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选择一所大学。
对于高等教育阶段的学校选择,有一个总结可供参考:本科阶段选学校,硕士阶段选专业,博士阶段选导师。分析这种说法背后的逻辑,是因为学生在本科时,还处于各种价值观的逐渐形成阶段。多元化、专业化的本科学习环境,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建立日后保持密切联系的朋友圈。同时也能通过本科的学习,开阔自己的视野,真正了解自己的兴趣所在,因为很多同学在大学的时候,往往不知道自己真正的兴趣在哪里。本科阶段明确自己的兴趣后,可以在硕士阶段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业,进行一点点深入的学习。这期间要看你申请的专业是否有竞争力,是否能提供系统的、专业的学习环境,其专业水平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比如有没有博士点和国家专业排名可以作为参考。之所以在博士阶段选择导师,是因为在硕士阶段学习后,如果想在博士阶段继续学习并有所突破,就要重点选择在行业内处于领先地位的导师,为学生提供开放前沿的视野,争取在研究上有所突破。
当然,在参考这种说法的同时,对于本科阶段选择一线城市还是二线城市,我还是稍微倾向于一线城市的,因为一线城市学习资源丰富,方便拓展视野。同一个学校或者同一个城市的其他学校活动比较多,可以主动参与学习,图书馆资源也比大城市丰富。事实上,近年来,一些二线城市的好的知名高校和专业,已经明显将优秀导师转移到一线城市。事实上,大量的就业机会仍然集中在一线城市。
在一线城市的大学开阔了眼界之后,要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和在这个领域比较强的学校,不管这个学校是在一线还是二线城市甚至三线城市;当然,对于学生来说,一线城市的学校可能带来的一个副作用就是因为机会多而浮躁,二三线城市往往因为没有各种机会而容易沉下心来学习。
再过几个月,又是高考季。面对几百万逃离高中魔掌的高中生,选择大学成了他们每天思考的问题。选择什么样的大学,喜欢什么样的专业?
所以,到底是选大学重要还是选城市重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我来说说我的真实感受。
从题主的问题来说,选择大城市的一般学校和小城市稍微好一点的大学哪个更重要?这里为什么要说稍微好一点的大学?
首先,好的大学基本上都聚集在北京、上海、Xi、武汉等地区。
仔细想象一下,目前中国的好大学都集中在哪里?北京、上海、Xi、武汉都是名校扎堆的地区,所以小城市的好大学只能说是相对的。按照现在好大学的分布来看,一些地区的211院校少之又少,更不用说好大学了,比如人口大省,学生大省的山东。山东学生应该说是最努力的地区之一,河南也是,但是对他们来说,好的大学和学生数量完全不一致。所以从院校的角度来说,一线城市的优势资源基本都集中在名校,所以选择更好的二线大学才是大学学习的正确选择。至于大城市的实习机会,那是谬论。一般来说,你很少有在大公司或者国企实习的机会。
其次,从孩子的角度来说,大城市更能培养孩子的国际视野。
说一个很实际的案例,我去大学考研的时候,大家都在努力学习,我觉得考个985/211的研究生就很不错了。但是工作的时候发现小城市培训的视角太窄了,很容易活在自己的圈子里。令人惊讶的是,大城市好学校的学生视野非常开阔。所以,如果孩子想有一个好的视角,看得更高,那么大城市绝对是最好的选择。
最后,不管是好学校还是大城市,孩子喜欢的专业很重要。
虽然一些大城市集中了优秀的大学,但并不是所有的好专业都在这里。有些学校印象不是很深刻,但有些专业很好,在全国名列前茅。所以专业也是选择时必须考虑的重要条件。以上是一些不成文的建议和看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要看理工科,社科还是文科。理工科,专业第一,文科,城市第一。
太多天之骄子,为了去美国,学了一个自己不喜欢的冷门专业,拿了全额奖学金,学完之后得了抑郁症,中途辍学。理工科的特点决定了一个人要想有好的成果,必须全身心投入研究。没有结果,大部分过程都会浪费。在哪个城市,影响真的微乎其微。
而文科,学习从来都是课堂和课本之外的。读书、经历、感悟、品味,都与一个城市的文化背景、气质息息相关。步入社会,文科毕业生的言论、社会资源、实习机会也比论文更能决定他的机遇和未来。况且,世界上所有的文科都是相通的,没有哪个专业是绝对“好”或“坏”的。即使高二想转专业,也很容易。而科学就鲜明多了,会是会,不会是不会,一点都不马虎。软能力的作用要弱很多。
大学去了一个不那么繁华的城市,闭门学习了四年,拿了很多奖,赚了很多钱,但是当我抬头看外面的世界的时候,却是无比的无力和迷茫。到毕业的时候,优质的大企业已经在一二线城市完成校招,不考虑其他。复选考研是我唯一的选择。于是我浪费了两年的时间,最后认命了,才发现命运相依,我的命运早已被更好的安排。如果再选一次,我一定会尽快回到大城市实习。机会很多,总有立足之地。
本科一定要选好大学!!!第一学历最重要,研究生完全回不来。比如我以前在硅谷公司招人。从国内过来的,刚毕业的,先看看本科。清北和华东五校以外的本科基本不考虑,连面试的资格都基本没有。不过话说回来,除了中科大在合肥,清北复交在北方,浙大在杭州,南大在南京之外,上述顶尖大学都还不错。
我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我丈夫毕业于东南大学。南京在国内应该是二线城市。所以我觉得:我宁愿选择一个二线城市的好大学。原因如下:
第一,普通大学和好大学差距不小。我是南京师范大学的研究生。据说南京师范大学也是211院校,还不错。但是我读研的时候经常去附近的南京大学上一些课,听一些讲座。南大既是211又是985,排名至少在全国前十。我觉得NTU的老师在上课、水平、认真程度、学生思维方面都比我们学校强很多。
第二,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差距不大。一线城市是:北、上、广、深。二线城市应该基本包括省会城市。在一些高校聚集的二线城市,比如宁、Xi安、成、杭,生活、机会很多,可能和一线城市相比还是有差距的,但是这个差距肯定比普通大学和好大学之间的差距要小。
三二线城市的生活成本相对低于一线城市。在学习期间,大多数人依靠家庭的经济支持。当然,省一点更好。
第四,毕业后选择工作时,用人单位更看重的是你的学校,你的专业,你的能力。有时候如果你的学校不知名,或者不是985,211,用人单位会直接拒绝,或者通过。所以,学校比城市更重要。
对于一个高考来说,最重要的是学习,而不是成长。近年来,个人获得的知识、能力和技能越多,就会越高越强,对未来的就业和生存越有利。所以我觉得应该选择二线城市的好大学,而不是一线城市的普通大学。
这个选择主要看个人需求。其实我才大二,也没有什么专业见解。我只想谈谈我自己的感受。我是天津的考生,那是一个被骂的很惨的地方。当时想学财经,但是实在不喜欢天材,所以选择了西南财经作为首选。在成都,亲戚朋友都说太远了,等等,但我还是报了。按照往年分数考上了华媒,第二志愿,没想到考上了。在北京读书的这两年,我其实感觉教育资源是一个比较不平衡的东西。虽然我现在离财经专业很远,但仔细想想,当时感兴趣的西南确实教育水平高,学校品牌硬,但如果说以后就业的话,可能真的没有北京上海甚至天津这样的机会。还有一些像传媒、广告这样的专业是比较外向型的,所以你在选择学校的时候可能真的要考虑城市。但如果是偏向于研究、科技的专业,学校当然是最重要的。学历越高,历史越久,学术氛围越浓,对自己的发展越有利。就像一个评论说你宁愿考广州大学也不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我真的很庆幸你考不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我参加了高考,选了省内的一所普通学校。城市不怎么样。我同学报考了上海某学校的高考。上海有很多机会。因为表现优异,他在毕业前成为了公司的正式员工,月薪一万多元。我还面临毕业找工作。
所以,想去大城市,眼界就大了,机会就多了,人也就灵活多了。
我知道很多家长都这么想。孩子考了一点,能考到211,为什么还要为了一本普通的书去学习?毕竟分数的价值要最大化。但是你有没有想过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的差距在哪里?。。视野,一个在北上广读书的孩子,视野更开阔,见识更多,资源更丰富,机会也更多。
也许你会说,高学历找工作方便。这里我只想说,我见过太多多个专业的毕业生了。在所谓的211里面混个非王牌专业用处不大,HR连看都不看。这和考研是一样的。再说了,HR看重的不完全是学历,还讲做人和工作效率。在国有企业中,对外投资非常重要。大学里学的都是理论知识。不客气的说,只能用三分,办事能力还是要在企业里培养。既然要培养,为什么不关注其他不能培养的方面呢?眼界是长期培养出来的,也有谈资。北上广的孩子社会资源丰富,除了学习还有更多实习机会。
我来告诉你另一个现象。家长中肯定有因为学习不好而赚大钱的,然后鼓吹学习无用论的。其实他也在读书,只是在社会上。人要有语感,要圆滑。不可否认,二线城市也有这样的资源,但一线城市的机会更多。
退一步说,就算两个人口若悬河,从穿衣打扮和谈吐的水平也能看出来。
可以说,如果你只是想过安稳的生活,那么在三线城市工作,买房,结婚,生子,就要重视自己的教育。但如果你想环游世界,过上更好的生活,那就关注地区吧。
大学首选城市,其次是学校。
大学是人生最重要的黄金阶段,也是建立人生最重要人脉的阶段。一个人一辈子跟谁打交道,这个阶段基本定型。
大学不仅是学习知识的地方,也是人生成长的重要阶段。人的一生接触大学阶段是非常重要的。
在这个重要的阶段,如果你花时间在一个二三线城市,你会错过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生机会。
我有个亲戚,孩子,在一个省会城市的同一所大学读大专,2.5线,升了本科和研究生。身边的老师同学一直基本都是本地的。八年后,研究生毕业,满嘴方言,整个观念还是小时候父母灌输的小农意识。除了一知半解,他们骨子里没有任何变化!
但是如果在一线城市读书,遇到的每个人都会不一样,甚至可以每天和国内外的老师同学交流。经过八年的磨砺,他的血液和骨子里一定浸透着全球意识和竞争意识!
在二三线城市的大学毕业后,同学的圈子可能大多在老家,毕业后的圈子可能只在省内;进入一线城市大学,学生可能是国内外精英人才,毕业后可以全球发展。
改革开放没有增加普通人的知识积累,更多的是改变了人们的观念;因为人们观念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在经济、社会、科技、文化、生活等领域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但学习文化知识只是其中之一。更重要的是开阔视野,转变观念,提高能力!
城市不一样,大学不一样,但是相关专业都差不多。在任何一个城市,任何一所大学,都可以学同样的专业;但是在不同的城市,不同的大学,你遇到不同的人生伴侣,带给你完全不同的想法和人生体验!
所以,我一直在给身边的人提建议:要上大学,首选城市必须是一流城市;其次,选择学校;第三,选专业。
在今天,只要你能从百度学到东西,所有的知识都不值钱!但是你能接触到的高手越来越值钱了!
从我自己的经历来说,我选择了中西部某二线城市的985,放弃了北方的北京交通大学和华东理工大学。这些学校的分数都差不多。应该说985的分数略高。说实话,我自己也不知道是不是选对了,因为如果选了好学校,你就要承受四年没有一线城市的氛围,还有说不出的东西的影响。在我看来,这些还是很重要的,真的会影响一个人未来的格局。当然,选择好一点的学校也有很多好处,比如口碑好一点,考研和考证优惠。
我有一个观点,就是你在填报志愿的时候,不要抱着一点分都不能浪费的态度去报学校。你可能会后悔,因为你可能会压线入学,被转到不好的专业。但是,转专业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要把赌注押在转专业上。比如我学校曾经有人转到电气专业的学校,只有二十个名额,几百人报。我是说,志愿服务有很大的空间。把目标院校降低一点,选择一个好的专业,因为在学校的档次不会相差很大的前提下,学习一个好的专业是绝对明智的。而且,我不得不说,很多时候,当你以为自己降低了学校的档次,其实并没有,反而赚了很多钱。因为不同的地方对不同的大学有不同的理解,可能这个学校比你想报考的好,但是分数还是低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