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微积分

第一节会计及其与社会环境的关系

一,会计的基本概念

会计具有双重特征,即它既是一个经济信息系统,又是一项经济管理活动。

二、会计的社会环境——会计的产生和发展

会计的产生和发展受到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的制约,同时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反作用。

会计植根于社会生产实践的需要。人类可利用的经济资源的有限性和对资源利用效益最大化的追求是推动会计发展的相同因素。

三。会计与现代企业管理

会计提供的信息在现代企业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企业内部的会计信息使用者和企业外部的信息使用者。

第二节会计的职能和任务

一、会计的功能

会计职能是指会计的客观职能。会计的传统职能是反映和监督。现代会计的职能是反映、监督和参与经济预测和经营决策。

二、会计的任务

会计任务是指会计工作要达到的目的和要求。社会主义条件下企事业单位会计的基本任务。

第三,会计职能与会计任务的关系

第三节核算对象和方法

一、会计的对象

会计的对象是指会计的内容。企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对象是其业务活动或工作过程中发生的经济业务和会计要素。

二、会计核算方法

会计方法是指为发挥会计作用,完成会计任务所采用的各种程序和方法。

有七种特殊的会计方法。

第四节会计学科、会计职业、会计机构和专业组织

一.会计纪律

会计

(二)会计学科体系

第二,会计职业

会计的职业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分别是注册会计师、企业会计和行政会计。

三、主管会计机关

中国的会计主管部门是政府的财政部门。

第四,会计职业群体

第二章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

本章研究会计方法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会计要素

会计要素是会计对象的构成要素。会计要素也称为经济业务的标的物。

企业会计有六个要素:

一.资产

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能够用货币计量并具有未来经济利益的经济资源。根据其性质和特点,可分为六大类,即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递延资产和其他资产。

二。债务

负债是指企业因过去的经济行为而存在的义务,这种义务的清偿必然导致企业资源的流出。

第三,所有者权益

所有者权益是指对企业投资者净资产的所有权,根据其性质和特点分为实收资本、资本公积金、盈余公积金和未分配利润四类。

四。收入

收入主要是指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实现的收入,包括基本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

动词 (verb的缩写)费用

费用主要是指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发生的各种费用,包括营业成本和期间费用。

不及物动词利润

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经营成果,包括营业利润、投资收益和营业外收支净额。

第二节会计等式

一.会计等式

上述会计要素之间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可以用以下等式表示: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这个等式只反映了三个会计要素。由于利润是新增的所有者权益,利润是一定期间内收入与费用的差额,所以上述会计等式也可以列为: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二,经济业务及其对会计等式的影响

经济业务又称会计事项,是指引起会计要素变化,需要进行会计处理的经济活动。随着经济业务的发生,上述会计等式的内容必然不断变化,但无论如何变化,都不会破坏会计等式各要素之间的平衡。

经济业务引起的九种会计等式变化及其规律。

第二章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

本章研究了两种会计方法:记账法和复式记账法。

第一节会计科目

一,会计分类和会计科目的意义

为了满足企业内外会计信息使用者的要求,会计必须分类,这就要求对会计要素进行科学分类。这种以会计要素为具体内容的分类会计项目就是会计科目。

二、企业常用的会计科目

各类企业共有的会计科目和不同类型企业特有的会计科目。

三、会计科目按经济内容的分类

四、会计科目的分类

总分类会计科目和明细分类会计科目,一级科目,二级科目(副标题),三级科目(明细)。

五、会计科目设置原则

第二节账户

账户是按照会计科目设置的一种会计载体,用以分类记录会计要素的变动及其结果。

一.账户的一般格式

总帐应包括的主要内容。简化的“D”账户。

第二,账户的结构

在借贷记账法的情况下,账户的结构是由其本身的性质决定的。

资产账户的结构;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账户的结构;收入账户的结构;费用帐户的结构。账户的期初余额、本期金额、期末余额及其相互关系。

第三节复式簿记

第一,复式记账的概念

所谓复式记账法,是指任何一笔经济业务都必须登记在两个或两个以上金额相同的相关账户中的记账方法。

二、借贷记账法

借贷记账法是以“借方”为记账符号的复式记账法。其特点是任何经济业务都必须登记在两个或两个以上金额相同、方向相反的相关账户中。

借贷记账法要点:

1.借方记账法的记账符号

2.借方记账法账户分类

3.借贷记账法的账户结构

4.借方会计法的会计规则

三、账户与会计分录的对应关系

会计分录、简单分录和复合分录。会计分录的写法是先借后贷,左右错开。在实践中,会计分录的编制是通过填制会计凭证来完成的。

第四章会计凭证和会计账簿

在本章中,我们学习两种会计核算方法: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和登记会计账簿。

第一节会计凭证

一、会计凭证的意义和种类

(一)会计凭证的意义

(2)会计凭证的种类

1.原始凭证

原始凭证是经济业务发生时取得或填制的书面凭证,用于记录经济业务内容,明确经济责任。

原始凭证按来源可分为国外的和自制的;根据其填制和使用方式,可分为一次性凭证、累计凭证和汇总凭证三种。

2.会计凭证

会计由会计部门根据原始凭证填制,会计分录直接根据2确定为会计凭证。

会计凭证按其配合方式可分为单一会计凭证和双重会计凭证;复式记账凭证按其适用的经济业务可分为专用记账凭证和通用记账凭证。

二、原始凭证的填写和审核

(一)原始凭证应具备的基本内容

(2)填写原始凭证

必须填写原始凭证;内容真实,数字准确,及时完整。

(三)原始凭证的审查

三、会计凭证的填制和审核

(一)会计凭证应具备的基本内容

(二)填制会计凭证

1.填写收货凭证

2.填写付款凭证

3.填写转账凭证

四、会计凭证的传递和保管

第二节会计账簿

一、会计账簿的意义和种类

(一)会计账簿的意义

(2)账簿类型

会计账簿按用途可分为序时账簿、分类账簿和参考账簿;按其外在形式可分为定制账簿、活页账簿、卡片账簿三种,按其格式可分为三栏式账簿、数量账簿、多栏式账簿、多栏式账簿。

序时簿又称日记账,可分为普通日记账和特种日记账。分类账可以分为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

第二,帐册的建立和登记

(A)期刊的创办和注册

(二)总账的建立和登记

(三)明细账的建立和登记

三、总账和明细账平行记录。

由于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之间的关系,必须采用平行记录的方法。所谓平行记录,是指同一笔经济业务,必须根据会计凭证,以相同的期间、相同的方向、相同的金额,记录在相关的总分类账账户及其明细分类账账户中。

总账与明细账平行记录法的要点及实例。

四。账簿启用和登记规则

动词 (verb的缩写)账簿的保管

第三节会计档案

会计档案的意义、组成、保存和销毁。

第五章盘点制度和财产检查

本章研究了盘点制度和财产清查核算方法。

第一节存货的盘点制度

一.定期盘存制度

定期盘存制是指在期末通过实物盘点来确定存货余额,并据此计算期末存货成本和当期存货发出成本的一种方法。

定期盘存制下库存成本的计算公式及实例。

定期库存系统的优缺点。

第二,永续盘存制

在永续盘存制中,对存货设置明细账,每日存货的增减必须根据会计凭证在账簿上连续登记,存货的余额应随时记入账簿。

永续盘存制中存货交付成本的计算方法及实例。

永续盘存制的利弊。

第二节物业检查

一、财产检查的意义

财产清查,主要是通过实物和现金的清查,来确定资产的实际数量,并查清账数,弄清账数与实数是否相符。

二、组织财产检查

第三,财产检查的方法

四、财产检查结果的会计处理

财产检查结果的账户设置、处理程序和财务处理实例。

第六章会计循环(一):日常经济业务的录入和过账

本章至第八章,以商业企业的经济业务为例,阐述会计循环。通过这一部分的学习,要求学生熟练掌握会计基本操作技能。

第一节会计循环概述

会计工作是循环的,每个会计期间的工作都是从录入开始,到结算制表结束,所有的工作都是重复的、连续的。这就是会计循环。

一个会计期间的工作可以分为六个阶段:录入、过账、试算、调整、结账和表1。

第二节商品流通企业的日常经济业务及其分录

一、商品流通企业经营活动的特点

专门从事商品购销是流通企业经营活动的主要特征。

商品流通企业与其经营活动相关的主要日常经济业务。

二、商品采购业务的会计处理

商品采购业务会计科目设置及分录举例。

三、商品销售业务的会计处理

商品销售业务会计科目设置及分录举例。

四、商品流转税业务的会计处理

商品流转税包括: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

商品流转税会计科目设置和分录举例。

动词 (verb的缩写)费用业务的会计处理

商品流通企业的费用按性质和用途分为三部分:营业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

营业费用的构成、会计科目设置及分录举例。

管理费用的构成、会计科目设置及分录举例。

财务费用的构成、会计科目设置及分录举例。

六、其他日常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

(一)筹资业务的会计处理

(2)设备采购业务的会计处理

(3)经营用材料和外购材料的会计处理。

(四)其他业务收入和支出的会计处理。

(5)营业外收支的会计处理

(6)利润分配业务的会计处理

第三节分类账的设置和入账

所谓过账,就是根据会计凭证中确定的会计分录,将经济业务转入总账中的相关账户。

分类帐设置和过帐的示例。

第七章会计循环(下):试算平衡和账户调整

第一节每日账簿记录的试算平衡

第一,试算的意义和它所依据的原理

试算平衡是一种核对方法,即根据会计平衡原理,平衡各账户记录的金额,并试图检查账户记录是否正确。

试算平衡的原则。

二、试算平衡表的设计

三、试算平衡表的编制方法及其举例

第四,试算平衡表的作用

动词 (verb的缩写)检查试验结果

第六,纠正错帐的方法

1.标记校正方法

2.补充登记法

3.红字绝育法

第二节权责发生制和账户调整

一、会计基础

(1)收入和费用的实际发生期和实际收付期

(2)收付实现制

(3)权责发生制

二、决算调整

(1)计提项目

1.应计费用

预提费用是指当期已经发生但尚未支付的费用。

预提费用调整的科目设置及其实例。

2.应计收入

应计收入是指当期已经实现但尚未收到款项的各种收入。

应计收益调整的会计设置及其实例。

㈡递延项目

1.待摊费用

待摊费用是指当期已经支付,但当期未受益,但在后续会计期间受益,应由后续会计期间承担的费用。

待摊费用调整的会计处理及其实例。

2.预收收入

预收收入是指企业尚未实现并已预收款项的收入。

预提收入调整的会计处理及其实例。

(3)预计项目

1.固定资产折旧

(1)折旧的含义

(2)折旧的计算方法

(3)折旧的会计处理

折旧会计处理的科目设置。

“累计折旧”账户的性质、用途及实例。

2.坏帐准备

坏账损失及其核算方法。

“坏账准备”账户的性质、用途及实例。

(4)其他项目

应付所得税会计。“所得税”账户的性质、用途及实例。

第三节会计工作底稿

一、会计工作底稿的意义和作用

二、工作底稿的内容和格式

三、工作底稿的编制方法及其实例

第八章会计周期(第二部分):结账和财务报表

第一节对账和结算

一.和解

(一)和解的意义、内容和方法

期末对账是指在结账前,将相关账簿记录与相关财产、物资、货币资金、债权债务等进行交叉核对。

1.帐户证书验证

2.帐户对帐

3.核对账目

(2)未清账户和银行对账表

所谓未入账,是指企业与银行之间,一方因凭证传递时差已入账,另一方因未收到相关凭证而未入账的账户。在核对双方余额是否一致之前,应通过编制银行对账表来调整未清项目。

银行对账单及其编制方法和实例。

第二,退房

(一)结账的意义

所谓结账,就是在期末对总账中各个账户的记录,分别将本期发生额和期末余额相加,将余额分别结算或结转到下期,使各个账户的本期记录告一段落。

(2)虚构账户的结算

虚拟账户是指损益账户,虚拟账户的结算是指亏损账户的余额全部结转到“本年利润”账户。虚拟账户结算的方法、步骤及实例

(3)真实账户的结转

实账是指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账户。实账结转是指将该类账户的期末余额结转至下期继续入账。实账结转的方法、步骤和实例

(4)结账后的试算表

第三节财务报表

一、财务报表及其编制要求

(一)财务报表及其编制要求

财务报表是以日常会计数据为基础,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书面文件。

(二)财务报表的作用

(3)财务报表的类型

企业对外的财务报表有三种,即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

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报表;损益表是反映企业状况的报告。

(4)编制财务报表的基本要求

企业应当编制数字真实、内容完整、计算准确、编报及时、解释清楚、程序完备的财务报表。

第二,资产负债表

资产负债表是综合反映企业在某一日期(期末)财务状况的报表。

(一)资产负债表的结果

资产负债表有两种类型:账户型和报表型,实践中通常使用账户型。

账户资产负债表分为两部分,左侧填写资产项目,按照各资产项目的流动性降序排列;右边填写负债和所有者权益项目,负债按照还款期长短从短到长依次排列;所有者权益项目根据其永久规模按降序排列。

(二)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方法

资产负债表应根据有关报表项目的要求和总分类账及有关明细分类账的期末余额,直接或经过必要的整理、加工、分析、计算后填列。资产负债表编制方法示例。

三。损益表

利润表是反映企业一定时期经营成果的报表。

(一)利润表的内容和结构

利润表有多步法和单步两种,实践中经常使用多步法。

(二)利润表的编制方法及实例

(三)利润分配表

利润分配表是利润表的附表,用于反映已实现利润的分配情况和年末未分配利润的余额,每年编制一次。

利润分配表的格式、编制方法及举例。

第四,财务报表的分析和利用

应根据财务报表和其他参考资料提供的信息,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企业的财务和经营状况,即企业的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资产负债率、资本利润率、销售利润率和成本利润率。

第九章会计处理程序

本章研究了中国常用的四种会计程序。

第一节会计程序的意义和类型

一,会计程序的意义

会计程序是指会计处理的具体步骤,主要研究凭证与账簿的结合。

二、会计程序的种类

三,选择会计程序的基本要求

第二节会计凭证的核算程序

会计凭证处理程序的主要特点是直接根据各种会计凭证逐一登记总账。

会计凭证会计处理程序的具体步骤。

会计凭证会计处理程序的优缺点及适用性。

第三节会计凭证会计处理程序概述

汇总会计凭证会计处理程序的主要特点是先定期汇总会计凭证,再根据汇总会计凭证登记总账。

总结会计凭证会计处理程序的具体工作步骤和实例,总结会计凭证的编制方法。

总结会计凭证会计处理方案的优缺点和适用性。

第四节账户汇总表核算程序

账户汇总表账户处理程序的主要特点是定期汇总各种会计凭证编制账户汇总表,然后根据账户汇总表登记总账。

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的具体工作步骤和实例,科目汇总表的编制方法。

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的优缺点及适用性。

第五节多栏式日记账的会计处理程序

多栏式日记账账户处理程序的主要特点是设置多栏式现金日记账和多栏式存款日记账,并根据其汇总数字登记总分类账。

多栏日记账处理程序的具体工作步骤及实例。

多栏式日记账处理程序的优缺点及适用性。

第十章生产企业会计的特点

本章研究了产品基础企业会计的特点,主要是产品成本的核算方法。

第一节生产企业经营活动的特点

制造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由供应过程、生产过程和销售过程三个阶段组成。生产过程是制造企业的主要业务过程,生产成本核算和产品成本核算是制造企业会计的主要特点。

第二节生产企业成本计算的基本内容

一、成本计算的概念和意义

二、成本计算程序

1.设置成本明细账

成本明细账是记录成本计算数据的载体。应按照成本计算对象设置账户,按照成本项目设置栏目,按照成本计算期间归集费用。

2.各种费用的正确归集和分配。

3.正确计算成品和半成品的成本。

4.准备成本计算表

第四节生产企业成本核算的基本方法

一、材料采购成本的核算

二、产品制造成本的核算

(一)产品制造成本的构成

(2)科目设置和核算实例

三、产品销售成本的核算

第二章XI电子计算机在会计中的应用

第一节会计电算化

第二节会计信息系统的建立

第三节会计信息系统的运行和维护

第四节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历史和趋势

第十二章会计基础理论

本章简要介绍了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学习本章的目的是使学生加深对会计的理解和认识。

第一节财务会计理论体系

所谓会计理论,是指用于指导会计人员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财务信息的一系列基本概念、假设和相关标准。

现代会计理论的结构体系。

第二节会计的基本目的和财务信息的质量特征

一、会计的基本目的

财务会计的基本目的是向企业内外相关方提供有用的财务信息。

会计目的处于会计理论结构体系的最高层次,是指导会计活动的最高原则。

二,财务信息的质量特征

会计必须提供良好的会计信息,会计信息应具有以下特征:

1.可靠性

2.关联

3.相似性

第三节财务报表的基本要素及其确认和计量

一、财务报表的基本要素

二。财务报表要素的确认

三。财务报表要素的计量

第四节会计假设和会计准则

为了提供高质量的财务信息,会计人员必须按照一定的环境假设确认和计量会计要素,并遵守一定的行为准则。

一、会计假设

会计假设是指根据会计工作中某些尚未查明的具体关系或因素的客观正常情况或发展趋势所作出的逻辑判断和假设,是会计核算的前提。有四个会计假设。

1.会计主体假设

2.持续经营假设

3.会计分期假设

4.货币计量假说

第二,会计准则

会计准则是指导会计实践的行为准则。

(一)基本会计准则

1.历史成本原则

2.应计原则

3.实现原则

4.比例原则

5.收入支出和资本支出的划分原则。

6.重要性原则

7.预防原则

8.成本效益原则

(二)具体的会计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