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悦然的花絮

据说莫言为诺贝尔文学奖颁奖典礼准备了六套礼服。不过从发布会的现场视频来看,他其实应该带了一个合格的英文翻译。译者甚至不知道如何翻译著名汉学家“马悦然”。

当瑞典电视台记者问莫言如何形容马悦然时,翻译根本不知道马悦然的英文名是马悦然,是在现场被国内记者提醒后才翻译过来的。

诺贝尔文学奖评委马悦然抗议清华教授转发他的“受贿”谣言。

网上流传的所谓“大陆作家贿赂诺奖文学奖评委马悦然”的谣言,前天被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微博转发,最终引来马悦然的愤怒回应。据报道,马悦然就此事给清华大学校长写了一封公开信,信中他说,“我很惊讶,清华大学一个曾经名声很好的教授,竟然能伪造谣言。我唯一的解释是,X教授和副校长完全缺乏道德感。”身在美国的李希光发短信说,他是从中国广播网上看到这条新闻的,并转载了这条新闻。此微博已删除。

2012年5月6日,李希光转发微博称“诺贝尔文学奖终身评委马悦然在中国内地接受“某作家”60万美元‘翻译保证金’,使诺贝尔文学奖面临110年来最大的信任危机,其权威性和公正性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和质疑。据外媒报道,“作家”以请马悦然将其三部作品翻译成瑞典语为名,一次性支付了60万美元的“翻译保证金”,并承诺与其他诺奖评委进行公关。”李希光在他的博客文章中没有指出他是从哪里转来的。当日,这条微博被转载近200次。记者在调查中发现,这篇微博文章的出处是4月29日出现在网络上的“内地一‘作家’以60万美元贿赂诺贝尔文学奖评委”的新闻。除了转载部分,内容还包括“在‘翻译门’事件曝光后,西方媒体发表文章惊呼‘马悦然极大地羞辱了诺贝尔奖’,并敦促其辞去皇家瑞典学院文学院士和诺贝尔文学奖终身评委的职务‘以捍卫诺贝尔奖的荣誉和尊严’”。4月29日之后,这条新闻被国内多家网站转载,新闻来源标注为“中国广播网”或“欧洲时报网”。新闻中采用了“据外媒”和“据瑞典媒体”的说法,文章中没有采访对象。然而,在这两个网站的官方网站上搜索并没有找到这一消息。而通过谷歌英语、俄语搜索,也没有任何发现。

在公开信中写道:“尊敬的清华大学校长顾:我很惊讶,一个曾经名声很好的清华大学教授,竟然能伪造一个谣言:指控我为了翻译一个我不认识的作家的作品,接受了60万美元的贿赂,并说服瑞典学院的同事把诺贝尔文学奖授予那个作家。我唯一的解释是X教授和副校长完全没有道德感。很遗憾,他的卑鄙行为会影响西方学者对清华大学的看法,增加他们对中国人民和中国新闻界的怀疑。马悦然的妻子陈文芬说,即使李希光不是谣言的源头,“我认为李希光也有责任”那些中文网站说‘西方媒体相继报道了这条新闻’,但未能链接到任何外国新闻网作为参考,也没有外国媒体的具体名称。太荒谬了。新闻学院教授李希光在没有核实消息来源的情况下转载了此类新闻。我觉得他没有专业知识,也没有学术良心。"

身在美国的李希光通过短信表示,微博上发布的信息“来自中国广播网”。马悦然没有回复他的公开信。

文化叙事:谁将提高远程制造者的成本?

其实所谓的“行贿”事件只有两种解释。第一,一个“作家”和他背后有钱又痴迷文学的背景是“愚蠢幼稚”的,还抱着“金钱可以搞定一切”的幻想。第二,这件事从头到尾都是网络推手利用诺贝尔文学奖进行自我炒作。其实就算马先生昨天自己没有否认,从时间上也可以判断出来。如果真的如文中所说,“在‘翻译门’事件曝光后,西方媒体纷纷发表文章惊呼‘马悦然极大羞辱了诺奖’”可想而知,马先生在随后的日子里肯定是媒体批判的焦点,但实际情况是网络多日风平浪静。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这里的各大媒体一直守口如瓶。

对于李希光教授在微博中的转发,马悦然的言论很犀利,但很实际,因为李希光先生的身份和职业并没有阻止一个虚假消息的泄露,实在令人遗憾。

遗憾之余,其实应该反思如何增加造谣的成本。因为就在昨天,网上爆出“诺贝尔文学奖唯一懂中文的评委马悦然去世”的消息。和之前的“贿选”一样,新闻来自“看不见”的外媒,文章中没有采访者,所以找不到新闻发布者。

但即便如此,除了义愤填膺,我们也没有什么有效的办法去诋毁现在的网络。但在此之前,我们至少可以做一件事。我们要加强自己的辨别能力,自觉警惕那些在很多事件中扮演了投机者角色的人。这样既有利于保护他人的名誉,也可以避免自己被卷入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