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大学有自然吗?
临沂大学有自然。
6月14日,国际知名学术期刊《自然》在线发表了由临沂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地质与古生物研究所)郑晓婷教授、王晓丽教授与美国印第安纳大学、中国科学院古人类所古脊椎动物研究所等单位联合研究的最新成果《一个早期白垩纪的兽类与胎盘-有袋类二分法》。
本文以研究文章的形式,报道了一个迄今为止保存最完整的早白垩世哺乳动物化石,命名为混种动物。混合兽是真兽(胎盘及其祖先)的早期类型,具有真兽和后兽(有袋动物及其祖先)的混合特征。
发现以前报道的中国有袋动物和混种动物同属一科,都是早期的真哺乳动物,不是有袋动物的祖先。这一重要发现揭示了哺乳动物进化的复杂性,改变了人们对哺乳动物不同类群分化的进化史的认识,使人们对哺乳动物进化史的认识越来越清晰。
混合动物标本保存在山东天宇自然博物馆。来自内蒙古宁城地区义县组下部地层,热河生物群距今654.38±0.26亿年。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完整的古生物化石。发现了最早的舌骨结构和耳膜环,从中发现对追溯其生活习性、生活环境和生态型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人员利用高精度CT扫描技术,对嵌在岩石中的化石骨骼进行了三维数字化重建,基本还原了每块骨骼的形态特征。在此基础上,研究团队花了三年时间构建了包括56个早期哺乳动物分类单元和400多个形态特征的大规模数据矩阵,建立了可靠的早期哺乳动物谱系树。
系统发育分析表明,热河生物群中的4种哺乳动物属于真哺乳动物,包括中国有袋类动物,以前被归为后哺乳动物。这项研究成果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中国有袋动物属于真哺乳动物的新结论表明亚洲可能不是有袋动物的起源中心。目前已知最早的有袋动物化石记录是1.1亿年前在北美发现的三角齿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