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德胜家。

姚德胜兄弟三个,他是老大。父亲姚芝婷和母亲林都是农民,家境贫寒。姚德胜从小就有远大志向,跟一般孩子不一样。父亲叫他放牛,几个月后,他就能找到把牛养肥的方法。家乡的工作让他变得坚强有力。后来父亲带他到离家60里的江西寻乌、门岭,在家卖米,整天汗流浃背,却只挣几十文钱,家里根本无法维持生计。他以为做这种生意没什么前途,总觉得国内没有什么适合他的,郁闷又迷茫!

姚德胜

奔向南阳

姚德胜19岁的时候,有一天,他听热哲的“水客”余宗二说,去南洋有发财的机会。他喜出望外,即回家收拾简单行囊,告别父母,陪着水客余宗二从家乡坝头乘小船顺流而下,经蕉岭县新浦、梅县松口到潮州府汕头,再乘船到香港。当时没有船,我们从香港坐“夹板船”,经过1400海里的“七大洲洋”到达新加坡。然后从新加坡调到马来西亚芙蓉港,被一个老水客介绍到一个锡矿当员工。俗话说“英雄不怕出身低微”,他欣然加入矿工做苦力。

姚德胜刚进矿的时候,什么都不熟悉,每个月只能拿着最低七八元的工资干些扛土、推矿车之类的重活。他年轻、健康、强壮、高效,深受矿主信任,工资也在逐步增加。除了提供自己的食物和费用,他还可以节省一点。短短一年时间,老水客付出的旅游费用就还清了。虽然是工人,但他关注的是各个矿业部门的工作和公司的组织,以及锡矿的提炼和出口。他还了解到怡保港的锡业更发达,前景更大,工人待遇更好。而是离开了芙蓉港,找了个朋友介绍,到了怡保的一个矿当工头。两年后,当我有一些积蓄时,我不再是一名员工,而是成为一名小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