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土木工程类(建筑学类)是什么?

东南大学土木工程系建校85周年,土木工程专业历史悠久,2005年成为江苏省品牌专业,2007年成为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依托土木工程专业的发展,土木工程施工的历程经历了不同的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1)施工课程由《房屋建筑》拓宽为《土木工程施工》

东南大学建筑课程教育始于1953。钱坤润教授在苏联专家萨多维奇的指导下,开设了《施工组织与管理》课程。65438-0955,杨宗芳教授开设建筑安全与防火课程;1957期间,肖驰教授开设了建筑构造课程,并整理了建筑系建筑构造课程讲义。从1959到1998,施工课程名称一直是“建筑施工”,施工内容由施工工艺和施工组织两部分组成。东南大学老一代建筑教师钱坤润教授、杨宗芳教授、方仙鹤教授、杜迅教授、肖驰教授,都曾经给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的本科生讲授过建筑构造的知识。

1999东南大学开始实施“大土木”宽口径教学体系。专业名称由原来的工业与民用建筑、建筑工程改为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教学也由原来的“房屋建筑”改为“土木工程施工”。该课程的教学内容得到了充分扩展,以适应桥梁、隧道和市政工程的建设。

(2)50年来,教材建设持之以恒,教材内容不断更新。

小池教授从65438年到0957年编《建造课程讲义》至今已有50年。在这50年里,建筑课程的老一辈教师把建筑材料的接力棒交给了下一代教师,实现了不间断的传承和不断的创新。

1965,东南大学与同济大学合编《建筑构造》教材,同济大学出版社出版。

从1972到1975,建筑教研室的杨宗芳教授、方仙鹤教授、杜迅教授、钱坤润教授参与了华南理工大学、湖南大学、东南大学等五所学校合编的建筑教材,于1979正式出版,成为文革后高校的建筑主干课程。

1988,教材仍由原五校修订。东南大学方仙鹤教授是该教材的主编之一,钱坤润教授、杜勋教授、肖驰教授参与编写,当时的建筑新技术被编入教材。该教材印数达30万册,在国内建筑行业影响较大。该教材于1998再次修订,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再次出版。方显和教授把接力棒传给了课程负责人郭正兴教授,他成为了教材的副主编。

1998建筑教研室在总结1979东南大学等五所高校主编的《建筑构造》和1988方显河教授主编的《建筑构造》的基础上,组织全体教师对使用了四年的教材进行了修改完善,并由东南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了郭正兴、李主编的教材。该教材受到了多所高校的好评,被浙江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扬州大学选为本科建设教材。2007年,在原有教材《房屋建筑》的基础上,扩充了大型土木建筑的内容,兼顾了房屋建筑和桥梁建筑,创新性地出版了土木工程建筑的图片和光盘立体化教材(图6),并于2007年用于本科建筑教学,得到了强烈反响。

(3)构建施工科研与施工教学相互借鉴,教学内容与施工技术同步发展的递进分层教学模式。

东南大学老一代建筑教师杨宗方教授、方仙鹤教授、肖驰教授、钱坤润教授、杜逊教授,都是我国土木工程建筑领域的大师,为东南大学的建筑教学奠定了独特的学科土壤和经久不衰的发展势头。我校建筑教师在全国土木工程院校建筑教材编写和组织建筑教学研究中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方显和教授曾任国家教委“建筑施工指导小组”成员,郭正兴教授现任全国高校建筑施工研究会理事长。

建筑课程在1977恢复高考前一直是“建筑施工”的课程,包含建筑施工技术与组织。为了拓宽建筑方面的知识,肖驰教授在1982为本科生开设了大跨度空间结构设计与施工选修课。1987方显和教授为本科生开设了《高层建筑构造》选修课,进一步加强构造教育。65438-0982,杨宗方教授开始招收建筑类硕士研究生,并为研究生开设《现代预应力混凝土施工》课程。1985成立了“土木水利建筑”硕士培养中心,方仙鹤教授、肖驰教授也开始招收培养建筑方面的硕士研究生,进行建筑方面的专题教育。1998期间,负责该课程的郭正兴教授成为全国土木工程高校第一个培养建筑类博士研究生的导师,招收建筑方向博士研究生,并为研究生开设土木工程建筑基础理论、大型复杂结构施工、土木工程建筑前沿技术等后续课程。李伟斌教授开设了“大跨度空间结构施工”研究生课程,在本科施工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硕士施工知识教育。2005年,东南大学设立了“土木工程施工与管理”二级博士点。

从2002年开始,为响应东南大学土木工程教育的改革,土木工程施工课程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主要突出了递进式、分层式教学,相对缩短了同一学期的课时分配。原80小时建筑施工(包括施工工艺和施工组织)分为土建施工-基础工种工程施工(32小时)和土建施工-项目工程施工(32小时)两部分。将施工组织调整为项目管理。

土木工程施工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学内容必须与当前土木建筑技术的发展同步。课程教授的施工知识不能落后于目前工程的应用水平。2007年出版的《土木工程施工》教材和《现代施工技术后续教程》反映了2006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现代体育场施工技术研究》和施工教材中的早拆模板新技术、预应力孔道真空辅助灌浆新技术、预应力钢结构新技术、大跨度结构安装新技术等多项省市建设科研项目一、二、三等奖科研成果。在建筑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参与了许多重大工程,如机场、车站、会展中心、体育中心等大型场馆、大跨度桥梁工程以及城市高架桥和隧道工程。组织学生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施工毕业设计参观或直接在施工现场实习,并引入课堂教学,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学生学习施工课程的积极性。

4)与时俱进,加强实践能力培养。

20世纪80年代末,东南大学建造课程教学团队在国内率先创新实施了“开放式”建造实习,但开放式生产实习的过程控制相对困难。经过多年的实践,课程教学团队总结出一套“发布”与“收集”相结合的闭环生产实习质量保证体系,既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了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又保证了实习的实际质量。

在如今的新形式下,针对“80后、90后”学生实践能力较弱的情况,开展专项技能训练,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结合东南大学建筑研究院在预应力技术、混凝土施工技术、模板工程技术等方面积累的研究和工程应用经验,穿插在建筑深化教育中,利用课余时间以兴趣小组的形式,分组开展高支模施工、预应力张拉、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等专项高级技能培训,强化了“80后、90后”学生的实践能力,经过三年试点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效果。

本课程在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定位和课程目标。

解放初,我国高校设置了土木工程专业,1995年,国家颁布了新的专业目录,将原有的房屋建筑、桥梁建筑、地下建筑、岩土勘察、道路工程、铁路工程、矿山建设等过度分化的专业合并为土木工程专业,即今天的“大土木”专业。

东南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985工程”、“211工程”下的重点大学之一。是国务院首批可以授予博士、硕士、学士学位,批准教授、副教授,自行增设博士生导师的高校。它的基本使命是向社会输送高素质的创新人才。东南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创建于1923,办学历史悠久。目前拥有土木工程博士点、博士后流动站和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土木工程专业因为就业好,生源丰富,所以考试分数高。

本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主干课程。土木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广、适应性强、会设计、会施工、懂管理的宽口径土木工程专业人才。本课程在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定位是“懂得构造”,“以工程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构建实践环节模块,将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纳入培养计划”的基础教育课程。课程目标是通过课堂教学、生产实习和高级技能训练,巩固施工基础知识,具备工程施工的基本能力和实践能力,为学生到工程建设和管理单位就业和后续发展奠定基础。

课程内容设计:整个课程内容设计围绕培养学生“会施工”的目标,根据施工课程的特点——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按照认知发展的基本规律(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由理论到实践、由实践到理论)。《土木工程施工》的教学内容一般分为课堂理论教学、施工实践和综合应用三部分。各部分仍按递进分层教学模式进行结构化,课堂教学按递进分层教学模式分为基础工作工程施工和项目工程施工(施工技能教学以适时授课的形式,紧密结合最新施工技术发展,体现前沿施工技术);施工实践部分也按照分层递进的教学模式分为感性实践、高级技能实践和生产实践;综合运用以课程设计的形式进行。

1)建构论课堂教学内容的设计;

土木工程施工课程理论知识教学按照递进分层教学模式分为基本工种工程施工和项目工程施工两部分,以专题讲座讲授施工技能。

将基础工程施工作为施工教学的入门,巩固“会施工”工程能力教育对基础施工知识的要求,在课程内容安排上重点传授土方、钢筋、模板、混凝土等经典基础工程施工知识,及时引进基础工程施工中反映时代发展的施工新技术,如土方工程土钉技术、钢筋工程滚压直螺纹套筒连接技术、预应力施工真空辅助灌浆技术等。施工知识的教学注重施工过程的介绍和工艺原理的掌握。通过创新的立体化施工教材、课堂过程操作视频和包含大量施工图片的PPT电子教案,能够帮助预习和课后复习反映所有教学要求和内容的课程网站,将体现施工教学内容系列教学改革的成果。

深化施工教学内容以工程施工为主线,内容以深基础工程、高层建筑、大跨度结构、桥梁、隧道施工为主线。课堂教学完全结合了施工现场的最新发展和先进施工技术的应用,采用模块化的专家授课方式,由课程老师结合自身特点和专长进行授课。如江苏省深基坑施工专家李伟斌教授讲授深基坑工程施工模块,全国知名模板与脚手架施工专家郭正兴教授讲授系统模板工程与高大模板工程施工技术模块,全国知名预应力施工专家李金根副教授讲授预应力工程施工新技术模块,外聘专家刘亚飞总工程师讲授高层建筑施工案例。在掌握经典工程施工的基础上,深化和拓展工程施工的知识,以适应近年来本科生在建筑相关企业工作人数逐年增加的形势,实现本专业“会设计、会施工”的培养目标,加强工程能力的培养,为工程单位输送具有东南大学特色的建筑人才。

2)建筑实践教学内容设计:

土木工程施工实践教学仍采用分层递进的模式设计,分为前期感性认识实践、中级专项技能实践和后期施工生产实践。

知识模块顺序和相应的课时

土木工程施工课程的知识模块是根据认知发展的一般规律和施工课程的特点构建的,即从感性认识到理论再到实践的过程,土木工程施工课程的教学是循序渐进地进行的。

土木工程施工中的基本工种施工

(1)绪论——概述、研究内容、学习方法等。,1课时;

(2)土方工程——场地平整、基坑、围堰、排水、降水、土方回填,6小时;

(3)基础工程——沉桩法、静压桩、钻孔灌注桩沉桩、灌注桩、沉井、地下连续墙,6课时;

(4)模板工程-基础、梁、板、柱、墙、墩、V形墩等。、常规模板和特种模板,6学时;

(5)钢筋工程-样板检查、下料、加工、连接等。,4小时;

(6)混凝土工程-配料、搅拌、运输、浇筑、振捣、养护、检验等。,采用特殊混凝土施工方法,5小时;

(7)预应力工程——先张法及后张混凝土施工、预应力钢结构施工,6学时;

(8)钢结构工程——建筑钢结构与桥梁钢结构,4学时;

(9)结构安装工程——吊装、滑移、提升、顶升、顶推、翻转,6学时;

(10)砌体与脚手架工程——砌体与脚手架,4课时。

土木工程建设项目施工

(1)深基础工程-6学时

(2)高层建筑工程-14课时

(3)大跨度结构工程-4学时

(4)桥梁与隧道工程-8学时

土木工程施工培训-1周

本培养旨在培养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的工程能力和实践能力,开展探索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在没有固定答案和固定模型的情况下,结合工程实例的要求,利用学校的数字化图书资料进行自主学习,以团队为单位完成本次训练。

目前,特殊高级技能的培训内容是:

(65438+

(2)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专项技能培训:结合工程实例,查阅相关技术文件,编制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专项施工方案,在土建试验平台实验室使用模拟试件测量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温度,学习施工温控技术。

(3)预应力张拉施工专项技能培训:结合工程实例,查阅技术文献,编制预应力张拉专项施工方案,在土木试验平台实验室对模拟试件进行张拉操作,培养基本功。

三项内容根据学生特点,选择一项内容开展。

土木工程施工课程设计-2周

根据给定的图纸和要求的工程项目做施工组织设计,掌握施工组织设计的主要内容和编制方法,掌握用project软件编制施工进度计划的方法,掌握施工方案设计的方法。

土木工程施工课程认知实践——2周

选择当地及周边地区不同类型的工程项目,主要包括:深基础工程建设、厂房(装配式装配、轻钢结构)、多层住宅(框架、砌体)、高层商业建筑(框架剪力墙、钢结构)、大跨度空间结构和桥隧工程,进行感性认识实践。

土木工程施工课程生产实习——4周

选择项目深入施工现场,参与施工生产,将专业知识与生产实践相结合。

课程的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涉及的专业理论知识非常广泛。除了有针对性的施工技术基础理论外,还涉及土力学、工程力学、砌体结构、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大跨度空间结构、材料学等专业知识。,与地下工程、桥梁工程、隧道工程、市政工程有关。这些专业知识与工程建设实践相结合,形成了土木工程施工课程。

课程重点:将学生所学的工程力学分析、工程结构设计等专业理论知识与土木工程施工实践紧密结合,使学生掌握土木工程施工的基本技术理论知识,并结合施工实践的实践,全面掌握工程施工技术。

课程的难点在于如何通过少学时的课堂教学,使学生既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又培养实践能力和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

解决方案:

(1)在教材建设上下功夫,改变以人物为主的陈旧扁平化教材模式,充分利用学生电脑普及和数码图片的特点,将每一章节对应的真实施工图片引入新教材,创新性地将施工教材立体化,便于比较理解和学习。

(2)提前对所涉及的各个专业的理论知识进行回顾和复习,使学生了解本课程所需的其他专业的理论知识,以便提前预习和掌握;打印分发老师讲课的知识点和主提纲,减少上课记笔记的时间,提高讲课质量。

(3)对操作性强的施工工艺采用视频教学方式,使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相结合具体化、形象化,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和施工工艺原理,并能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工程实践;

(4)以课程网站建设为重点,延伸课堂教学,充分利用网络多媒体教育资源,安排学生阅读课程网站进行预习和课后复习,紧密结合现场施工,帮助学生掌握施工知识。

(5)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通过适当的现场教学参观、结合实际项目制定方案和高级技能训练,培养学生解决具体工程问题的能力。

实践教学的设计理念与效果

提出了依托社会力量办学的新思路,解决了工程背景和工程实践的问题。

依托社会力量办学的新思路是形成“产、学、研”巨大结合的合作网络,充分发挥实习基地的作用,解决工程背景和工程实践的问题,从而有效提高施工实习和施工毕业设计的质量。应从整体上整合和改革建筑实践教学,以创新能力培养为主线,逐步实施创新教学,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1.施工实习具有“内容广、技术新”的特点

施工知识实践采用多媒体室内教学和现场参观相结合的方式。在大量感性知识的基础上,初步培养学生的工程素质,激发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热情。

依托南京及周边地区的合作网络,结合重大项目,了解高层、大跨度桥梁、高速公路、地铁等建设的最新技术。,使知识实践具有广泛的内容和新的技术。在这里,充分发挥基础课教师和校外工程师的作用,结合讲座、视频和现场考察,实施书面考核,是提高认知实践质量的重要举措。

2.土木工程本科施工培训试点。

利用民考平台,组织学生兴趣小组,利用课外时间进行一些课内和课外时间相结合的高级施工技能训练。

这是东南大学在全国土木工程重点大学本科生中的首次实践。一般在大专和职业技术学院开设施工技能培训的实训课程,但培训起点低,往往是砌筑、脚手架、粉刷墙壁、贴瓷砖。本科专业高级施工技能训练,重点培养从施工专项方案编制到组织实施全过程的工程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解决学生研究性学习的问题,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目前很难把培训班的时间全部安排在课堂上。这种培训结合项目建设的课堂教学,将在课堂上完成培训主题的必要知识的教育。课后要求学生安排训练课题内容并准备专项建设方案,鼓励利用网络资源组织若干个兴趣小组(4-8人)以团队形式进行训练。老师课后留下来辅导,必要时利用晚上自习时间辅导。以兴趣小组为单位,强调团队精神,以团队考核为主,检查团队准备的方案和团队的操作技能,进行综合评分。

3.在建立质量保证体系的前提下,实行“开放式”生产实践。

为了强调能力的培养,实行“开放式”生产实习。依托“产、学、研”合作网络,实施“开放式”生产实习是可行的,关键是建立质量保证体系。

通过多年实践总结出的收放闭环质量保证体系要点是:1)统一大纲;2)明确要求;3)期中检查(将期中实习报告电邮给学校指导老师);4)加强考核(除了实习报告和返校交流成绩外,还会通过口试和答辩来评定成绩,成绩优秀者写小论文)。

“开放式”生产实习实训模式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联系实习单位(部分教师辅助)到确定实习对象,再到自己安排实习计划、开展生产实习、学生自我管理,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独立工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完善的引导和控制系统使教师不仅可以自由地培养学生的独立能力,还可以全程监控学生的实习过程,有效地杜绝了放任自流的现象。

4.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以解决实际工程问题为目标的“实战型”建设课程设计。

施工课程的设计完全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以解决工程实际问题为目的,让学生感受到“实战”的氛围。在设计过程中,尽量利用校外实习基地的平台,开阔学生的视野,了解建筑新技术的发展。在论文写作过程中,要引导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学以致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工程素质和实践能力,输送合格的能为未来而战的毕业生。

教学设计:土木工程施工课程的教学理念是:虽然讲授的内容来源于工程施工实践,但高于工程施工实践。采用渐进式分层学习的教学模式。从讲述基本施工过程开始,要求学生掌握基本施工过程原理,举一反三,最终指导施工操作。为了实现这一教学理念,在教学设计中,要重视课程序言的教学,明确课程的整体结构,明确课内外的阅读要求,明确与其他专业及相关课程的交叉关系;在篇章教学过程中,要注重阶段性总结,实施滚动重复记忆教学;设计工程施工技术和科研文献阅读,提高生产实践和技能训练中的探索和研究能力,开展小组讨论。

教学方法和手段:在教学中主要运用实物展示、多媒体图片和视频技术,使学生直观、形象地理解课程中的理论知识。比如在讲模板工程的时候,会在教室里展示和循环使用各种模板材料的样品,让学生直观了解模板工程所用的材料,播放国内外模板工程的施工视频,在训练中设置模板和支撑架,进一步了解和掌握模板结构;讲预应力工程时,各种预应力锚具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和循环,让学生直观了解预应力锚具的构造和工作原理;在讲桩基工程的时候,同学们可以通过播放各种桩基施工技术视频来掌握具体的流程。这些手段的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在教学中,采用启发式教学、逆向思维等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工程问题的能力。比如在模板工程的教学中,启发学生找出仪器模板各自的特点,并进一步思考当前模板市场存在的问题;通过对模板工程事故的分析,培养学生解决工程问题的思路。

认知实践中多媒体室内教学与现场参观相结合,初步培养学生的工程素质;在基础理论课中,通过动画演示、工程图片、视频录制等手段向学生传授基础施工理论知识;通过课后作业练习,使学生掌握基本构造计算方法;使用多媒体和视频教具加深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通过生产实习,学生可以在工作现场,将他们的知识与生产实践相结合。

每年约有200名学生,分六个班进行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施工工作主要是提高施工工艺计算能力,包括土方平整计算、轻型井点降水计算、模板设计计算、钢筋下料计算、预应力张拉计算、结构吊装设计计算。土木工程施工基础工作采用闭卷考试,带概念、问答、计算,土木工程施工项目采用开卷考试,带问答。

在教学改革方面,除了发展和完善现有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外,还建设了实验室示范实训基地,增加学生现场观察和动手操作的机会,学以致用;不断完善和丰富多媒体课件,制作各大工种视频插件,方便学生自学和复习;逐步实现在线答疑(计时)。教材为土木工程施工,我校主编,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出版,郭正兴教授主编。新版教材附有土木工程施工辅助图片,大量精选的施工现场图片与教材章节内容相对应,促进了学生对施工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以下教材《现代施工技术》和《大型复杂结构施工》(研究生教材)经过几年的编写和试用,即将完成土木工程系列教材的出版,形成了具有东大特色的施工系列教材。

2008年,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成为省级精品课程。重点建设的土木工程建设网站获得了2008年东南大学优秀网站一等奖。本课程所有教材均可在东南大学教务处精品课程建设网站直接浏览,课堂教学视频已全部上线,符合国家对网络教学的标准化要求,具有良好的网络教学环境,更有利于学生学习本课程。

曾编著出版《空间结构设计与施工》(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现代预应力施工》(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现代模板工程》(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等。,以及自编讲义现代施工技术和大型复杂结构施工。作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延伸信息化课程的整个教学过程都是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的,配备了大量的图片、现场照片和大量的工程施工视频剪辑,加深了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感知和理解,后续的生产实践教学环节可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

多媒体课件《土木工程施工》进行了全面改进,使其更具适用性,有利于学生在线自学。

针对各类工种的施工演示制作并编辑了视频插件,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体验,并在课程网站上浏览,便于课后复习。

示范实训基地建设规模正在扩大,让一批批学生可以自己动手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