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
关键词:学前教育;职业道德;培养
10月26日至29日,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在这次全会的过程中,全面放开二孩政策的制定,既从宏观上把握了中国经济社会未来的发展趋势,又从现实的角度关注了中国的老龄化问题和家庭养老问题。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我国学龄前儿童数量将比2015之前有所增加。因此,未来五到十年,关注学龄前儿童的成长将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对于入园的适龄儿童来说,他们的成长将成为离开父母的必经过程。这时候,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发自内心地理解幼儿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并转化为小小的行动,就显得非常重要。
一,职业道德的含义和内容
职业道德是指员工在一定工作岗位上应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职业行为。职业道德的内容主要包括敬业、诚实守信、公平公正、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一)热爱本职工作,爱岗敬业
热爱和尊重自己的工作,就是热爱自己的工作,尊重自己的职业。爱岗敬业是职业道德中最基本的素养,但当幼师把爱岗敬业变成无私奉献,这种职业道德就意味着平凡中的伟大。2012佳木斯十九中代课老师张丽丽,就是敬业的最好典范。张丽丽当时只是一名普通的代课老师,但她热爱她的学生和她的教师工作,并真诚地尊重它。当她护送孩子们过马路时,两辆公共汽车一辆接一辆地从他们身上碾过。这时,她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孩子,把灾难留给了自己。虽然张丽丽小姐失去了双腿,但她给了孩子们最美丽的翅膀。虽然她没有给我们上课,但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和生命诠释了爱与奉献的奉献价值。
(二)诚实守信
诚实守信是指员工忠于自己的想法,信守承诺,在自己的岗位上讲信誉。对于学龄前儿童来说,幼儿园教师将是继父母之后新的启蒙老师,他们的一言一行将直接影响学龄前儿童的身心和行为发展。这时,幼儿园教师必须言行一致,用自己良好的诚信人格引领学前儿童的身心发展。
(3)公平行事
公平的说,就是在你从事的工作中,每个人都要遵循一个标准。学龄前的孩子会像成年人一样渴望被认可,甚至被认可的欲望更强烈。所以幼儿园老师要公正客观的对待每一个孩子,不要偏袒。
(四)服务群众
服务群众就是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全心全意为人民提供满意的服务。服务群众有利于个人价值的实现和人际关系的和谐。幼儿教师服务的对象比较特殊。他们服务于身心行为尚未成熟的学龄前儿童。离开父母百依百顺的温室环境,进入幼儿园后很难在短时间内形成良好的身心行为。这就要求幼儿教师强化服务于幼儿身心发展的意识,为促进幼儿身心发展和幼儿园人际关系和谐奠定基础。
(5)奉献社会
奉献社会是指员工将个人生活全部奉献给社会和工作。既然说奉献,就意味着没有回报,没有回报,即使付出生命,也绝不犹豫。在这个暴力而复杂的社会,我们特别愿意把年幼的孩子托付给像张丽丽这样的老师,因为他们总是把孩子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努力工作,甚至牺牲生命。
二、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道德的途径和方法
(一)良好的日常习惯是职业道德形成的重要载体。
良好职业道德的形成是自觉和自觉的行为。《幼儿园教师职业标准》规定,幼儿园教师应当着装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例如,一个幼儿园老师要去一个学生家,但是她穿着露脐装和胶合板拖鞋来到学生家。幼儿园老师家访后,学生家长无论如何都希望孩子转学。幼儿园园长很纳闷,心想别的孩子想进都进不去,为什么还要转学?幼儿园负责人知道真相后才知道,是幼儿园老师的生活细节,比如她的穿着打扮,带来了问题。所以,良好的生活习惯对培养职业道德非常重要。
(二)专业学习中的专业素质训练是职业道德形成的基础。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专业学习中应加强专业规范,重视技能训练。每个行业都有行业规范,幼师这个岗位也不例外。作为幼师,最基本的职业规范就是热爱学生,奉献自己的爱心、耐心和真诚。专业学习的目的是培养学前学生与学前儿童打交道的基本素养,为进一步了解幼儿园教师的职业道德,强化这种意识做铺垫。同时,学生在强化职业道德意识的同时,也要不断加强个人职业道德技能训练。比如通过考取“护士”证书,培养能够照顾、护理、教育学龄前儿童的工作岗位。
(三)社会生活实践是职业道德形成的重要立足点
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职业情怀。大学生在还没有正式进入某个岗位的时候,职业感情很难在心里生根发芽。因此,大学生在投入工作之前,进行相应的社会生活实践是非常必要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知行合一。比如定期安排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到孤儿院进行慰问演出,一方面可以传递学生的爱心,同时也能让孤儿院的孩子感受到爱。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爱与被爱的过程中,可以实时提升自己的职业情怀和责任感。总之,职业认同是职业情感的晴雨表,高度的职业认同必然会产生良好的职业情感。对于社会和国家来说,每一位幼师专业主人翁角色的提升,都会大大提高社会的和谐程度。
作者:嬴稷单位:潍坊工程职业学院
参考资料:
[1]教育部。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2012
[2]张益忠。论教师职业情感的生成与培养[J].高等教育研究,2010(5):57-59