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联大校歌歌词作者之争
1939七月下旬,张将《满江红》和《西山苍苍》组成组曲献给国立西南联大。乐谱上,写的是罗勇的《满江红》,冯友兰的《西山苍》。这份成绩是冯友兰于6月1939+00提交大会常务委员会,经清华梅贻琦校长批准备案的。
1946大会结束前,张写了《西南联大进行曲》,由语录、校歌、劝诫、凯词四部分组成。3月1967,1日,台湾省新竹版清华校友通讯新一期19刊登了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三月号。文章的题目是:“罗勇为学校作词,冯友兰引经据典,凯作词,张作曲指挥”。其中绵词是冯友兰的校歌《西山苍》的歌词。
1980上半年,在清华大学历史组工作的黄炎福先生联系了王力先生、冯友兰先生、先生、张先生、施嘉阳先生、沈有鼎先生等。通过写信或走访,询问大会校歌的作者。王力先生的回复是:“你说罗勇是大会校歌的作者,林树勇同志说罗昌培,我听说是冯友兰。这件事你可以问张或者冯友兰。”黄严复拜访冯友兰先生时,冯说歌词应该是他的作品,因为“当时大会常委给我这个任务,我不记得委托过别人,应该是我写的。”
1980 6月19黄燕夫给张写信询问联大校歌的作者。张在10 7月回信,提到他在1938初冬收到朱自清的两句歌词,并注明《满江红》作者是罗勇,近体诗《西山苍苍》作者是冯友兰。张只为《满江红》谱曲,送给朱自清。张回忆说,“在五线谱的封面上,写着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的校歌《满江红》,罗勇作词,张作词,简谱上写着:“罗颖中文校歌《满江红》,张27年12月生于广西宜山。”“后来,黄炎福在清华大学档案馆找到了张的《五线谱》。正如张所说,乐谱的封面上写着罗勇的名字。
6月1980 165438+10月1日,北京晚报刊登了张的《西南联大校歌作者》。现在众说纷纭。蒋(孟林)、(罗勇、罗昌佩)、朱(紫青)、文(一朵)、冯(幽兰),冯自己也说是他拍的。这种说法是有一定道理的,其实是罗勇的歌词。"
1980 165438+10月23日,北京晚报以书信记录的形式刊登了冯友兰的回复。“委员会推荐我写校歌,我就写了这首《满江红》。经委员会批准,送常务委员会并报教育部。
“举报文件虽然附有歌词和配乐,但并没有举报歌词或配乐作者的姓名,因为我认为,虽然是我写的歌词,但这是校歌委员会通过的,是集体的事情,不应该写个人名字。我写的歌词原文保存在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档案馆。
“张闻所谓冯友兰写的近体诗歌词,不过是冯应张要求写的几首白话诗,特别是为张个人写的《西南联大进行曲》,与校歌的提法无关。”
1981二月,冯友兰应北京图书馆的要求,写了联大的歌词《满江红》作为横幅,并注明是四十年前录制的。
1981年4月,清华校友通讯刊登了黄炎福先生对西南联大校歌的审视。经查证,歌词为罗勇所作,并附《张为西南联大所作组曲》第一页复印件。
1984 65438+2月冯友兰发表《三松堂概论》,并自诩为校歌作词人。《三松堂序》还说校歌评审阶段有三首歌词,分别是冯友兰、马月涵、张写的。因为校歌委员会从来没有对外征集过歌词,所以后两者不可能写出校歌的歌词并参与评审。所以在引用这本书的部分内容作为史料佐证时,需要事先核实是否符合史实。
6月,1987,《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发表了黄燕夫、张的文章《西南联大校歌的制作过程》。本文根据西南联大档案材料和张的回忆文章,认为校歌《满江红》的真正作者是罗勇。
此后,闻立明、侯聚坤主编的闻一多年谱、、吴主编的朱自清年谱、西南联大北京校友会主编的西南联大校史、主编的北大年谱、齐家英主编的清华人文年谱等。,都认定罗勇是大会校歌歌词的作者。
2000年4月,香港的司徒华先生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校友通讯录上得到一首朋友剪下的联合国大学的歌曲,上面印着“罗勇,张青长曲”的字样。司徒雷登先生还推测,冯友兰很可能是“等待”的人之一。
20065438的65438+2月,台湾省学者翟志成先生发表了一篇名为《西南联大校歌歌词作者考证》的论文,证明了冯友兰是作词人。文章的结论说:“本文用了四万多字,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考证和论证,从而推翻了黄严复和张的结论,否定了大陆学界的结论,证明了冯友。我相信即使将来有新的材料出来,也只会加强这篇文章的证明。或者,应该更保守或者更保险地说,在没有更新的核心资料出现之前,足以否定这种说法,这篇文章的结论已经被西南联大校歌歌词的作者们定稿了。”
2009年6月5438+065438+10月,岳南先生发表《解读西南联大之歌》一文,声称翟文“结论一时成定论,学界无法反驳”。
2011 11清华大学新闻网“清华师院”栏目刊登孟凡茂《西南联大歌词原作者》。本文论证了罗勇是《满江红》的原作者,认为在校歌的最后阶段,冯友兰提出了将“日”改为“日”的主张。考虑到校歌歌词是由专委会指定并最终确定的,并不完全是个人创作,应以1939年6月的油印歌曲为原版,认定罗勇与冯友兰为同一校歌歌词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