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科研基地

核科学技术研究所,原名1972国家计委发起的“720工程”,1980经教育部和原二机部批准成立。主要从事核科学技术领域的研究工作,是教育部规模最大的研究所之一。

现有教职工50余人,其中博士生导师6人,教授9人,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3人,教育部“新世纪杰出人才”4人。拥有一批大型仪器设备和充足的教学科研场地。是教育部辐射物理与技术重点实验室的主要依托单位,建立了核科学与技术教育部在线合作研究中心四川大学分中心。具有核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其中核技术与应用为国家重点学科和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

2007-2012年,该所承担了一批国家和部级重大、重点科研项目,包括总装备部“十五”计划、“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科技部创新基金项目、科技部ITER项目、国家发改委高技术产业化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和一般项目、国际原子能机构合作项目等。科研经费投入4000多万元,发表学术论文300多篇,SCI、EI收录论文100多篇。部分论文发表在《物理评论快报》、《物理评论系列》等国际著名期刊上。该院先后获得国家、省、部级科技进步奖80余项。

经过近30年的努力,四川大学核科学技术研究所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不仅在国内相关研究领域占有一席之地,部分工作也获得了国际认可。逐步形成了5个各具特色的研究方向:1)辐射物理与医学物理,2)原子在团簇和固体中的碰撞物理,3)材料的辐射改性技术,4)同位素与辐射生物技术,5)核监测与自动控制技术。原子与分子物理研究所成立于1984,是原子与分子物理国家重点学科的主要依托单位。原子与分子物理专业被授予1985博士学位授权点,1988唯一的原子与分子物理国家重点学科,2001和2007年再次获得国家重点学科。原子分子物理研究所拥有一支结构合理、精干的高水平研究团队,其中博士生导师7人,教授11人,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3人,教育部“新世纪杰出人才”1人。

该院科研实力雄厚,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有长期友好合作关系。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共建高温高压物理研究所和原子分子工程研究所。主要从事高温高压下的原子分子物理、原子分子物理的理论与应用研究、团簇物理和新材料的原子分子设计与高压合成、大腔静态高压技术与瞬态光谱技术、生物凝聚态的原子分子物理、高性能纳米/非晶材料的制备与行为、高压下的新能源材料等领域。到21世纪,对国防先进科技和国家重大基础工程中提出的原子分子物理问题的研究进一步加强,为相关领域提供了一些理论成果和数据。

2007年至2012年,原子分子物理研究所承担科研项目123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总装备部预研基金、科技部支持计划、重点实验室基金、国家“863”计划等项目80余项。先后获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4项,学术专著优秀奖1项。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近千篇,其中SCI收录论文354篇,影响因子>:=6有3篇,影响因子>;=2有38条;EI收录86篇;申请专利10多项。学科整体水平始终处于国内前列,具有一定的国际影响力。高能量密度物理与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B类)于2008年5月批准成立。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林祥弟,实验室主任为龚敏教授。实验室紧紧围绕国防科技发展规划,依托我校物理学和核科学技术两个一级学科,以及原子与分子物理、核技术与应用国家重点学科和凝聚态物理国家重点学科,开展高能密度物理相关领域关键基础理论和应用基础技术研究,为我国高能密度物理研究提供基础技术支撑,培养高层次人才。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为:强激光光束传输与控制理论与技术、打靶科学与薄膜和陶瓷技术、强场高温高压下的原子分子物理与技术、强激光与等离子体相互作用理论与技术。

实验室拥有一支结构合理、高水平的教研团队,研究人员50余人(其中院士1人,教授/研究员30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5人,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20人)。在上述四个研究方向上,形成了一支充满活力的研究团队,具有较强的创新研究能力。自2008年成立以来,实验室承担国防973、863、国防重点实验室基金、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50余项,研究经费18万余元,发表学术论文近200篇,SCI收录论文100余篇,其中影响因子大于3.0的论文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