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当今大学生的责任[急]
第三,当前大学生责任意识淡薄的表现及原因。责任教育作为国际高等教育的新理念,在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尚未得到充分体现。目前,中国的一些大学生的责任感非常薄弱。一些大学生已经完全丧失了责任主体的意识。大学生作为优秀的青年,应该承担比同龄人更多更重的责任,应该成为社会生活中优秀的责任主体。大学生首先应该对自己的学习负责,因为他们的主要职责是学习。大学生也要对父母和家庭负责,因为大学生是家庭的希望,不能辜负父母的期望。但是,现在有些大学生并不把自己当成一个负责任的主体。他们不想履行一个大学生必须承担的一些最基本的职责。他们不关心学习,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没有强烈的学习动力。他们整天泡在网吧里,谈恋爱,浪费时间,挥霍青春。一到考试,他们就得蒙混过关,失去做人的操守。中国当代大学生要为大学教育买单。对于农村家庭和部分城市工薪家庭来说,一个大学生的支出是不小的。所以,在我们国家,有很多父母为了供养正在读大学的孩子,辛辛苦苦,节衣缩食。而有些大学生明知家里不富裕,却还想讲排场,用名牌、穿名牌,大手大脚地花父母的血汗钱。他们很少思考如何回报父母的养育,缺乏感恩意识,甚至缺乏对父母最起码的责任感。在当代大学生中,虽然有些人具有一定的责任主体意识,但他们的责任意识中的责任对象严重缺失。这些大学生只对自己的学业负责,只对自己的个人名利负责,对任何与个人利益无关的事情都不负责。可谓“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他们信奉“人各扫其雪,自扫其瓦”的陈旧落后观念,在这种责任感的支配下,这些大学生对自己的班级、学校乃至祖国缺乏责任感,对他人、对社会没有责任感。他们责任感的对象是个人成就、个人名利和一切个人利益。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爱国传统的民族。“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微臣匹夫不敢忘忧国”等体现责任感的话语,激励了多少有志之士多年的民族责任感。在这种责任感的激励下,许多仁人志士为国家的繁荣昌盛而努力奋斗。当代大学生作为中华民族年轻一代的精英,应该继承这一优良传统,有责任感为中华民族的复兴而努力。如果一个大学生把责任局限在个人利益上,没有集体责任感,没有国家责任感,没有社会责任感,就会以大学生的头衔为耻。当代大学生责任感不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应试教育导致的畸形家庭教育是大学生责任感薄弱的最初原因。当代中国很多家长认为,孩子受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应付各种考试。只有在中考和高考中取得高分,他们才能上一所好大学,并在未来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所以,知识改变命运,教育成就人生,进化改变命运,成就成就人生。很多家长只要求孩子对考试成绩负责,对成绩以外的任何事情都不负责。这种畸形的家庭教育,自然冲淡了年轻学生的责任感。应试教育造成的学校教育的片面性,进一步削弱了学生的责任感。虽然教育工作者在理论宣传上一直主张学生全面发展,但五育并举,德育为先。但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德育并没有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因为中考和高考考查的都是学生的知识和技能,而不是学生的品德和人格,所以德育自然不能引起师生双方的重视。目前,中国的一些中学领导最关心的是升学率,而老师最关心的是学生的考试成绩。在高度关注升学率和考试成绩的同时,却忽视了学生思想品德和责任感的培养。由于应试教育的片面性,德育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在德育过程中,责任教育也没有得到教育者的重视。在众多关于道德教育目的和内容的文献中,很少有人提出责任教育应该是道德教育的目的和内容。责任教育在德育理论上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在实践中也没有受到教育者的重视。责任意识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必然反映。大学生责任感的缺失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密切相关。社会上的一些负面现象和人们价值观的多元化是大学生责任对象严重缺失的重要原因。目前,中国正在全面推行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在促进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许多负面影响。市场经济追求的利益最大化使得一些人的思想和行为非常功利,个人拥有的金钱和物质成为一些人评价个人价值的唯一标准。大学生不是生活在一个世外桃源,不可避免的会受到这些负面现象和多元化价值观的影响。因此,一些大学生为了个人利益和个人价值的实现,无视集体和国家的利益,放弃自己的社会责任。第四,培养大学生责任感的措施。大学生责任感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综合治理。从家庭教育的角度来说,家长要引导孩子从小学会全面负责,而不仅仅是对成绩负责。从基础教育的角度来说,要把应试教育变成素质教育,把培养责任感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当然,从社会环境来看,需要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和价值观,逐步减少负面的社会现象。当然,引导大学生学会负责,学会做人,高校教育工作者的责任更重。高校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意识:第一,高校教师要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引导他们树立全面正确的责任观。责任是个人对自己责任的认识,是关于自己责任的一种想法。所以,大学生的责任感本质上是一种责任意识。高校教师要通过各种有效的教育措施,引导大学生明白自己的责任,让他们明白每个社会成员都要承担一定的责任。大学生是优秀的年轻人,应该比同龄人承担更多更重的责任,比同龄人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让大学生知道,多彩的人生,应该是勇于承担责任,不断履行职责的人生。没有贡献和责任的人生是苍白而无意义的人生。高校教育工作者要对大学生进行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帮助他们树立全面正确的责任观,不仅对自己的学业和家庭负责,而且对他人、集体和祖国负责。其次,高校教师应努力激发和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感。目前,一些大学生也明白自己的责任,知道自己必须践行那些责任,但他们就是无法将这种责任观念转化为实际的责任行为,无法用实际行动履行自己的职责。原因是这些学生只知道自己的责任,却不认同自己的责任。单纯的知识不一定会产生行为动机,知识必须受到情感的激发才能成为指导行为的动机。同样,责任意识和责任观念必须与责任感相结合,才能成为引导负责任行为的强大动力。因此,责任感的培养在责任教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责任感作为一种道德情感,是人们在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的过程中的一种情感体验。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意识,一方面要进行情感教育,另一方面要引导他们广泛参与各种承担责任、履行职责的活动,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履行职责后有成就感和愉快的体验,这是形成大学生责任意识的重要基础。再次,高校教师要为大学生提供更多承担责任的机会和途径,努力培养他们承担责任的勇气和履行职责的能力。有些大学生不敢承担责任,是因为他们缺乏承担重任的能力和勇气。高校教师要积极引导大学生参加各种需要承担责任的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学会负责,学会顺利履行职责,逐步培养他们的勇气和责任能力。在组织大学生参加各种履行职责的活动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从小事做起,从小事做起。现在有些大学生不愿意做大事,做不了大事,不愿意承担小责任,承担不了大责任。老师要让学生知道“不扫一屋如何扫天下”的道理。为了让学生从小事和点点滴滴做起,大学班主任和辅导员可以采用优秀班主任魏书生的一些做法,让每个学生在班级中承担一定的责任。在他任教的班级,魏书生设置了值日班长和值周班长,值日班长按学号安排,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负责整个班级,让每个学生都有集体履职的方式。其次,高校教师要用自己高度的责任感和良好的行为影响学生,用教师劳动的示范为学生责任感的形成做出表率。教师不仅应该通过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思想来教育他们;还要通过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来影响学生,不仅要教书,还要育人。大学教师应以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来引导和熏陶学生。如果你想正确,你应该首先正确自己。如果一个大学老师缺乏责任感,就无法培养学生的责任感。试想一下,一个对工作不负责任的老师,不是上课迟到,就是早退,甚至无故旷课。这样的老师无法培养学生对工作和事业的责任感。同样,一个总是宣扬“月亮永远是外国的圆”的老师,也很难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他们对民族和国家的责任感。参考文献:[1]刘舟。关于加强大学生责任感教育的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00,(3)。[2]陆海。论“-3代大学生责任感的培养[J].教书育人,2005,(11。(11).[4]《列宁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5]刘明睿。论当代大学生的责任意识教育[J].教书育人,20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