合管理层此前透露的信息来了解一下吧。根据公司此前的公开电话会议,湖南涉外经济学院预计2020财年实现净利润3亿元,30%股权对应的净利润约为9000万元。从以往其他竞争对手收购产生的利润空间来看,裕华教育30%股权的交易对应利润9000万元是可以的。
从估值来看,721200万元的收购价对应2020财年8倍左右的PE,交易对价相对于裕华教育2020财年20倍的PE较低。或许是出于交易对价较低的考虑,28日裕华教育股价一度涨逾7%,市场似乎对这笔收购颇为买账。
本次收购完成后,湖南猎鹰将成为育华教育的全资子公司,持股比例为65,438+000%,这意味着育华教育旗下的四所高等教育机构(郑州工商学院、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山东蔡颖学院、泰国斯坦福国际大学)均持股65,438+000%,高等教育资产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长期关注裕华教育的投资者应该很清楚,裕华教育登陆港交所之前,是华中地区K-12教育的头部企业,郑州工学院是唯一的高教资产。但在2017登陆港交所后,育华教育的发展战略重心开始向高等教育倾斜。尤其是2018年,教育行业受民促法、投稿等政策影响,育华教育加速了高等教育资源的掠夺战争。自上市以来,湖南国际经济学院、山东蔡颖学院和泰国斯坦福国际大学已被并购。
随着高等教育资源的购买,裕华教育的收入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裕华教育K12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从2017财富的55.38%下降到2019财报的34.59%;高等教育收入从2017财年的37.8%增长到2019财年的62.06%,高等教育收入首次突破654380亿元。高等教育收入不断提高,育华教育的收入规模也呈现两位数的高增长。收入从2017财年的8.46亿元增长到2019财年的1714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42.3%,高于同业。
在M&A如日中天,业绩呈现两位数高增长的形势下,财华社认为,投资者在看中企业高增长的同时,也要注意商誉风险的上升。财报显示,截至8月31,2019,由于多次收购,育华教育商誉为1085亿元,与2019财报中高等教育板块收入相同。随着今年收购山东蔡颖学院剩余10%股权和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剩余30%股权,2020财年育华教育商誉将继续攀升。虽然并购必然会增加商誉的风险,但投资者仍需关注商誉价值和减值的变化。毕竟因为商誉价值高,业绩不理想而倒下的案例数不胜数。比如最近因为商誉而倒下的全通教育的案例还历历在目。
向高等教育转移的背后:有相当大的涨价空间
作为华中地区K-12教育领域的前头部企业,育华教育在香港上市后选择加大对高等教育资源的投入,而在传统实力K-12领域却鲜有建树,让人不禁怀疑其用意何在。
事实上,育华教育对高等教育资源的日益争夺,反映了当前时期主流教育行业的投资导向和未来发展趋势。近年来,受民促法和送审稿影响,教育行业资产结构重塑,行业资源整合加速。由于民促法和送审稿影响有限,职业教育改革不断深化,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不断提高,学生人数不断增加,招生规模不断扩大,高等教育资源成为教育行业最受追捧的优质资产之一。在这种形势下,在教育领域拥有良好口碑和资本实力的老牌民营企业,成为整合高等教育资源的主力军。高等教育龙头中国教育控股上市以来已有八次收购;民生教育和新高教自上市以来,已获得5种以上的高等教育资源。可见,高等教育资源已经进入了相互竞争的阶段。
展望未来高等教育的发展前景,掠夺高等教育资源的战争仍将继续。根据约斯特沙利文报告,预计2023年中国私立高等教育学生总数将从2018年的650万增加到800万。每学年的平均学费将从2065年的13,530年的438+08增加到2023年的17095元。在高等教育产业增量和涨价空间双增长的形势下,在港股上市的高等教育民营企业,势必加大对优质资源的争夺。而已经转战高等教育领域的育华教育,势必会继续加大跑马圈地的步伐。
作者:沈大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