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综合教程2课文翻译新探
汉语学习风格
霍华德。加德纳
1987年春天,我和妻子Ellen带着我们18个月大的儿子Benjamin去中国繁忙的东部城市生活了一个月,同时考察了中国幼儿园和小学的艺术教育。然而,我和Ellen对中国和乔在教育观念上的差异的最难忘的经历不是来自教室,而是来自我们在南京期间住的金陵饭店的大厅。
我们的房间钥匙系在一块标有房间号的大塑料板上。酒店鼓励客人外出时留下钥匙,可以交给服务员,也可以从槽口塞进钥匙盒。因为这个洞很窄,所以你必须小心地把钥匙放在正确的位置,然后才能插上。
本杰明喜欢拿着钥匙到处走,边走边用力摇晃。他还喜欢试着把钥匙插进槽里。由于他还小,不太明白要把钥匙放在正确的位置,所以插不进去。本杰明根本不在乎。他从钥匙的声音中获得的快乐可能和偶尔将钥匙成功插入槽口中获得的快乐一样多。
艾伦和我都不在乎,本杰明拿起钥匙,在槽口里摆弄着。他的探索似乎是无害的。但我很快观察到一个有趣的现象。如果酒店的任何中国工作人员在附近,他会过来看看本杰明,并在他初次测试失败时试图帮助他。他们会温柔地握住本杰明的手,直接引导到钥匙的槽里,做必要的重新定位,帮他把钥匙插进槽里。然后“老师”会对我和埃伦露出期待的微笑,好像在等我们说谢谢——偶尔他会微微皱眉,好像觉得我们没有尽到做父母的责任。
我很快意识到,这件事与我们在中国要做的事情直接相关:调查幼儿教育(尤其是艺术教育)的方式,揭示中国人对创造性活动的态度。所以,没过多久我就和国内的教育工作者聊起了钥匙槽。
两种不同的学习方式
我在国内的同事,除了少数人,对这件事的态度和金陵饭店的工作人员一样。“既然成年人知道如何把钥匙放进槽里——这是处理槽的最终目的,既然孩子还很小,还不够聪明,不能独自完成要做的动作,那他瞎摆弄又有什么好处呢?他很可能会灰心丧气,大发脾气——这当然不是想要的结果。为什么不教他怎么做呢?他会开心,他可以早一点学会做,然后学会做更复杂的事情,比如开门或者要钥匙——这两件事到时候也可以(也应该)示范给他看。
我们同情地听着,解释说,首先,我们不在乎本杰明能不能把钥匙放进钥匙的槽里。他在享受乐趣和探索,这才是我们真正看重的。但重点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试图让本杰明知道,一个人可以自己很好地解决问题。这种自力更生的精神是美国中产阶级最重要的育儿观念。如果我们向孩子展示如何做一件事——无论是把钥匙放在钥匙的槽里,还是画一只鸡,或者弥补一些错误的行为——那么他就不太可能尽力自己完成这件事。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说,他不太可能像美国人那样,把生活看成是一系列情境。在这些情况下,一个人必须学会独立思考,学会独立解决问题,然后学会发现需要创造性解决的新问题。
开始教学
回想起来,我当时清楚地意识到,这件事反映了问题的症结所在——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说不仅仅是症结所在。这件事显示了我们两国在教育和艺术实践上的重要差异。
当来自中国的善意旁观者来帮助本杰明时,他们没有像我可能做的那样笨拙或犹豫地把他的手推下去。相反,他们以高超的技巧和温和的态度把他引向了他想要达到的确切方向。我开始意识到,这些中国人并不是简单地以一种老式的方式塑造和指导本杰明的行为:他们坚持中国的传统并教导他们,以便本杰明自己会高兴地要求再打一场。
学习要通过不断的精心塑造和引导来实现,这个理念同样适用于美术,我们看着孩子们在教室里学习美术,他们娴熟的技艺让我们惊讶。小至5、6岁的孩子正以成年人的技巧和自信画着花、鱼和动物;9岁:一个10岁的青年书法家写的作品可以在博物馆展出。在参观两位年轻艺术家的家时,我们从他们的父母那里了解到,他们每天都要练习几个小时来完善自己的技能。
创意第一?
从对待创意的态度来看,优先级似乎颠倒了:西方的年轻人首先大胆创新,然后逐渐理解传统;中国的年轻人几乎离不开传统,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也可能发展到一个创新的境界。
美国的立场可以概括为:我们比中国更重视创新和自力更生。我们两种文化的差异也可以从我们各自的忧虑中表现出来。中国老师担心,年轻人如果不早点掌握技能,可能一辈子都掌握不了;另一方面,他们并不同样渴望促进创造力的发展。美国教育家担心,除非从一开始就开发创造力,否则它可能永远不会再现;另一方面,技能可以在未来获得。
但我不想夸大其词。无论是过去还是今天,中国在科技和艺术创新方面都表现出了巨大的创造力。西方的创新突破有被夸大的危险。如果我们仔细考察任何一项创新,它对过去成就的依赖是显而易见的(“站在巨人肩膀上”的现象)。
然而,假设我在这里提到的对比是真实的,技能和创造力的培养都是值得追求的目标,那么重要的问题是:我们能否从中国和美国这两个极端中寻求一种更好的教育方法,或许能够在创造力和基本技能之间达到更好的平衡?
求领养。谢谢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